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诗成千古,天降火石,灭杀三十万大军!这仗还能这么打?(第3/4页)大夏文圣

代替大夏后世百姓,敬诸位。”

    说到这里。

    镇国公朝着他们一拜,他是当朝国公,可此刻却对着这群将士们一拜。

    如此大的荣耀,使得所有将士们,齐齐回礼。

    顾老爷子没有说什么慷慨激昂之言,也没有说什么感人肺腑之言。

    他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却使得将士们一个个热血沸腾。

    哪怕是一旁的顾锦年,内心也不由感到无比燥热。

    恨不得手握兵器,与诸将一同杀敌。

    下一刻。

    战鼓轰轰作响,不如之前,隔一阵子敲响一番。

    现在的战鼓,几乎不停歇。

    将士们齐齐朝着城外赶去。

    他们迈着最坚定的步伐。

    他们知道,这一去,极有可能回不来,但他们没有任何畏惧,也没有任何害怕,因为他们心里清楚。

    这一战,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是为了后世百姓而战。

    死与不死,已经不重要了。

    很快,大军出征,镇国公坐上战车,顾锦年见此情况,立刻同行,老爷子本意是不让,但最终看到顾锦年的眼神后,他默许了。

    大军浩浩荡荡出发。

    直至战场。

    巳时两刻。

    落龙原。

    双方大军已经全部就位。

    若是从高处观望,密密麻麻,看起来十分恐怖。

    两者相隔数里外,一架架大夏龙炮也搬运过来了,这是针对匈奴铁骑最强的武器,也是大夏王朝最大的底蕴。

    如若没有大夏龙炮,说实话几乎不可能开战。

    四十架大夏龙炮,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有效轰杀匈奴骑兵,但真正开战,大夏龙炮无法改变占据。

    只能说是一个优势。

    战车上。

    顾老爷子亲征,这极大的鼓舞士气。

    同样也代表着,首战对大夏来说,极其重要。

    此时此刻,站在一旁的战车上,顾锦年眺望远方。

    匈奴兵的确威猛高大,尤其是骑兵,一个个更是如同怪物一般,比黑水铁骑看起来还有可怕。

    他们的战马,都被重甲包裹,是战场上最恐怖的兵种,没有之一。

    重骑兵!

    这是无敌的存在,无惧一切陷阱。

    而且匈奴人的战马,也极其强大与恐怖。

    这种战马,令人生畏。

    “匈奴国的战马,果然名不虚传,若是我大夏有这样的战马,只怕其实力将远超匈奴国。”

    顾锦年心中暗道。

    他来战场,问题不大,因为交战的地方,不在这里,而是在前方。

    当真有天大的危险,自己也能脱身而出。

    咚。

    咚。

    咚。

    战鼓继续敲响,愈发响彻,两军对持,但不急着立刻开战。

    午时一到。

    大战便要开始。

    现在还有一小段时间。

    此时此刻,许多人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一切的情绪,在这一刻全部滋生,有好战,有热血,也有恐惧与害怕。

    但随着主将的命令下达,一切的恐惧和害怕,都将化作云烟,因为身后的人,不会让你成为逃兵。

    急促的呼吸声很多。

    在战争面前,想要做到心如止水,很难很难。

    除非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不然的话,很难有人保持镇定。

    一队队的骑兵出列,开始了预热。

    这些将士们,骑乘战马,身披金甲,他们是骑兵统领,穿着金甲并非是为了炫耀,而是更好的让将士们知道将领在何处。

    “锦年。”

    也就在此时。

    顾老爷子的声音响起。

    “孙儿在。”

    顾锦年立刻出声,望着老爷子。

    “马上要开战了。”

    “作一首诗,提一提士气。”

    老爷子开口,他站在战车之上,如此说道。

    声音响起。

    也引来不少人好奇。

    但更多的人,充满着期待,他们都知道,顾锦年是诗坛仙人,虽然他们没什么文化,但还是能听懂一些诗词的。

    这个时候,能作出一首千古名诗出来,的的确确能提升将士们的士气。

    最好是来点异象,会让人产生优势在我的感觉。

    提高自信。

    “这”

    顾锦年没想到老爷子突然来这一手。

    但想了想,顾锦年没有啰嗦,而是在脑海当中思索。

    大漠孤烟。

    平原安静。

    所有人都望着顾锦年,眼神当中充满着期待。

    有了。

    大约半刻钟后。

    顾锦年想到了。

    他深吸一口气,刹那间,文府在身后浮现,浩然正气形成一支文笔。

    当下,顾锦年在虚空落笔。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潼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王庭终不还。”

    顾锦年落笔。

    他将从军行写了下来,只改了两个地方,玉门更改为潼门。

    楼兰改成匈奴。

    没有太大问题,至于第一句话也无所谓,拟化一番,并无大碍。

    诗词落下。

    顿时,才气涌动。

    一些将领们望着这首诗词,不由连连称赞。

    尤其是镇国公,他望着这首诗词,不禁大声开口。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王庭终不还。”

    他诵念此诗,传遍这片天地。

    不少将士们听到这诗词,也不禁有些情绪激昂。

    士气在这一刻,得到提升。

    而就在此时。

    一阵狂风吹来,形成漫天黄沙,不少将士都忍不住皱眉,甚至伸手抵挡黄沙。

    战场上莫名有些古怪。

    将士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匈奴通天塔上。

    匈奴王等人都在关注着战局。

    镇国公的声音,也传到了这里。

    “顾锦年当真不愧是诗坛仙人,这首诗词的确极好,若论诗词,天下人都比不过这个顾锦年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王庭终不还,这篇诗词,足矣胜过一切士气壮言啊。”

    大金使臣与扶罗使臣忍不住开口。

    他们都是读书人,自然能明白顾锦年这首诗词有多极佳了。

    可这样的言论,在匈奴王耳中,却显得无比刺耳。

    “一首诗词而已。”

    “即便是能提高士气,又能如何?”

    “行兵作战,看的是将士凶猛,而不是靠文人一张嘴。”

    “即便士气如虹,在本王的铁骑之下,都不过尔尔。”

    匈奴王开口。

    他有这个资本说这样的话。

    此言一出,两位使臣也明白自己刚才说错了点话,当下不由讪讪一笑,没有继续夸赞了。

    不过,匈奴王说的话,也是实话。

    一首诗词罢了。

    呼呼呼。

    然而,战场当中,刮起一阵邪风,使得黄沙滚滚,两军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而且此时此刻,是正午。

    烈阳毒辣,可突然之间,乌云滚滚,笼罩了这恐怖的战场之上。

    通天塔内,有匈奴大臣忍不住皱眉,满是好奇。

    “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他的疑惑之声响起,陈松给予回答。

    “是异象。”

    “儒道异象罢了。”

    “顾锦年这首诗词,可为千古,引来异象很正常,不需太担心。”

    陈松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让众人安下心来。

    “这个顾锦年,也只会弄点异象,除此之外,还能如何?”

    “眼下,首战若是赢了,之前我匈奴国被削的所有国运,都将归来。”

    “本王倒要看看,这个顾锦年还能不能再削国运?”

    提到异象,匈奴王就有怒意。

    毕竟匈奴国被削三道国运,主要还是因为顾锦年。

    “这异象可以增加一些士气。”

    “但士气没用,勇猛才是第一。”

    众臣议论纷纷。

    只是,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一道声音不由惊愕响起。

    “你们看,这天上是什么东西?”

    有人开口,指着战场天穹之上,一点点火光。

    当下。

    所有人将目光看去。

    很快,惊愕之色出现在他们眼中。

    是火石。

    巨大的火石,从天穹而坠,仿佛要砸落下来。

    “怎么回事?怎么会有火石陨落?”

    有人失声大喊,神色当中满是惊愕。

    “不要担心,是异象。”

    “这只是异象罢了。”

    “那里能凭空出现火石?”

    陈松的声音响起。

    他很镇定,认为这只是异象。

    果然,这话一说,众人也稍稍安心下来了。

    只是。

    他们不在战场之上,无法感受到这恐怖的压迫感。

    天穹之上。

    乌云滚滚。

    狂风大作之下,令人生畏。

    也就只有顾锦年和顾老爷子比较镇定,两人都见过千古异象,倒也没有什么感觉。

    但,就在这一刻,有人看到了天穹之上的火石,不由惊呼。

    随着一道声音响起。

    一时之间,各种声音连连响起。

    镇国公都不由抬头看去。

    “不愧是老夫孙儿啊,随口一首诗就是千古名诗,这异象一次比一次震撼,一次比一次真实。”

    顾老爷子心中不免感慨。

    他也看到了这火石。

    在天穹之上坠下,周围空气都扭曲,散发出炽烈无比的热炎。

    夹杂恐怖的气息,朝着战场坠下。

    不过,顾老爷子也觉得是异象,因为不可能平白无故出现火石坠落啊。

    顾锦年内心也不由惊叹。

    这众生树蜕变之后,没想到连异象都提升了,看起来太逼真了,而且气息很恐怖,比之前要强大太多。

    不过,对比起来话,远没有之前那么璀璨夺目。

    之前的异象,属于炫技类型的,不会这么单调。

    而敌方。

    十万铁骑,十五万步兵,莫名有些害怕了。

    他们望着这火石,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