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嬴政:诸卿,赵玄是孤的儿子。(第2/3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何生灵都不曾拥有的。

    “大王决策,乃属上乘。”

    “如今大王不与玄公子相认,第一,可保护玄公子安危,第二,则是可以让玄公子在军中立功,更可获权柄,更可在天下得声望,等到大王与玄公子相认的那一天,哪怕玄公子位分不如其他公子,凭玄公子战功,也可抹平一切质疑。”

    尉缭躬身对着嬴政一拜,发自内心的道。

    对于尉缭而言。

    作为鬼谷弟子,自然也是有着属于他的壮志凌云,辅佐秦一统天下就是毕生所求。

    但是鬼谷之谋,谋诸国,谋天下,更谋未来。

    “臣附议。”

    “如今时刻。”

    “绝不可让当初之事再发生在玄公子之上。”

    “唯有一切掌握,方可万全。”

    蒙武和王翦当即附和道。

    特别是对于王翦来说,如今他王家已经与赵玄绑定,无论如何,赵玄都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一次臣归于鬼谷,与家师谈天下之势。”

    “大王可知先师如何谈论我大秦未来吗?”

    尉缭话音一转,看向了嬴政道。

    “鬼谷先生如何谈我大秦?”

    听到是鬼谷之言,嬴政脸上也露出了波澜。

    历代鬼谷掌门。

    能够被称之为鬼谷子的,皆是一代的翘楚人物,必在天下间搅动风雨的,在天下功成名就,归于鬼谷,再于天下收取弟子,鬼谷纵横,胜者为鬼谷。

    只不过到了尉缭这一代。

    或许是天下大势已清,或许也是这一代的鬼谷子不忍同门相残相对,他没有收两个弟子,仅仅是收下了尉缭一人。

    所以说。

    按照惯例,等尉缭功成名就之后,鬼谷子寿终正寝,他也会成为新一任的鬼谷子。

    “师父言。”

    “以我如今大秦之势,最快五载,最慢七载,必可扫平列国,一统天下。”

    “这与师父曾经为大秦估算的国运一统相差了数年,但影响并非太大。”

    “师父真正一语中的我大秦之本在于君王,在于王权。”

    “师父言。”

    “大秦有大王掌国,方可有大秦一统天下之曙,但若干年后,大王寿元尽,王权传承之下,大秦恐会不稳,或不可万世绵延。”

    尉缭语气严肃的说道。

    这话里。

    虽然并没有怎样明确的表示什么。

    可是却暗示了鬼谷话里的关键。

    大秦,后继无人。

    大王能够打下这一统江山,打下这天下疆域,可后继之人却守不住。

    别说是万世绵延。

    就算是二世都难。

    毕竟。

    大秦是以兵锋定天下,列国贵胄士族绝不会甘心亡国,他们会在暗中行事,秦王嬴政在,他们只能老实沉寂,但如若换了一个没有能力的君王,他们就会在天下伺机而动,举兵反秦。

    鬼谷的推断。

    也并没有错。

    原本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如此。

    出了秦二世胡亥那个傻缺,杀兄弟姐妹,屠功臣名将,大好的大秦江山被他付之一炬。

    “鬼谷先生当真如此说?”

    嬴政眉头一皱。

    常人的话他不信,但是对于鬼谷之言,他深信。

    “如若没有玄公子的出现。”

    “未来只怕真的如臣师所言。”

    “但如今有了玄公子的出现。”

    “而且大王有意让玄公子为我大秦储君。”

    “以玄公子的能力,在短短三年间就已经展现,他绝对有能力成为我大秦的储君,未来,天下会在大王手中一统,在玄公子的手上可得到巩固昌盛。”

    “我大秦以兵锋定六国,如若天下定,昔日亡国余孽必不会心死,必会伺机而动,若无有为后继之君,无法守住大秦江山。”

    “玄公子以武在军中晋升,以武灭国,可见武定之功,对付那些余孽,必须要以重典治之。”

    “有大王,有玄公子两代明君,可保我大秦百年昌荣。”

    尉缭真切的说道。

    自大秦灭魏后。

    尉缭就回鬼谷去了,相伴了数月,谈论了天下大势。

    对于大秦的未来。

    尉缭也甚是担心。

    毕竟大秦有如今的强盛,兵锋定国,一统大愿。

    其中也有他尉缭出的一份力,如若大秦会如自己师父所料,如若秦王陨,大秦崩,他也有些难以接受。

    但今天。

    听到大王所言,赵玄是他的儿子,这让尉缭心中引来了一线曙光。

    因为他知道凭大王那些儿子的能力,若是大王出了什么事,他们是绝对无法镇得住这偌大的大秦江山的,但赵玄,那是能够做到的。

    论能力。

    三年时间以军功封十五爵少上造,封护军都尉尊上将军,位极人臣。

    再论对民间疾苦,对民间了解。

    赵玄出身于微末,只是在一个小村子长大,了解民间疾苦,又怎会像那些公子一样,尸位素餐,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

    听到尉缭的话。

    嬴政眼中也绽放了一抹放松。

    “或许,这就是苍天庇佑吧。”

    嬴政喃喃的说道。

    对于自己的那些儿子,嬴政又怎会不知。

    “请大王放心。”

    “臣等必全力支持玄公子。”

    王翦又立刻说道。

    “今日之事,诸卿不要与任何人提及。”

    “孤在位时,只要诸卿不叛国,孤保卿等荣华富贵,权势凌人,他日玄儿继位,保诸卿家族昌荣。”

    嬴政对着眼前三人,许诺道。

    听到这话。

    三人也是感动无比。

    过了许久。

    “大王。”

    “赵将军已助锻造师锻造好图纸所需,如今已在秦王殿广场之上等候大王。”

    一个禁卫锐士来到了大殿外,恭敬道。

    “走。”

    “看看玄儿所创的骑战至宝究竟有没有用处。”

    嬴政微微一笑,对着三人说道。

    随后起身,向着殿外走去。

    王翦三人不敢怠慢,纷纷起身,跟随着嬴政向着大殿外走去。

    广场之上。

    辛胜看着眼前的战马,装着马鞍,马蹄上还钉上了刚刚打造的马蹄铁,而且马鞍上还有着两个马镫,与战马紧紧相连。

    这看起来。

    从外表上来看,与平常的战马相比就是多了两个马镫。

    “上将军。”

    “难道就这样就能够让我大秦骑兵胜过赵国的骑兵?”辛胜有些不相信的道。

    “等下你尝试一番就知道了。”

    赵玄淡淡一笑,并没有去解释什么。

    这种本该后世出现的产物到了现在,对于现在的骑战而言,完全可以称之为神器。

    可以说是跨时代的改变。

    从眼睛上,可看不出来的。

    唯有真正的尝试与真正的血战搏杀才知道这骑战三宝的厉害之处。

    “大王。”

    这时。

    周围的禁卫军纷纷躬身行礼。

    赵玄回过神,嬴政带着王翦三人来到了这殿前广场,赵高也带着一众寺人恭敬相随。

    “大王。”

    看到嬴政来到,赵玄和辛胜也立刻躬身行礼。

    “免礼。”

    嬴政微微一笑,走到了战马前,端详了一刻。

    “就让孤来尝试这骑战至宝是不是真的有用。”

    然后直接翻身上马。

    “大王,双脚要落入马镫之中,这样便可轻易驾驭战马。”赵玄提醒道。

    “明白了。”

    嬴政点了点头,将双脚踏入了马镫内。

    然后拉住马缰,策马一动。

    顿时。

    战马嘶鸣了一声,立刻疾奔了出来,带着嬴政在广场上驰骋起来。

    众臣纷纷注视。

    一会后。

    嬴政策马归来,脸上浮起了一种震撼之色,亲身体会下,也有些难以置信。

    “大王。”

    “赵将军所创骑战之宝可有用?”

    王翦有些期待的问道。

    不过看着嬴政的表情,心中自然是已有所料了。

    “这战马还是以前的战马,但配备了这马镫之后,孤驾驭这战马轻而易举,根本不像平常那般费力。”

    “赵骑射之道,凭此马镫,我大秦可掌。”

    “而且只要稍加训练,必可碾压赵骑。”

    嬴政十分正色的说道。

    让嬴政亲口说出,可见这完全是真的。

    “赵玄,你又为大秦立大功了。”

    嬴政翻身下马,一脸郑重的对着赵玄说道。

    这一夸赞,绝非是嬴政的私心,而是于公。

    凭此至宝。

    足可让天下任何一国的骑兵战力大涨,在战场纵横驰骋。

    赵国强,在于骑兵强,胡服骑射,冠绝天下。

    如今大秦有了这至宝,碾胡服骑射并非不可能。

    这一功劳,不可谓不大。

    “恭贺大王。”

    “我大秦有得一制敌利器。”

    王翦等臣立刻向着嬴政恭贺道。

    “这马镫与马鞍相连,可让骑兵轻易驾驭战马,那马蹄铁的作用是什么?而且还要用铁锻造?”嬴政看着赵玄问道。

    “大王,你可知骑兵征战,战马最容易受损的是什么?”赵玄笑着反问道。

    “自然是战马的马蹄,战马入营,一般只有数年马蹄就会磨损,变得无法再战,只能变成废马,难不成,这马蹄铁是避免战马马蹄受损的不成?”嬴政立刻会意归来,惊喜的问道。

    “正是如此。”

    赵玄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道:“这马蹄铁可保护战马马蹄不损,之所以要用铁锻造,是因为铁能够承受战马驰骋的力量,如若以铜来则是无法承受。”

    这时代。

    虽是以青铜为主,但铁器也已经存在。

    “而且,哪怕马蹄已损的战马,也可通过钉上马蹄铁来恢复战力,直至战马老迈不动,皆可为大秦而战。”赵玄笑着说道。

    此话一落。

    嬴政惊了。

    王翦等臣也惊了。

    这小小的马蹄铁,竟有如此大的功效?

    “恭贺大王。”

    “我大秦各地战损废马有近十万匹,如若能够配备这马蹄铁,就可恢复战力,我大秦就可多出十万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