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张鲁降楚(第1/1页)城姬三国
张鲁一路被楚军护送到了汉昌,心中的沉重却不见稍去果然,此时汉昌城中,已经是楚军占据!
虽然楚军名义上还是以盟友身份而来,并没有发生什么激烈冲突,只是在一开始想要入城的时候,发生了一点点意外,不过现在守将已经被赵云说服物理,之后楚军的确也是自持盟友客场相助的名义,但是在实际事务上,楚军几乎已经完全接手汉昌。
毕竟整个汉昌,也只有几千守军,而且还是二线军队。
赵云提兵万余而来,控制住汉昌还不是手拿把掐?
而且名义上赵云是咬死了这是“支援”,只是汉昌的守将信没信那就不好说。
毕竟他们也只是听说,西凉军进攻汉中,连阳平关破都还不知道。
不过现在不信也是信了,眼看这“天师”本人,都已经在楚军的保护下,撤到了汉昌来,他们还能说什么?
张鲁来到汉昌之后,愈感自己是被楚军扣押在这儿了,为了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作用,张鲁多次“求见”赵云,催促其进攻汉中。
面对陈到的时候,张鲁还有些傲气,毕竟他可是楚王名义上的盟友、领授九锡的汉宁侯
陈到虽也是一方大将,但在楚国却排不上名号。
然而面对赵云的时候,张鲁便很难再这么硬气望京战区司令,楚**方最顶尖的大佬之一!
不过赵云对张鲁,却一直很客气,虽说是将他“按”在汉昌,也丝毫没有放归汉昌权力的意思,但一直都是以诸侯之礼相待。
只是对于张鲁的请求,赵云只是推脱正在打探汉中情况,还需从长计议云云
期间阎圃也多次在暗地里,劝说张鲁不要再犹豫、更没必要拿捏身段阎圃其实很想直接建议张鲁,直接去抱着赵云的大腿喊:将军,我不想再努力了!
可惜终究要顾忌张鲁的颜面,不能说得这么直白。
连日劝说之下,张鲁的态度的确也越发软化,而就在张鲁在汉昌停留了半个月之后,赵云主动派人来找了他一次
“赵将军,此来寻我,莫非是准备要收复汉中?”张鲁一见面便问道。
“哈哈哈,汉宁侯放心,汉中的百姓已经有救了!”赵云闻言畅笑道。
张鲁闻言一愣,原本他只是本能的提一句,现在才确信,赵云是真的有了汉中的消息,同时也松了口气果然楚人还是在意汉中的,之前不是敷衍他,而是真的在打探消息。
“不错,只要本天师亲自出马,加上楚军强盛,那西凉军定无法久据汉中”
然而不等张鲁说完,赵云便严肃的说道:“汉宁侯如此心急百姓,拳拳之心、着实令人感动,不过汉宁侯可以放心,这发信之日,南郑、褒中、成固等县,已经被荆湖北道战区的同僚夺回,西城之危想来现在也应该已经解除,只待彻底攻破阳平关,逼迫西凉军退回陇右便是!
赵某先代汉中生民,谢过汉宁侯的关怀之心”
赵云说着,还起身向张鲁行了一礼。
而张鲁此时已经愣住,也顾不上赵云的“施礼”南郑居然已经夺“回来”了?
没用他张鲁做什么,直接被楚军夺回来了?
这才过去多久?
而且
荆湖北道的楚军?莫非是沿着汉水
之前一直催促楚军,趁着汉中未定,早日收复、以免西凉军站稳,张鲁自然也有私心。
如果是利用他的声望收复汉中,那么即使日后不能像之前一样,做个土皇帝,但至少也要对他更多些尊重,也可以有很多的投靠筹码。
毕竟张鲁不是一心追求权势的诸侯,如果真要降的话,谁也犯不上真的豁出去汉中的民心,也要过河拆桥尤其投靠的还是这方面的信誉比较靠谱的楚王!
然而现在情况与他的想象,却有些“小”出入。
楚军的确趁着西凉军立足未稳,平定了汉中,只是和他这天师关系不大?
而且稍微往深了想一些便知道,楚军既然完全没有用天师的威名,那么事后便不可能替他张目,甚至十有**,会在汉中大肆宣传他不战而逃的举动!
加之他本人又被楚人扣在巴中,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天师道的死忠,还是在得知他弃民而逃后失望的将领官员,楚国都能够从容应付。
毕竟哪怕是天师道的死忠,现在张鲁就在楚军的控制下,还能够做什么?
要不了一两个月,怕是整个汉中就要被楚军吃干抹净。
现在赵云礼数周全的样子,更是坐实了张鲁的想法人家都代汉中百姓谢谢自己,那显然是将汉中百姓当做自己人、将他张鲁当做外人了!
赵云行礼之后,张鲁还愣着没搭理自己,却也不觉尴尬,自顾自的又和张鲁说起汉中的风土人情。
张鲁这才反应过来,一咬牙还了一礼道:“不敢当将军之礼,鲁既无惠民之智、亦无护民之勇,无力担当汉宁侯之位,每念于此,无不夙兴夜寐、辗转不安幸而楚王不弃,驰援汉中,才没有酿成大祸,鲁愿附从楚王”
说着又咬了咬牙,这才继续道:“为楚王收复汉中!”
赵云这才笑道:“哈哈哈,张先生客气了!大王知道张先生有此心,定大为欢喜!”
张鲁闻言咧了咧嘴。
赵云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客气,现在就变成“张先生”了。
不过想来也对汉宁侯是汉室朝廷封得爵位,张鲁降楚,想来十有**也能封侯,甚至作为表彰,很可能也会有“世袭罔替”,不过却绝不会再是“汉宁侯”!
张鲁终于做出这决定之后,也有些被玩坏的样子,索性说道:“赵将军可以先将我的家人送到安全之处,我可以配合将军,安定汉中人心。”
张鲁的意思,已经是表明他会彻底投降楚国,可以利用自己的天师身份,为楚国做些事情
不过对此赵云依旧婉拒,并且表示会将张鲁也一起送到“安全之处”。
何处安全?
自然是金陵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