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沙漠的雪(求订阅)(第4/4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像极了他们在整理内务时的样?
??,一目了然,且赏心悦目。
“好了,今天就先收割这么多吧,明天再过来收割其他的。”周济民笑着说道,看着被收割走的菜,没有丝毫的心疼,反而满满的成就感。
中午,食堂。
万小华跟工友一起来到食堂打饭,看到翠绿翠绿的菜,顿时两眼发光,口舌生津。
卖相如此好看的菜,味道肯定不会差。
“同志,这些菜是从哪来的呀?咋这个季节还能吃上这样的菜呀?”
打菜的炊事员笑着说道:
“周组长的菜园子里摘的,这菜很好吃,今天我们大家都有口福了。”
其他上百亩的公共菜地,有些还没装上玻璃,有些装好了玻璃,可因为肥料不足的问题,还没有菜产出。
最近一段时间,食堂吃的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菜,或者入冬前储藏好的白菜、咸菜等。
今儿这翠绿的菜,可真是难得一见。
所以大家都十分开心。
“真的吗?”
万小华非常惊讶。
要知道她也经常去周济民的石屋那边学习,也看到周济民经常进去菜园子。
可她没有进去看过,以为周济民的菜园子跟其他菜园子没什么区别。
却没想到,里面居然可以种出这么好看的青菜,可真是让她太惊讶了。
后面排队的工人同志已经在催促了,万小华只好赶紧端着饭盒离开。
吃饭的时候,四周的人,都在讨论着今天的菜。
基本上都知道了这菜是从周济民门口的菜园子采摘的,可着实让大家惊喜不已。
同时也很好奇,为什么周济民种菜这么厉害?
尤其是负责其他菜园子的工人,更是心痒痒的,恨不得现在就跑去请教周济民。
之前夏天的时候,也没发现周济民的菜园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想到,一到冬天,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石屋门口,周济民的菜园子门口就挤满了人。
“你们都赶紧回去午休,别挤在这里,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
刚吃过饭,准备午休的周济民,没想到就被门口的这群人给闹得睡不着觉了。
可大家听到他的话,却表示不用午休,就想请教一下,怎么才能像你这样,把菜园子打理得这么好?
“行了行了,都赶紧回去吧,等我跟领导申请之后,再给大家科普一下,如何科学种菜。”
“现在都散了吧,该休息就休息去,不想休息的,就赶紧回厂里搬砖。”
得,一听他这么说,大家顿时一哄而散。
现在去搬砖?
不可能!
请教如何种菜这件事,是为了自己的肚子着想。
但是搬砖嘛,那还是算了吧,天天干活已经够累了。午休时间还要搬砖,这就太过分了。
此事当然也惊动了江圣博等大老们,老冯一听这事,就撇嘴道:
“肯定是瞎搞的,而且不具备推广开来的可能性。”
自从上次跟周济民闹过别扭后,老冯就十分不待见周济民了。
每次有什么提议,只要事关周济民的,能怼就怼。
就算被打脸,也在所不惜。
“老冯,你少说两句吧。”
江圣博苦口婆心地劝说,可老冯依然我行我素,压根儿就听不进去。
很快,周济民过来会议室了,准备就今天菜园子的事,做一个说明,以及提一个方案。
“大家都听说了今天中午食堂的事吧?我没想到我种的菜这么受欢迎,讲真的,受宠若惊啊。”
一句开场白,江圣博他们是微笑点头,甚是满意。
然而老冯却哼了一声,满脸不屑。
周济民没有搭理这个老头,因为这老头纯粹就是头铁脸皮厚,为老不尊。
“中午的时候,还有不少工人跑我菜园子门口参观,我也是不胜其烦,生怕他们冲进菜园子去,把我的菜园子给踏平了。”
“所以,我旧事重提,去年冬天我就提及过的一项提议,科学种菜。”
如何科学种菜,特别是在沙漠这个地方,更是要精益求精才行。
首先是土地,这是最根本的先决条件。
他菜园子里的泥土,可是之前刘阿根等人,从附近几个村子的池塘里,挖来塘底的泥土,用马车运输进来的。
所以,土质肥沃。
其次就是对菜种的培育。
菜园子里的菜种,全都是从空间培育好的优质菜种,天生就比其他同等菜种要强大。
根系也更加发达一些,生长情况更好,这是良性循环。
最后就是肥料的供应问题了。
农家肥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尤其是在沙漠这个地方,想要获得充足的农家肥,那是不可能的事。
钾肥、氨基酸、复合肥等等,这些都只能靠钱来购买,要不然,就是自己制作。
但,太难了。
想要从自然界获取这些肥料,还得实现现代化工业设备才行。
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
比如周济民空间里的循环养殖模式,其实可以照搬过来,放在沙漠这边进行。
只不过,当初他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被前驻地大老江德福等人给否了。
现在旧事重提,方案也做了优化,同时还有周济民的菜园子作为例子。
加上周济民提议,摸着石头过河的话,大胆假设,慢慢实验,应该可以通过吧?
谁知道,他刚提出来,老冯第一个反对了。
“你的菜园子可以从外面的池塘运来充足肥沃的池塘泥土,可别人呢?那是上百亩田地呢,哪来的那么多池塘泥土给你?”
“而且,就算有,运输也是一个大麻烦。”
“此外,循环养殖,也得有充足的肥料,鱼的养料,和动物的饲料,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老冯提出的三个问题,都非常尖锐,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毕竟这里是沙漠,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安泽胜闭目养神,不参合这些科研上面的事。
虽然说他也很赞成周济民的这个提议,但老冯也没有说错,问题如何解决?
太难了!
江圣博等其他大老则是接过方案,翻看着。
周济民撇了一眼老冯,没说话,因为不想搭理对方。
后者被这眼神给刺激到了,拍桌子瞪眼道,“周济民你刚才那么看我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说清楚!”
“老江,你们慢慢看,看完叫我。”
说罢,周济民就学着江圣博的样子,也闭目养神了。
这可把老冯气得够呛,恨不得过来揍周济民一顿。
“老冯,别跟泼妇一样,先看看方案再说吧。”江圣博无奈,拉住了老冯。
哼!
老冯重重地哼了一声,重新坐下来,却没有看周济民的方案。
过了一会儿,江圣博他们也看完了,对老冯刚才提及的三个问题,周济民都在方案里面做了针对性解释和说明。
其实就是先拿二十亩或者三十亩田地作为试验田,养殖几十头羊、猪等家畜。
利用太阳能电板下的草地解决部分家禽饲料问题,剩下的通过刘阿根等人从外面运输进来。
通过这些家畜堆积的肥料,以及小镇三千多人日常的粪便进行沤肥,解决二十亩田地的肥料问题。
同时,挖几个鱼塘养鱼,也能丰富小镇食堂的菜谱。
总之,多方面发展,循环利用。
以试验田为起点,慢慢扩大发展,带动其他菜地的发展。
江圣博觉得很好,忍不住赞了一句,老冯就马上反驳说:
“好什么好?我不赞同!”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