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这世上又不止一条路(第2/3页)我真不想看见bug

两个一名赵冲,炼气三层,一名祝喜,炼气五层。

    都是接到了教中筑基期执事的命令,赶往顺义城,参与明日在城中的一件大事。

    “想当初,我们火神教鼎盛的时候,别说是蓬莱仙门了,就是那些海外的大教派,也不敢对我们火神教的弟子不敬。可惜现在虎落平阳被犬欺,十年前连我们的总坛都被蓬莱仙门的老狗们给端了”

    眼睁睁地看着苏照逃走,赤烟很不甘地叹气感慨道。

    “赤师兄!我们可是有仙君传承的大派,他日只要接引火德星君归来,什么蓬莱九峰,这些小门小派,还不是仙君一口气就吹灭的”

    赵冲却是一脸憧憬地说道,他可是看了不少教派内的典籍记载,咱火神教可是有仙君做靠山的存在呢!

    “得了吧!赵师弟,你别瞎做梦了。我们火神教是打着火德星君的旗号行走人间,但是真的有火德星君的转世么?鬼才知道呢!现在连教中的那些长老们,都不相信,你还真信这鬼话啊?”

    祝喜拍了拍赵冲的肩膀,笑着安慰道,“这些话骗骗那些凡夫俗子老百姓们,还凑合。怎么连你自己都相信了?”

    “胡说!祝师兄,我们加入火神教的宗旨,不就是为了迎接火德星君的转世回归么?不仅是我,教中许多兄弟姐妹们,都一直坚信火德星君会归来的,并且带领我们横扫那些所谓的正派仙门,只要我们耐心等待,努力为门派做贡献”

    赵冲一副被洗脑很深的表现,极力地争辩道,“哪怕现在我们火神教人数不多,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拉一点人入教,就能慢慢壮大的。这次任务完成后,我就回原来的城中,看看我家亲戚当中的那些兄弟姐妹中有没有适合修炼我们火神教功法的,都拉进来”

    另外两人闻言,无语的相互看了一眼后,便很默契的放弃说服赵冲了。

    稍微收拾了一番后,三人便又连夜朝着顺义城的方向赶路过去。

    而在远在千里外的蓬莱仙岛,元婴长老王传风今夜的心情那叫一个畅快愉悦。

    他是当真没想到,亲传弟子苏照带着五彩宝鉴下山后,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居然真的收到了如此高品质的绝世诗词来。

    “哈哈!只要等到照儿回归,就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了。倘若真的可以通过五彩宝鉴来收纳诗词创作诞生时的天地才气之力,以此转换成为元神之力,那我这辈子突破到化神期就不再是妄想了。”

    王传风今年三百六十多岁,虽然距离元婴大限的一千岁还有不少年月,但是在此之前,心里可是一点突破到化神的把握都没有的。

    凡人寿命一般在八十岁左右,对于修仙者来说,炼气期后寿命就能突破一百岁,通常活到一百二十岁不成问题。

    而一旦达到筑基期,寿命极限便可高达三百岁,金丹便可以突破到五百大限。

    元婴期后再次翻倍,只要不受到严重的伤害,足以活上千年之久,是货真价实的千年老怪了。

    但即便是这远高于凡人的寿命极限,却依旧让许多金丹和元婴期的修仙者们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因为缺乏能够修炼元神的功法,他们的元神力都要纯粹靠肉身的真元在丹田内反复的绞动后,才能够诞生那么一丝可怜的元神力。

    开始的炼气和筑基期所许的元神力还不多,可以慢慢磨出来,但后来金丹元婴以后,所需要的元神力就庞大的数量,更不用说是要突破到化神期,按照唐灿可以看得到的数值,那可就是足足上百万点元神力了。

    当初冲击元婴期耗费了不知道多少天材地宝,长老王传风才积攒到了十万元神力。

    现在都过去了上百年的时间,他的元神力却依旧只有十万多一些,甚至在凝聚了元婴之后,连丹田内绞动真元,都几乎无法再产生任何的元神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各大仙门当中,化神期的太上长老几乎绝迹的原因。

    甚至随着各种能够补充元神力的宝物越来越稀少,连元婴长老也是死一个少一个。

    在蓬莱仙门里,近三百年来也不过只诞生了五名元婴长老,近五十年来一名都没有。

    至少有数十名金丹期大圆满的长老,就卡在元神力不足的坎,而硬生生不敢尝试去突破。

    元神不足就妄图凝聚元婴,简直和找死没有任何的区别。

    “传闻在上古诸子百家时代,道家修仙的法门不过是万千大道当中的一门而已。其他的一些修炼大道,都充满着不可思议的威能,诡异非常。

    有大儒上一刻还手无缚鸡之力,结果下一刻顿悟之下,引来磅礴的浩然正气,倾刻之间就能羽化登仙。

    更有那神秘非常的佛门修士,不仅自身能修炼强大无比的佛门金身,更是有一种格外神奇的渡化**。号称可以引导其他类型的修士转修佛门,尤其对那些大奸大恶的邪魔修士最为有用。号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引得无数修士对佛家**充满着向往”

    为了寻找可以稳定修炼和增加元神力的办法,王传风可以说是看遍了所有能找得到的各种古籍。

    看到了太多类似于神话般的传说,甚至让他对于修道这一条艰辛的路,都产生过深深地怀疑来。

    大儒一日可成仙,佛家立地能成佛,甚至是传说当中的农家修士在自己胸腹当中开辟心田,种下因果树,然后静待果实成熟之后,摘下服用也可立马飞升成仙。

    反倒是辛辛苦苦的修道元婴化神,让无数的修仙者们因为元神力的增长过慢,而被困几百年上千年,然后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老死。

    “一定有的!修炼元神力的方法,哪怕道家的典籍当中找不到,其他那些神奇的诸子百家当中,也必然有类似的方法。”

    抱着这样的信念,王传风果然在一些零星的记载传说当中,看到了一则关于诗仙李青莲成道的记载。

    相传在上古大唐时,天下才气溢满,世间盛行诗修,但凡只要写出能脍炙人口甚至是名传千古的好诗词,都会得到才气力量的灌住。

    诗仙李青莲一生放荡不羁,好酒好剑更好诗,他每饮酒一壶便能写诗一首,每写诗一首,手中的仙剑就更强一分。

    仗剑天涯,诗仙李青莲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绝世佳作,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

    而他的一位挚友汪论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用一块五彩宝鉴记录下每有首李青莲写的绝世好诗。

    巧的是,这位汪论并不是诗修,而是一名和现在修仙者无异的道修。

    他跟在李青莲的身边,也没见怎么修炼,修为也是跟着蹭蹭直长,最后在一次李青莲写下绝世诗词后,李青莲自己都还没成仙,汪论却先一步白日飞升,成为了一段写在上古隐秘野史当中的佳话。

    王传风就是注意到了这一个细节,所以当看到徒儿苏照找到了一颗五彩石后,便立刻欣喜若狂的用所有的积蓄去交换炼制五彩宝鉴所需的材料。

    终于,耗费了一整年的功夫,他终于炼制成功了一方五彩宝鉴。

    如今事实证明,果然通过五彩宝鉴,可以吸收诗词诞生后产生的才气来。

    这些才气,一般是在诗词成型后渗透在每一个文字当中的。不仅是诗人原版的写的真迹上有,甚至是以后每一次被人传诵和书写的时候,都会源源不断的汇聚才气。

    举个例子来说,唐灿的水调歌头在这个世界上,被越多的人传诵,那么这首词所蕴含的才气力量就会越加的积累和磅礴。

    哪怕是普通人抄录下水调歌头的全文供奉在家中,久而久之这张纸上的每一个文字,都能够吸纳到天地之间因为传诵这首诗词所诞生的才气。

    而用五彩石所打造的五彩宝鉴,正好是能够提炼出这些才气来的宝物,之后转化成为了最精纯的元神力储存在其中。

    品级越高的诗词,能够诞生的才气就越庞大,转换的元神力自然也就越多了。

    在苏照下山时,王传风留了一道灵识在五彩宝鉴上,只要宝鉴发出蓝色以上光芒,这道灵识就会立刻遁回蓬莱仙门报信通知。

    本来,王传风也是不报很大的希望,毕竟如今整个大梁国乃至旁边的诸国当中,文人墨客写的那些所谓的好诗好词,简直看了都辣眼睛。

    可真没想到,当那一道灵识飞回来,传递出一道灿烂的“金色光芒”时,王传风这位老成持重的元婴长老,都兴奋地一跃而起。

    金色光芒的绝世诗词,初始诞生就能带来一万点的元神力,那之后在各个国家传播开来以后,用真迹再去吸纳这些才气力量,能够转换的元神力将会何等的可观啊!

    换句话来说,王传风甚至都不需要再多找好诗好词了,只要用一切办法去传播和扩大水调歌头的影响力,汇聚更多的才气,他要积攒够一百万点的元神力,机会非常大。

    也许只要不到百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在他的肉身修为都还没有达到元婴大圆满之前,也许元神力量就已经足够了呢!

    也正是因为这里面存在的巨大利益,为免夜长梦多苏照弄丢五彩宝鉴和出意外,王传风才会发秘令让苏照连夜赶回来,甚至不惜许下五块上品灵石的重利。

    等吧!迫不及待地等待着

    这一夜,在元婴长老居住的天传锋周围,许多内门和外门弟子们,都非常意外地看到平日里,根本难得一见的王传风,竟然站立在靠海的山巅,望着那大梁国的方向,整整发了一晚上的呆。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问仙岛上,来到蓬莱仙门已经一个多月的陈思沐在经过一天的挑水灌溉等劳作后,并没有回到小屋里休息。

    她再次散步在海滩旁,期待着看到那一个曾经发出怪叫差点吓坏了她的身影。

    很可惜的是,连续十几天夜里,陈思沐都这样在海边徘徊寻找,却都是一无所获。

    从海岸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陈思沐需要一整个时辰,几乎是绕岛一圈,却依旧没有看到那个奇怪的身影。

    “今天还是碰不上他么?”

    叹了一口气,陈思沐看着那已经上升到头顶的月亮,转身决定回小屋去休息了。

    然而,就在这时,海岸那边,伴随着一阵浪花拍打岩石的声响,陈思沐似乎又听到了那一声声熟悉的嘶吼声来。

    “啊!啊啊啊啊”

    充满着挣扎和绝望,又是那么的不甘心。

    陈思沐急忙朝着海岸跑去,她四处张望,却并没有看到那个身影。

    “在哪里呢?传说当中和我一样身体里筋脉尽断的蓬莱当代大师兄,天生仙缘,入门的时候,周身的穴窍就只有一个没有打通。这样的天才为什么会落得和我一样的下场呢?”

    陈思沐这些天来,一直努力挑水工作,然后和那些外门弟子们套近乎。

    经过多方的求证和了解后,才对这位蓬莱仙门掌门的首席大弟子严玄的生平,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

    严玄出生在一个偏僻的村落,因遭马匪全村被杀光,就他被母亲藏在地窖里躲过了一劫。

    失去了亲人和家的他,流离失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