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民意之争,大国贸易,统一货币,计划提前【求月票】(第3/4页)大夏文圣
算一笔账。”
顾锦年心中暗道。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从身后响起。
“侯爷。”
“侯爷。”
声音很熟悉,回过头去,是礼部尚书杨开。
“杨尚书。”
顾锦年有些好奇,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杨开。
“老夫见过侯爷。”
快步走到顾锦年面前,杨开吐了两口气,随后拱了拱手。
“尚书大人客气,这是找我有事?”
顾锦年略显好奇,望着杨开如此问道。
“恩,有两个事。”
“昨日深夜,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派人送来密信,想要联手议和,促进各国商业贸易。”
“这件事情老夫思量半天,刚准备入宫告诉陛下,正好遇到侯爷。”
“所以过来问问侯爷,这事侯爷怎么看?”
杨开语气平静,不过眼神当中还是有些紧张。
现在谁不知道顾锦年是当今陛下最恩宠之人?别的不说,这件事情要是传上去了,只要顾锦年不同意,保证过不了关。
不是说皇帝不聪明,而是顾锦年再每一次选择当中,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所以涉及到王朝之间的事情,尤其是牵扯到本国利益,杨开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过来找一找顾锦年。
要是顾锦年完全抵触,那这个事情就先放一边再说吧。
“联手议和,促进各国商业贸易?”
“这个可以。”
“很好。”
顾锦年直接点头,这是一件好事啊。
大夏,大金,扶罗,匈奴,还有其他一些小国,其实彼此之间都是封锁阶段,大部分都是官家商人去买卖,有一些胆子大的私商参与,但问题来了,这些商人背后其实也还是官家的人。
官家商贸,最大的毛病就是程序问题,而且其中的猫腻极多,很不透明,索性各大王朝都是比较严打,留一小部分买卖,其余的严查。
匈奴国也怕匈奴商人把一些战马卖给大夏王朝,大金王朝则是不想把龙米卖出去,扶罗王朝是铁矿流逝,至于大夏王朝反倒是一些茶、盐、器物、还有一些药物。
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没啥用,可对于各大王朝来说,这些东西可都是香饽饽。
好比匈奴国,对大夏王朝很多药物都极感兴趣,他们生活在草原上,遇到寒冷天气双手就要冻伤,将士还好最起码有点武道之力,可寻常百姓就不信了。
大夏王朝有一种药油,涂抹一二就能有效防止这种冻伤,价格还便宜的很,所以这种东西在匈奴国卖的极好。
匈奴人甚至愿意用战马去换一桶这样的药油。
而大金王朝对大夏茶叶极其感兴趣,认为这是贵族才能享受的东西,主要是大金王朝的土地不适合种茶,故此大夏王朝的一斤茶叶,于大金王朝能卖出接近十倍的价格。
当然这是最好的品种,这种茶叶大夏王朝也算是比较稀少。
在加上官府打压,自然价格涨的凶。
东荒境内,所有王朝各有各的东西,也各有各的如意算盘。
一句话,谁都不想吃亏。
谁都觉得自己的东西好。
所以互市行不通,丝绸之路都行不通。
眼下因为这个国运龙珠的原因,让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匈奴国都起了危机感。
人家中洲王朝都已经完成了统一,除了一些内政问题没有解决,其他都彻底解决了。
现在又出现国运龙珠,东荒各大王朝能不慌吗?
自然而然,与其还相互算计,倒不如联手共同发展,再这样内耗下去,都得完蛋。
听到顾锦年这样说,杨开算是松了口气,他还担心顾锦年不愿意。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直接汇报陛下了。”
杨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
“恩。”
“不过,各国互市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慢慢商议,确保不能吃亏。”
“大金王朝主动提起这件事情,估计留有后手,若是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会以龙米为衡量物,取代各国白银,对吗?”
顾锦年对于互市是非常赞同的,可国际贸易这玩意,顾锦年不算特别懂,但也明白一二。
国际贸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统一货币’,用什么来衡量货币价格,这才是核心点。
若是用白银的话,大夏王朝绝对吃亏,大夏王朝的白银储存不多,内部使用问题不大,可要是以白银为‘统一货币’,绝对要吃大亏。
大金王朝优势也不大,所以既然是大金王朝提出,那么大金王朝一定会选择一样适合的替代品。
大金龙米,就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顾锦年这话,杨开眼中露出惊讶之色,望着顾锦年道。
“侯爷当真是料事如神啊,大金王朝正是此意,想要用大金龙米为衡量物,有探子来报,大金王朝已经有意制造大金宝钞,持有宝钞,可兑换等同价格的大金龙米。”
杨开出声,对顾锦年的预料,感到无比惊讶。
“这不可能,至少现在绝对不行。”
“不过先不要直接拒绝,慢慢协商,此事也不可能一日促成,等两个月后,再来处理。”
顾锦年出声,态度很坚决。
大金宝钞不是不可以,但统一货币绝对不能用大金龙米,要是这样做,那东荒境大金王朝的霸主地位,就彻底坐实了。
经济收割,缺钱就印宝钞,成本不过就是一张纸,却要整个东荒境所有王朝国家来买单,顾锦年可不傻。
只不过这个互市意义很大,不能直接拒绝,可以慢慢协商,最终协商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程度就行了。
“明白。”
“那侯爷慢走,老夫再回去想想。”
杨开也听明白一二,他点了点头,朝着顾锦年作揖,随后离开。
随着杨开走后,顾锦年继续朝着书院走去。
“若开通大国互市。”
“大夏不夜城的计划,就必须要提一提了,而且不仅仅是京都内,要加快速度,至少提前布局好来。”
“不然的话,错过这个机会,先不说少赚多少银子,各国察觉后,必然会有所反应,那个时候才是最大的麻烦。”
“好在大金王朝够贪,想要以龙米为统一货币,扶罗王朝与匈奴国应该是被迫答应。”
“只要大夏王朝不答应,扶罗王朝与匈奴国也能借此为由,推搪拖延,其余小国也能缓一口气。”
“大夏不夜城,必须要在东荒互市彻底开通之前折腾出来,而且一定要展现出大夏不夜城的吸金能力,不然以后不好谈判。”
“有点棘手了。”
顾锦年知道国运龙珠出现之后,必然会给东荒境带来一些影响,只是没想到这个影响会这么大。
而且还会影响到诸国互市。
本来按照顾锦年的想法,自己折腾出大夏不夜城,如果不出意外,大夏不夜城一定能瞬间在大夏王朝出名。
回过头再拉拢第二波资金,在各地开展分店,只需要等个一年半载,这第一把火就算是烧起来了。
外加上大夏龙舟,大夏宝船的出世,经济贸易也必然彻底繁荣起来。
而这段时间内,自己研究出来的真龙宝米,外加上工部发明的农耕器物,完全可以使大夏王朝在两三年内,完成巨大的蜕变。
半工业化的种植产能,绝对是颠覆性。
粮米产量翻十倍都不在话下。
只要百姓有了粮,那就有钱了,有了钱经济贸易才能发展起来。
古代不发达,抛开道路建设,以及朝廷打压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老百姓手上没钱啊。
为什么珠宝,绸缎这玩意都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
因为大部分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还跟你买珠宝绸缎?
而盐、茶、油、米、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被严格管控,就因为最赚银子,也是最需要的东西,哪怕住在深山老林,也需要这几样东西。
“的确不应该答应佛门辩法。”
顾锦年有些后悔,他的确有点后悔了,去佛门辩法肯定耽误时间。
甚至稷下学宫他都不想去了。
小半个时辰后。
经过再三犹豫,顾锦年已经决定,不去参加稷下学宫,也不去佛门。
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佛门肯定要一轮嘲讽,但为了大局考虑,佛门早晚能灭。
眼下还是待在大夏王朝。
一来随时准备大夏天灾。
二来加速大夏不夜城。
三来好好想想法子,应对未来之变局。
接下来就真的不能乱来了,国运龙珠都出现了。
大国之间的斗争,也必然要展开。
万幸的是,这个斗争不是军事斗争,如果是军事斗争,大夏王朝真不敢说能耗得起。
至于民意的话,这一个来时辰,顾锦年大致也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汇聚一句话就是,让百姓吃得饱,让百姓穿得暖,让百姓口袋里有钱,让百姓感到幸福,感到愉快。
不用说穿金戴银,只要过的舒服就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白天下午干干活,晚上找个地方喝喝酒,乘乘凉,吃点东西,该努力努力,该休息休息。
活着不苦。
这就够了。
但顾锦年也明白,虽然听起来感觉没什么,可过程一定很难,也很累。
接下来这一路上遇到的敌人,将会更加狡猾,更加可恶。
其他不说。
权贵。
世家。
这两座大山,就耸立在这里。
还有读书人。
是的,读书人。
各大王朝为了抬高读书人的地位,下了重金,只要是秀才之身,就可以免劳役,免粮税。
免劳役这点顾锦年无话可说,但免粮税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也跟各方面有关系,毕竟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若是没有优待的话,谁愿意去读书?
反正事情很多,一步一步来。
以民为主。
以民为贵。
以民为重。
往后,谁要是敢趴在百姓身上吸血,谁就是顾锦年的敌人。
管他是谁。
如此。
就在顾锦年思索时,也来到了大夏书院。
不过还不等顾锦年去院长书房找苏文景,便看到苏文景在不远处等着自己。
“学生见过先生。”
看见苏文景,顾锦年
不由作礼。
“锦年。”
“再有半个月,稷下学宫就要开始了,这段时间好好在书院待着,我正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