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限粮闹事,技术问题(求首订)(第1/4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最新网址:    南剪子胡同,四合院的房间里。

    周济民正在表白呢,说订婚的话,其实就是顺应苏茹芸催生孩子的话,把正事给办了。

    毕竟两人还不能结婚,他就想到,可以先订婚。

    反正再过段时间,也搬新家了。

    加上订婚,正好喜事成双,双喜临门嘛,取个好意头。

    没成想,丁秋楠直接哭成了累人,眼泪哗啦啦的流,无声电影似的。

    也不知道她干啥这么感动?

    不过,周济民毕竟见过世面,也有过老婆,算是比较有经验了。

    所以,哄哄她,逗她笑,转移一下注意力,这事也就过去了。

    「楠楠,再跟你说件事,前几天我不是在厂里买药嘛,走进去小医院的时候,里面的医生问病人:脚嘛吗?」

    「那病人好像没听懂,医生连续问了几遍,还敲了敲他的腿,病人才突然开口:妈妈!」

    「医生就说了:我是问你的脚麻不麻,叫我妈妈干嘛呢?我没有您这么大的儿子!」

    噗嗤!

    丁秋楠笑了,给了他一记粉拳。

    周济民却没打算这么放过她,接着又道:

    「今天我骑车去上班,经过轧钢厂南门的时候,耍了一下车技,放开手把通过大门。」

    「门卫大爷看到后,大声惊呼了一句:「手掌好!」我当场就高兴地应了一句:同志们辛苦了!」

    哈哈哈!

    笑点极低的丁秋楠瞬间蚌埠不住了,笑得东倒西歪,周济民正好上下其手。

    不一会儿她就软到在她怀里。

    水果似乎又大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功劳还是她每天营养充足的原因。

    十多分钟后,品尝了美味的木瓜水果后,周济民才放过她。

    半小时后两人才一前一后地回到了家里。

    把苏茹芸和丁秋楠送回丁家,周济民就自己回去了。

    丁家却在开会。

    憋了一路的丈母娘拉着丁秋楠,询问起详细情况来。

    等确定是周济民会在入住新家当天,同时办哥个订婚礼的时候,苏茹芸这才放心了。

    旋即又叮嘱了丁秋楠不少事情,特别是闺房的秘密,更是千叮咛万嘱咐。

    生怕丁秋楠闹别扭,恶了姑爷就不好了。

    可她似乎忘记了,她女儿可是医学院学生呀,生理知识,肯定不会不知道。

    老丈人丁如山也知道消息了,丁小川和他妹妹也得知姐姐终于要嫁人了,都不由高兴地跳了起来。

    在丁秋楠没有真正和周济民成为家人之前,丁家的一颗心都着不了地,心慌慌的。

    这会儿总算给了个准信儿,当然高兴了。

    转过天,苏茹芸比之前更加热情了,早早就起床,把丁秋楠也喊起来了。

    给丁如山三父子煮了点粥,便坐上丁秋楠的车后座往周家走去。

    四合院周家,周济民今天起得也很早。

    最近这段时间,他只花十几分钟的时间逛鸽子市。

    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缺粮的信号已经出现了。

    等进入三月份,估计会更加严重。

    甚至,有人可能会把种粮吃掉。

    秦家庄那边还没派人来找他,估计是因为周济民去年把他们的大白梨换成了粮食,所以他们能撑得住。

    但周济民相信,也撑不了多久。

    因为秦家庄、刘家大队等村民,都是有亲戚的。

    他们的亲戚可没有足够的粮食,到时候只能找秦家庄他们这些人借粮。

    当然,周济民相信他们应该能度过这次的难关,至于帮他们?

    呵呵,他去年愿意以5分钱的高价买走他们的大白梨,已经是菩萨在世了,他可不敢再乱发善心。

    而且,秦家庄的亲戚,跟他没关系。

    他愿意帮秦家庄,也是为了打开局面,为了四小只以后考虑。

    随着鸽子市释放出粮食紧缺的信号,周济民每次过来的时候,更加小心谨慎了。

    甚至为了迷惑其他人,他每次进来的服装都是换了又换,基本上不会有重样的。

    当然,补丁衣服是出场最多的。

    与此同时,周济民也有些着急。

    底层空间那边,自从上次古董青花瓷出现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其他的古董,让底层空间吸收能量了。

    而前几天在南剪子胡同的新家,菜窖地下的发现,短时间内,他还不能动。

    所以,底层空间那边,他已经暂停了种植,只维持了部分家禽的养殖。

    空间中央的池塘,泉水已经下沉到中间部分了,不能再肆意挥霍了。

    说实话,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其实多少有点想法的。

    但现实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就算有空间,他也不敢冒风险。

    眼看灾难来临,他明明有能力,却只能当个看客,憋屈。

    和尘同光与时舒卷是一种人生态度,周济民也在践行着这句话。

    且行且看吧。

    「同志,您有粗粮吗?」

    周济民被人拦住了,对方就想换粗粮。

    「我有,但不多,您能拿什么换呢?」

    如今的鸽子市,粗粮也成了紧俏货。

    「我这有粮票。」

    「对不起,粮票我也有,不需要这个。」

    元宵节刚过的时候,供销社就开始粮食限量供应了。

    所以,粮票这东西,用处不大。

    就连百货商店那边,基本上看不到粮食。

    拿着粮票买不到粮食,很绝望的好吧。

    对方满脸失望,但周济民却硬着心肠。

    瞧对方的神色,可不太像是饿了许久的人。

    等了一会儿,对方也没有回复,周济民转身就走。

    想用粮票白嫖?

    怕不是想屁吃呢!

    对方突然开口叫住了他,还稍微压低了声音,道:「我可以用黄金、古董等支付,您觉得可以吗?」

    这可惊着周济民了,但他养气功夫到家,面上嫌弃道:

    「您这些东西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要来干嘛?」

    五十年代,黄金兑换价格很低,交易量更是少得惨不忍睹。

    而且灾难年的来临,城里的遗老遗少可就惨了。

    他们不事生产,就算找到一份工作也很难坚持下来。

    坐吃空山,说的就是他们这群人。

    从前还能声色犬马,现在只能苟延残喘。

    被周济民挤兑了一句,对方却苦笑了一下,接着道:

    「明白,按照市价交易,可以吗?」

    市价是什么价格?

    在五十年代,建国没多久,黄金就被禁止交易了,知道九十年代才开放。

    而银行统一收购黄金等贵重金属,如黄金是每克3元钱,白银是每克4分钱。

    但,这些都是官方渠道。

    对于遗老遗少来说,却是最不能去的渠道。

    他们不敢啊,主要是害怕。

    就算过去十年了,但愿意或者敢去银行卖黄金的遗老遗少,基本上没有。

    他们也只能通过民间渠道卖家产了。

    民间渠道的话,压价可厉害了。

    现在的市场价格,黄金是每克1.2元,价格拦腰折断。

    而且,就这个价格,愿意交易的,没有多少人。

    第一,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毕竟这是违法犯罪的事。

    第二,换来的黄金,除了放着当传家宝,没有其他用途。

    第三,有财力换黄金的人,基本上也缺粮食,换那么多黄金来干嘛呢?

    这个年代,不缺粮食的人,或许就是那些在供销社上班的人了。

    很多人都是有钱,但买不到粮食。

    计划经济时代,一切东西,基本上都是有计划的。

    想要多买?

    对不起,没有!

    可能有人会说,低价收购黄金,然后卖给银行啊。

    赚点倒买倒卖的利润,然后去鸽子市买粮。

    呵呵,真当别人是傻子吗?真当袖章的巡逻队是瞎子聋子吗?

    只要涉及到大量的交易,那就等死吧。

    不然,遗老遗少为什么那么害怕?还不就是怕秋后算账吗?

    毕竟一旦出事,肯定把他们给爆出去。

    但,这一切对周济民来说,都不是问题。

    空间的存在,基本上杜绝了这一切的隐患。

    周济民看着对方,摇摇头,「市价太贵了,如果您愿意的话,每克1元。」

    如果是这个价格,他就当是投资了。

    现在是1元钱每克,等到改开后,最少是十几二十元了。

    当然这只是投资而已,卖不卖还是两说,不卖还可以当做传家宝。

    用粗粮换黄金,这个买卖简直不要太爽。

    沉默一会儿,齐达内开口求道:

    「能不能再加一点?」

    「九毛每克。」

    「不是,您怎么还降价了呢?」

    见对方急了,周济民却突然一笑,转身就走,不带丝毫的拖泥带水。

    给你惯的,好商好量的不好吗?看不清形势吗?到底谁才是大爷?

    反正是对方有求于他,而且他根本不担心对方会不追上来。

    三月份还没到,等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才是最疯狂的时候呢。

    他丝毫不担心,这些遗老遗少,能忍住不求人。

    果然,没等他走出几步路,齐达内就忙追上前,拦住了他,谄媚的表情和讨好的语气:

    「那就每克9毛钱,不过,我需要五百斤粮食,请问您这边能满足吗?」

    五百斤的粮食,嘶,难怪对方要粗粮了。

    要是买细粮的话,那可真的太奢侈了。

    而且粗粮都那么紧张了,细粮就更不要想了。

    「这么多啊。」周济民沉吟了片刻,道:「这样吧,今天晚上十点,我给您一个准信。」

    「谢谢,谢谢,实在太谢谢您了。」

    齐达内开心啊,终于有人愿意卖粮了,可太不容易了。

    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没办法,现在粮食就是救命的,贵也得买。

    而且对方也没有答应下来,但愿意帮忙,他就感激不尽了。

    商定好晚上见面地址之后,周济民也随之离开鸽子市了。

    回到家,苏茹芸和丁秋楠比他晚一点进门。

    做早餐的时候,苏茹芸就跟周济民商量订婚的事。

    后者的想法是,两家人坐下来吃顿饭,他会喊杨厂长过来,做个见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