第一百五十一章 《从荷马到莪相》(第1/2页)云起风散,在梧溪

    云起看完后面那几句,一头黑线。

    呵!“感谢编辑热情恳挚的敦促与支持,使这本小说得以面世。”

    她摸了摸额头上不存在的汗颜,心里颇有些想笑。

    田老师是从哪里打印来的啊?怎么把这几句也一起打印出来了呢?

    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明显是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另一译文版的序吧!

    可是,给自己看…合适么?

    云起撇撇嘴,嘴角微抿了会,心情却好了起来。

    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还有……

    ——“铃……铃……铃……”

    “……”

    还真是及时。

    云起无奈地摇了会头,拿着书和那几张资料起身,又把办公椅移至原位。

    侧眸再瞧了一眼办公桌,便信步朝教室走去。

    她走得悠哉,脑子里在不断地回顾着书里的内容和刚刚查看的资料,思考着自己的今日要写的观后感。

    想着标题,想着内容,想着观点,想着评价。

    眼眸不住地盯着眼前,却好似目空一切,仿佛什么都不在意,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楚依云匆匆赶来,就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

    仿佛……什么都不在意……

    她的脚步不禁放慢下来,比起匆忙而来的快步,此刻,更像千斤重般行走半步。

    呼吸紧摒,她猜不出方老师和田老师会如何惩罚小云起,只是看着如今这模样,怕是……凶多吉少……

    而且,一去就是一个早自习……

    早知道那杯豆浆就不喝了,那么就不会才上课就想去厕所,不去上厕所,方老师来检查,她铁定能第一时间通知小云起的……

    毕竟……,她这个号称班里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可不是白当的……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她紧抿着嘴,还是走上前,一把揽过云起的小肩膀,“小云起,没事啦,我陪你一起抄。”

    “???”

    云起诧异转眸看她,脑子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这、这,什么情况啊?

    什么抄啊?

    她怎么不知道?

    维特要抄?

    嗯???

    她赶紧甩甩头,让思绪抛空些,这关维特什么事?

    不对,依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抄?抄什么?”云起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思绪,还是不自觉转向维特上。难道是田老师反悔了,还是打算用其他的方式惩罚她?

    但是,不太可能啊。

    田老师向来说话算话,就连那次自己生病才好,便急匆匆地赶回来给我们上课,就因为她说了要给她们上“语文展览”,便拖着病体直至讲完后摔在讲台上。

    那次事情闹得有点大,学生们在台下都吓呆了,不过,也是自那次起,大家对田老师是愈发尊敬,也为其“说到做到,绝不食言”的品行所感动。

    那种情况下,田老师说过的话都完全可以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她却仍然坚守着诚信为本的良知。我这样一个小小的错误,田老师还为我向方老师求了情,怎么可能还会反悔呢?

    如果不是这样,难道是……方老师?可是他不都答应田老师自己处理,然后跑去吃早餐了吗?

    怎么还会管自己的事?

    那如果不是这样,那是怎样呢?

    云起有些疑惑,眼眸里也自然闪现出一抹迷茫,恰巧落入楚依云眼里,直接变成,是心里难受委屈,却有些不知如何办的模样。

    她不禁有些心酸,更加肯定云起在办公室受到了什么委屈,可能还落下比罚抄还要的惩罚,看,这不是眼神都这般迷离了。

    她暗叹一口气,轻抱云起,“没事的啦,就算是其他更不好的惩罚,也还有我在呢。我帮你!”

    眼神坚定,话语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很是有力。

    听到这,云起才堪堪明白,感情,依云是以为她在办公室受委屈了哪。

    恰如一汪清泉从心间浅浅淌过,霎时甘甜润口,分外怡人。

    她嘴角上扬,微微一笑,“没有呐,依云,我没有受委屈,老师也没有给我很严重的惩罚。”

    “那刚刚……”,她突然想到小云起平时思考时,貌似…也是刚刚那种状态。

    “小云起,你…刚刚是在思考问题?”她睁大眼一问。

    云起笑着点点头,“是呀!”别担心。

    “噢…那就好!吓死我了!”楚依云瞬时松了口气,突然想起什么,面上又不禁紧张起来,“没有很严重的惩罚,那还是有惩罚咯?”

    “小云起,你不要什么都憋在心里啊,你要跟我说啊,我实在不行,也还有鞠鞠她们呢,肯定能帮上你的!”

    云起看着她这样,心里暖意连连。

    她赶紧上前拉过她,让她放松,“没有啦,就是老师让我要写观后感给她看,刚刚啊,我是被老师留在办公室看书呢,我现在都看完了哟!”说完,还扬了扬手中的书本示意。

    “所以…,你刚刚是在想这个观后感?”

    云起点头如捣蒜。

    “噢噢,那真是吓死我啦!”楚依云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担心了。就小云起你那作文水平,怕是十篇都不在话下呢!”她撅嘴傲娇地上扬,以示她对云起骄傲的认可。

    云起也笑弯了嘴,“就对我,这么放心?”

    “当然啦!”楚依云哈哈一笑,“写作文,这纯粹就是老师放水了嘛。”

    “放水?”

    “刚刚不是还在说担心更重的惩罚呢?”

    “怎么现在就说是放水啦?”

    “夺命三问”。楚依云一囧。

    “这,这,这不是小云起太优秀了嘛!”楚依云眼珠子咕噜转,好一会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真的是这样……?”云起还是不肯放弃逗她,因为她发现这样的依云,好可爱呐!

    呼呼呼,真可爱呐!

    嘻嘻嘻(?˙︶˙?)

    “是的是的……”这下轮到楚依云点头如捣蒜,见云起还想说什么,赶紧一把拉过她的手臂,快步走向教室。

    边走还边说道:“要上课了呐,我们快走快走!”

    云起抿笑开,还是忍不住调侃,“那……”

    “快走!快走!要迟到啦!”楚依云直接打断催促道。

    怎么走这么快还堵不住小云起的嘴呢?

    云起闻言哈哈大笑,还是顺从着楚依云走向教室,只是看着楚依云的侧脸,是止不住的戏谑。

    “咦?小云起,你这怎么又多了几张A4纸啊?”

    “我也不知道。”云起看着也不解。

    拿过一摸,嗯?素锦A4纸?

    她眼眸晶亮看向教室里的每个人,是他,是他!

    但是还是没找到他。

    心,却还是忍不住地砰砰直跳。

    她忍不住快速往下阅览,迫切地想要知道那是什么。

    题目有些奇怪,叫《从荷马到莪相》。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荷马与莪相的作品频繁出现,不少引用都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荷马的作品以庄重、明朗为特色,而莪相的作品大多显得沉郁、哀婉。从荷马到莪相,一方面代表维特情绪与观念的转变:他一步步由变化多端的快乐少年转变为为情所困的感伤主义代表,另一方面意味着绿蒂形象象征的流动,从荷马笔下的珀涅罗珀转变为莪相笔下的岛拉。本文选取了作品中与荷马、莪相相关的部分加以分析解读,希望由此一窥,探究《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

    一、从荷马到莪相,维特精神世界的重构

    在整部作品中,荷马被提及多次,这些对荷马的解读、引用、回溯代表着维特对绿蒂幻想世界的一次次构建、崩塌、重建直至牺牲自我的彻底摧毁。

    作品中第一次提及荷马是维特五月十三日的书信,在他拒绝威廉寄书的书信中,维特这样解释道:“我不愿意在被指导,被鼓舞,被激励;我这颗心本身已够不平静的了。”①他所唯一需要的是那些催眠他心灵的荷马诗歌,使他沸腾的血液冷静下来。荷马的第二次出现时,是一种维特抵御现实世界的精神陪伴。维特所在的瓦尔海姆,是一个被农房、场院和仓房围绕,相对封闭、接近于纯粹自然的地方,与此时提及的荷马古典诗作一同,构建维特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由此可见,遇见绿蒂之前,荷马的作品是维特崇尚自然,展现生命本真的精神依托。

    在遇见绿蒂后,荷马的作品更成了维特精神世界的主要构成,歌德以荷马作品为切口,将维特的情感文本化又满含暗示。此时的维特已经坠入爱河,唯有荷马的诗歌能够表达他明亮的内心,在六月二十一日的书信中,他写道“我过着极其幸福的日子”②。他居住在瓦尔海姆,采摘豆荚,阅读荷马,沉浸在对爱人的思念中,荷马带给他的是满怀欣喜的好时光。除此以外,荷马的诗歌还成了维特重建精神世界的避风港。在遭遇种种打击时,维特选择的都是在荷马的诗歌中寻求开阔的心境,以求自我救赎。当情敌阿尔伯特回来时,维特心情好转的原因在于阿尔伯特赠与了他袖珍版的《荷马选集》;仕途不顺,辞去公职的时候,选择的是“我一边从山上观赏落日,一边读我的荷马”。荷马的诗歌与维特的心境处于同轨变换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荷马的诗歌是维特与绿蒂情感萌发前期的重要线索,是那段明亮热情的爱恋的集中表现。

    在次年十月十二日的书信中,得知绿蒂结婚的维特陷入了一段彻底的黑暗,他提到“莪相已从我心中把荷马排挤出去”③。在这封书信中,“漂泊”、“哭泣”、“墓碑”等莪相诗歌的常见意象不断出现。死亡与哀悼的主题代替了那些英雄的壮举与忠诚,信中弥漫的满是虚幻无力的苦闷与灼痛的孤独。面临着与绿蒂关系紧张的关键阶段,维特实际上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他所爱恋的主体:绿蒂,将会在他日后的生活中完全缺席。维特选择了暂时离开绿蒂与阿尔伯特的生活,在莪相取代了荷马在维特心中地位之时,也意味着维特对绿蒂快乐、明亮的爱恋走到了尽头,绝望和无力替代了一切。他在莪相的诗歌里寻找到了同样苦痛的自我。在本篇的最后,维特甚至萌生了让自我的灵魂追逐这位获得解放的半神的想法,其中的虚无与空虚,也标志了维特精神世界的濒临崩塌。

    莪相的诗歌不仅影响维特转向了阴郁的情绪,更定义了其对于死亡的态度。在维特与绿蒂相处的最后一晚,一共朗诵了《可尔玛》、《利诺》和《阿尔品》三首民谣。这三首民谣无论从内容还是层次上,都与维特当时的精神状况紧密相连。第一首是关于萨格尔和穆拉尔之死,这时绿蒂和维特还没有与诗歌中的人物建立情感的勾连。第二首是关于穆拉尔与第一首的歌唱者弥诺娜之死,第三首则是关于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