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圣人之怒,伏尸百万,孔圣之道,对话古今(第3/4页)大夏文圣

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圣祖,不可啊。”

    “恳请圣祖,饶恕我等之罪,若无圣器,孔家将要覆灭啊。”

    “恳请圣祖,留下圣器吧。”

    此时此刻,孔家人开始哀嚎了,一个个跪在地上,恳请孔圣留下圣器。

    只是孔圣没有理会,而是取出第二件圣器。

    古今册。

    “锦年小友。”

    “这一次,是孔家的不对,相隔七十三代,本圣有心无力。”

    “但本圣看的出来,你能建立无上学问,为儒道开创一条新的路。”

    “这本古今册,当做赔礼,赠给小友,希望小友能够不计前嫌,饶恕孔家之过。”

    孔圣开口。

    释放出春秋笔,是他对孔家的惩罚,而将古今册交给顾锦年,则是赔礼,他是圣人,再铁石心肠也不可能将自己家族覆灭。

    所以,他以古今册当做交换,换取顾锦年的原谅。

    此言一出。

    顾锦年有些受宠若惊。

    “圣人言重。”

    “学生只需要一个清白即可,圣人所作所为,令学生敬佩不已,这口怨气,学生已经消散,圣人无需如此。”

    顾锦年出声。

    他唤来孔圣,为的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还自己一个清白。

    现在孔圣大义灭亲,对自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甚至孔圣只要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然后惩罚一下孔家人,顾锦年都心存感激。

    更何况孔圣这样做。

    这是真正的圣人,没有因为是自己家人,从而产生包庇心理。

    大义灭亲,说的轻巧,可古今往来又有几个人做得到?

    更主要的是,让一个圣人道歉,这更是不可能能做到的事情。

    就好像皇帝做错了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有几个人敢让皇帝认错?又有几个皇帝会去认错?

    “不。”

    “一切皆有因果,孔家不配掌古今册,你拿去,对你未来来说,有更大的帮助。”

    孔圣开口,执意要将圣器送给顾锦年。

    听到这话,顾锦年也就不矫情了。

    这是圣器。

    没有人不想要。

    “多谢圣人。”

    顾锦年深深一拜,随后接过古今册。

    这一刻,孔家人都在滴血啊,基本上所有孔家人都在滴血。

    他们懊悔不已。

    尤其是一些主张要抨击顾锦年的人,是更加难受,不但没有得到顾锦年的圣器,反而闹出这么大的事情。

    还赔了两件圣器出去。

    面对着最后一件圣器。

    孔圣有些沉默了。

    孔家人不断在地上磕头,恳请圣人留下一线生机。

    “罢了。”

    孔圣将问天镜留在了孔家,他深深叹了口气,但又继续开口。

    “从今往后,圣镜有灵,孔家后人,不可操控圣器,需圣器自我觉醒。”

    孔圣将问天镜留下,只不过加以限制。

    留下是为了保下根基,只是以后孔家人想要操控圣器就不可能了,除非圣器自己觉得可行,不然的话,谁来了都没用。

    这算是给孔家留下的最后一点希望。

    待圣器划分后。

    孔圣望了一眼这天穹。

    而后缓缓出声。

    “今日,孔家之为,崩坏礼乐。”

    “本圣削孔家一半气运,以儆效尤。”

    “孔家后人,必须潜心读书,寻回君子之道,如若还敢胡乱而行,下次再见,覆灭孔家,本圣问心无愧。”

    吞噬

    孔圣开口。

    仅仅只是处理三个人,他还是不满意。

    他必须要杀鸡儆猴,他要大义灭亲,警告天下读书人,也是恢复这朗朗乾坤。

    如若圣人之后,也是一个个唯利是图之人,那天下人又如何看待?

    连圣人之后都是这个样子,谁还认真读书?谁还遵从君子之道?

    所以对孔家下这般的死手,不仅仅是平息顾锦年的愤怒。

    不仅仅是还顾锦年一个清白。

    也是正天地大道。

    正君子之道。

    唰。

    圣尺落下,整个孔家气运,直接被削掉一半。

    孔家之中,一位位大儒跌落境界,一位位孔家后人,才气四泄。

    他们引以为傲的儒道境界,在这一刻疯狂跌落。

    他们最大的底气之一,也彻底成为了空谈。

    孔圣狠。

    狠到天下人都沉默。

    今日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这天地要有惊天变化了。

    儒道读书人,渗透天下各大势力,商人也好,皇权也罢,所有人都忌惮儒道。

    但现在不一样了,孔圣这个行为,足以打压儒道的底蕴。

    只不过,也有人看得清楚,孔圣这是在肃清风,正君子之道。

    利大于弊。

    但最难受的,还是孔家人,他们是真正的难受,这一次已经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么简单了。

    这一次是元气大伤。

    可以说,孔圣这次出手,将他们几千年的努力,彻底打回原形啊。

    可他们还不敢说什么,因为这是圣人亲自出面,他们有什么好说的?

    是他们的祖先出手,而不是外人。

    待削掉孔家气运之后。

    所有人都以为孔圣会就此收手。

    可下一刻。

    孔圣再一次转身,望向周围所有人。

    “天道煌煌,儒者仁爱。”

    “吾辈读书人,应如顾锦年,两袖清风,读圣贤之书,悟天地之道,凝浩然正气。”

    “为民而言,为苍生谋福,为天地之朗朗乾坤而奋斗。”

    “吾为孔仲尼,今日,以玲珑圣尺,重塑儒道之风。”

    孔圣开口。

    他不仅仅只是针对孔家,他还要针对整个天下读书人。

    当此言一出,不知道多少读书人脸色变了。

    只见,孔圣手握玲珑圣尺,朝天穹划了一道。

    一瞬间,亿万圣尺浮现,化作无穷的光芒,朝着整个神洲大陆飞涌而去。

    “不正心者,削才气一斗。”

    孔圣出声。

    旋即,圣尺坠下,将无数读书人体内的才气削去一斗。

    大夏王朝,扶罗王朝,大金王朝,甚至是中洲王朝,整个神洲大陆,只要有才气的读书人,都遭到了这恐怖的打击。

    孔圣出手,就是如此可怕。

    不过,有人体内的才气没有被削,但七八成的读书人,体内才气被削,无论是不是大儒。

    “无有仁义者,削才气一斗。”

    孔圣再度出声。

    第二道圣光划过。

    全天下的读书人,才气又一次被削。

    他们惊慌失措,眼神当中是惊恐与害怕,更多的还是难受啊。

    好不容易凝聚出来的才气,惨遭圣人削弱,换做是谁都受不了。

    “无有君子之心者,削才气一斗。”

    圣人再度开口。

    削天下读书人的才气。

    玲珑圣尺在孔圣手中,成为了无敌的大杀器,令这群读书人恐惧万分。

    “无有怜悯者,削才气一斗。”

    “无有善心者,削才气一斗。”

    “无有正气者,削才气一斗。”

    孔圣不断开口。

    每一道声音,在许多人眼中,就是一种宣判。

    “啊!”

    有大儒惨叫,在孔府当中,他被硬生生削成了废人,体内一点才气都没有了。

    也有大儒嚎啕大哭,他跌回了养气境,体内就剩下一点点才气。

    这比顾锦年狠千倍万倍啊。

    饶是顾锦年,都没想到孔圣发起飙来,竟然如此恐怖。

    但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大大的打压了这帮读书人。

    也免得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他很畅快,内心无比愉悦,震撼过后,便是畅快淋漓,这种人就该削,如若不削,儒不是儒,道不是道,天地还有正气吗?

    就是要如此。

    到最后。

    孔圣足足削了天下人九斗才气,这才停手。

    而顾锦年却没有任何损伤,因为他问心无愧,有仁义也有君子之德。

    世人震撼,望着这一切。

    如果说,之前是孔家被重创,那么现在就不是孔家重创那么简单了。

    而是整个儒道遭到了可怕的打击。

    收手之后。

    孔圣静静感受着这一切。

    随后他再度出声。

    “天命显世,黄金盛世到来,今日之后,天下所有读书人,皆可追逐新圣道意。”

    “愿后世,百家争鸣,儒道昌盛,世间绝无一圣之言,唯有后世之圣,方可迎来儒道之辉煌。”

    “吾以圣印,悬于大道之下,今日之后,谁可立无上新学,圣印加持,加持本圣气运。”

    说完此话,孔圣一抬手,三道天命气运,从各自地方出现,他抽取了读书人的天命气运,加持在圣印之中。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他的气运,还有三道天命气运在内。

    这就是孔圣的手段,该削就削,但也会给予好处,凝聚自己的圣人功德,化作印记,悬于天穹之上,那天命之星当中。

    未来谁能立下无上新学,谁就可以得到他的圣人气运,外加上三道天命气运。

    只要能得到他的认可。

    孔圣这是在鼓励天下读书人,开创新的学派,要百家争鸣,而不是墨守成规。

    他要打破孔家这几千年的儒道束缚,希望所有人抛开老一套的思想,去开创新的思想。

    当真不愧为圣人啊。

    这般的胸襟,令人只能敬佩。

    到了这一步。

    所有人都应当认为该结束了。

    可,就在此时。

    孔圣的声音再度响起。

    “今日之事,因是受不白之冤,孔家为主责,天下读书人为次责,但万民之怨,也因不明而生。”

    孔圣开口。

    此言一出,众人有些好奇,不明白孔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众人明白,今天的事情,主要是顾锦年遭到冤枉,主要是因为孔家和一些自私自利的读书人,可看孔圣的架势,似乎不打算就这样算了。

    轰。

    这一刻,天穹之上,一只巨大的眼睛出现。

    恐怖无比。

    世人害怕,心中充满着畏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