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著天命圣人经文!愿我大夏读书人,人人如龙!【求月票】(第2/5页)大夏文圣

问永盛大帝,谈判如何。

    得到永盛大帝的回答后。

    苏文景更加沉默了。

    “若答应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的要求,付出的代价更大。”

    “百年之内,大夏王朝几乎难有翻身之时。”

    半响后。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这番话的意思,苏文景听得懂,永盛大帝不想妥协。

    “陛下,按照这样的趋势,第十七颗火石,只怕以大夏京都为中心,周围千里之地,可能都要化为废墟。”

    “火石带来的重重灾害,只怕大夏三成境地,受到影响。”

    “大金王朝索要虽有些狠,可至少不会有如此大的麻烦,往后见招拆招,也未必不行。”

    “此番天灾过后,还有天地赐福,其实是可以同意的。”

    苏文景开口,这是他的意思。

    无论如何,保平安才是王道,只要百姓不死,土地还在,虽然大金王朝的条件无比苛刻,明摆着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可至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耗。

    大不了见招拆招,等到天灾结束,天地赐福后,说不定还不亏。

    然而永盛大帝叹息一声。

    “他们已经盯上了大夏天灾之后的赐福,要求共享,否则的话,朕也不会拒绝。”

    永盛大帝开口。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张口,而是鲲鹏大张口。

    “先看看第十六颗火石再说,不一定解决不了。”

    永盛大帝出声。

    他还有底牌,阻挡下一颗火石问题不大,最让他担心的是最后一颗火石。

    “遵旨。”

    苏文景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两人其实都希望这火石晚点来,只要等到顾锦年醒来,或许顾锦年会有办法解决。

    按正常逻辑来说,顾锦年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

    只是,顾锦年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奇迹,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顾锦年。

    如此。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太玄仙宗。

    一处山巅之上。

    上清道人的身影立在此地,他的脚下,是一座阵法,而与此同时一道道虚影,也漂浮在阵法当中。

    一共九人,七大仙门掌教,佛门高僧,还有大金王朝大儒。

    “阿弥陀佛。”

    “此次大夏天灾,已到关键时刻,这天外火石,来势汹汹,我等拒绝大夏求助,当真合理吗?”

    佛门高僧开口,他语气平静,对于拒绝大夏王朝的请求,还是有些难受的。

    毕竟佛门前前后后被砍了两刀,一直想找机会获取功德。

    大夏王朝找他们求助,这本来也算是一个良机,但因为加入了同盟会的原因,所以委婉拒绝了。

    只不过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只是此言一出,上清道人摇了摇头道。

    “此次大夏天灾,并非因恩怨而不出手,这天大的因果,若是没有被削之前,我等还可以掺和一二。”

    “如今仙门被削,佛门也被削,掺和进来,当真不怕因果缠身?”

    上清道人淡淡开口,一番话让佛门沉默不语。

    这的确是实话,但也佛门当真要插手,其实也不会有太大麻烦,毕竟是救世,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只不过,对方没有与上清道人争议什么。

    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没必要为小事争吵,帮也好,不帮也罢。

    然而,上清道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众人神色不由一变。

    “贫道以大梦周天阵推演未来天命。”

    “等到大夏天灾结束后,匈奴国,扶罗王朝,还有大金王朝,都会轮番经历天灾,这的确是天命考验,度过了,可获得天命加持。”

    “若没有度过的话,则折损王朝气运,类似于匈奴国这种地方,极有可能遭遇灭国之难。”

    上清道人开口,道出未来天命。

    此言一出,唯一的一位大儒不由出声了。

    “有这般的事?”

    “大金天灾,与大夏天灾对比,谁要更危险?”

    他开口,眼神当中满是惊讶。

    “自然是大夏天灾更危险。”

    “大夏天灾,前所未有,或许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大夏王朝,但也有可能只是天意如此。”

    “扶罗王朝,大金王朝,整个东荒所有国家,都会遭遇天命之厄,度过了一切好说,度不过也就度不过,等到东荒结束,其余诸地,譬如中洲王朝也会迎来巨大的的灾难。”

    “这是天命之厄,是天命在删选一些无用之人,到时候仙门,佛门,儒道,妖魔,剑道,还有术道,皆会遭遇天命之厄。”

    “度过,天命降临之时,我等一切,都可升华,得到诸多不可思议的好处,完成大蜕变。”

    “度不过,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减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诸位一定要做好准备,灾厄即将到来。”

    上清道人开口,这一番辛秘,说的众人咂舌不已,还真没想到,大夏天灾只是一个开胃菜,马上就要轮到他们了。

    “那也就是说,我等这个同盟会,往后可以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苍心掌教开口,望着上清道人。

    “没错。”

    “这同盟会,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同对抗天命。”

    “共同成为未来天命最大赢家。”

    “最终的天命虽然只有一个,但在此之前,我等可以排除其他人,到了那个时候,我等再去争,各凭本事,岂不美哉?”

    上清道人点了点头。

    此话一说,众人更加对这个同盟会感到认可了。

    确实,上清道人说的没错,天命之争的确只会有一个胜利者,但在诞生这个胜利者之前,还是有一段路程的。

    这段路程内,大家若是形成一个团体,互相取暖,可以排除万难,至少可以笑到最后。

    至于花落谁家,那就各凭本事了。

    “大善也。”

    “如今大道府也有复出迹象,这也是一股可怕的势力,如若我等不抱团的话,很容易被他们击溃,现在抱团,是一件好事。”

    “大道府,中洲王朝,大夏王朝,还有一些隐世门派,这些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非要说的话,大夏王朝排在最后,只因顾锦年。”

    有人出声,列出他们的敌人。

    “实际上,如若不是顾锦年削我等气运,其实他根本算不上是我们的敌人。”

    “怪就怪他一点情面都不讲,同时得罪仙门与佛门,而且还让大夏王朝蒸蒸日上,使得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愿意与我等联手共同对抗。”

    “若顾锦年成功了,那还好说,若他失败了,他将会是大夏王朝最大的敌人。”

    声音响起,是平云道人,对于顾锦年削仙门气运,他意见很大。

    自然抱着怨气开口。

    “非要说的话,顾锦年暂时还不是隐患,他到现在还不是大儒,还是太年轻了,若是给他二十年,才是真正的大隐患。”

    “现在只能说要提防他,不需要将他完全当做敌人。”

    “大道府,中洲王朝,一些藏在暗中的势力,这些才是我等要对付的人。”

    “不过,天命厄运即将来临,无论是我等,还是他们都要经历一遭,现在我等结盟,互相帮助,度过天命厄运之后,失去的所有气运,都将回归。”

    “等到天命真正降临,但顾锦年就不可能再削我等气运,那个时候一切的恩恩怨怨,也可以一次性了结了。”

    上清道人淡淡开口,即便顾锦年削了他们如此之多的气运,可上清道人依旧没有将顾锦年视为大敌。

    这并非是他傲慢,而是事实如此。

    顾锦年个人实力,撑到死准六境,虽然背靠大夏王朝,可大夏王朝只是东荒境三大王朝之一,对比中洲王朝而言,大夏王朝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顾锦年走的是儒道。

    并非是仙道或者是武道,再这样的情况下,儒道境界,顾锦年到现在也不过是知圣立言境,儒道第四境。

    连大儒都算不上,就算顾锦年今天成为大儒又能如何?

    这天下,大儒还少吗?

    最慢的话,两年后天命就要显世,这两年时间,难不成顾锦年还能完成二连跳?抵达儒道半圣?

    以上种种,就是顾锦年还无法成为他们大敌的原因。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天外火石出现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上清道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天穹。

    但大夏京都上空。

    天外火石出现。

    比之前晚了六个时辰。

    再度出现,也是在浩瀚星空之中,这枚火石出现的位置,与之前火石的位置一致。

    轨迹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之前的火石,宽度五百丈左右。

    而第十六颗火石,宽度足足有八百丈。

    往好了说,没有倍增。

    往大了说,这增加的三百丈,威力是上一颗火石的十倍。

    “五百丈宽的火石坠下来,可摧毁大夏京都方圆千里。”

    “这八百丈的火石坠下来,两千里内只怕都要毁于一旦,而且引发的一系列灾难,可使大夏王朝沉沦三成国土。”

    一道声音响起,是仙门掌教,他瞬间便知道这颗火石的威力。

    “八百丈宽的火石,万丈内,会减少一半体积,但也就一半了,挡不住,也就真的挡不住了。”

    “当真不知道大夏王朝还有什么手段,可以阻挡这样的火石。”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也十分好奇,大夏王朝如何阻挡这颗火石。

    “这颗火石,或许大夏王朝有办法解决。”

    “最后一颗,就很难了。”

    “正常来说,最后一颗,有一千丈宽,我都不以为然。”

    “大夏王朝应当没有能力解决最后一颗火石,我等也要做好准备,免得被波及。”

    有人出声,认为大夏王朝可以解决第十六颗火石,但一定解决不了第十七颗火石。

    “不一定。”

    此时,大金王朝的大儒开口,他摇了摇头。

    “苏文景布置如此之多的浩然阵法,若是天下读书人全部诵念圣人经文,加持浩然正气,不一定解决不了。”

    “亦或者,顾锦年著出儒道圣人经文,也可以解决这场天灾。”

    这位大儒开口,做出判断。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神色不由微微一变,他们虽是虚影,但表情依旧有。

    “儒道圣人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