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任务、古董、黄鳝(求订阅)(第3/4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有其他珍惜材料或者古董。

    不只是城里才有古董,其实城外才是古董的天下。

    在战乱年代,抑或是和平年代,国人最喜欢干的一件事,那就是把家里的浮财全埋土里。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要么是害怕自己家的败家子把家产全给败完了,要么是害怕被人给收走。

    建国之前的年代,就不用赘叙了。

    赶在解放后建国前的那段时间,不少人可是经常往城外跑的,而且还是大车小车地拖家带口往城外跑。

    有句话叫狡兔三窟,国人那是把这四个字给出了花样。

    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更是如此。

    就算后来建国了,这些人也没有把城外的浮财给弄出来,除非是像齐达内这样的,真过不下去了,才会去动这些浮财。

    就算是齐达内这样的遗老遗少,其实他们自己还有多少浮财,只有家里的老头子才知道。

    这些老头子掌握了好几处浮财的埋藏地点,外人根本不知道。不到危急时刻,老头子肯定不会告诉自己的后代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有不少一家之主突然猝死或者失踪,导致不少浮财就永远埋在土里了。

    在战乱年代,这点最为突出。

    要知道,明清几百年传承下来的财货,数不胜数是真的。

    有人曾说过,如果把京城的地给翻一遍,或许还能再挖出一个大清好几年的国库收入呢。

    后世,有不少考古学家、拆迁队等等,总是时不时地从土里挖出大量的黄金白银、铜币和古董等,这可不是墓葬陪葬品,而是单纯的埋在土里的钱货而已。

    当然,这些都跟周济民没有关系。

    他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因为对这个时代了解得多了,才明白这个年代,有着更多不为后世知道的信息。

    比如,他刚到鸽子市逛了不到两分钟,就看到有人在地上摆了几件古董,一块破纸片写着歪歪扭扭的字:换五十年份以上的人参。

    五十年份的人参倒是没什么,他空间里有不少百年、五十年份的人参。

    但,这几件古董,却是让空间备受震动的精品玩意儿。

    有句话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周济民目前的状态了。

    之前,他可是经常逛鸽子市的,后来大半个京城的精品古董,全都被他搜刮了,后来就很少再遇到可以让空间震动的古董了。

    黑玉、珍贵的老扳指等玩意儿,这些都可以归类为古董。

    因为周济民发现,单纯的玉,其实是无法为空间提供能量的,而古董可以,那么意味着,这些古董里其实沾染了一些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称之为时间的能量。

    空间拥有不可思议的时间加速、空间泉水、云雾珠子等超凡能力或物品,而这些东西,都是靠‘古董’来提供能量的。

    所以,他得出这个结论,也十分正常。

    搜刮不到可以为空间提供能量的古董了,他又没法去国外搜刮,京城的城外又太大,鸽子市太多,不好闹大动静。

    否则的话,他直接开店不是更好?

    要是他愿意花费时间,经常跑城外鸽子市的话,也不是没有收获。

    但是,太耗费时间了,而且收获未必跟付出成正比。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他怎么可能傻乎乎的干呢?

    “同志您好,这几样古董,都是真的?”

    就算空间已经给他提示了,但周济民还是不动声色地蹲下来,装作不懂的样子询问道。

    摆摊的是一位戴着帽子的男同志,处在阴影下,看不出长什么样。

    “当然是真的,一根五十年份的人参换一个古董,百年人参换俩,童叟无欺,概不还价。”

    “太贵了,谁买得起呀?而且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乌漆嘛黑的,谁看得清楚?”

    周济民都囔一声,倒不是要还价,而是正常的买卖节奏,要是他太过爽快,可能还会吓到对方呢。

    对方一听周济民的话,翻了个眼白,冷哼一声,没有再开口。

    反正这买卖是愿者上钩,他也不是忽悠别人,有眼力见的人,自然可以瞧出这古董不假。

    “我可以上手看一下吗?”

    沉吟片刻,周济民突然开口询问道。

    “请随意!”

    帽子男虽然语气随和,满不在乎的样子,可眼睛却死死盯着周济民。

    地上摆着的古董都是传家宝,错非家里老人生病了,他又怎么可能拿出来卖呢?

    从地上拿起古董,周济民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到空间的吞噬欲望。

    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还从怀里掏出一把老式手电筒,对准了古董仔细端详。

    看到他动作的帽子男,都忍不住微微惊讶了一下。

    在这个年代,手电筒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

    但也不是一般家庭愿意花这个钱的。

    像南锣鼓巷四合院,里面的邻居,很多人起夜的时候,都是摸黑儿去厕所的。

    舍得花钱的人,最多点个油灯,然后提着油灯上厕所。

    所以,没人会喜欢晚上出门,一是走路不方便,二是费钱。

    特别是冬天,大晚上去上厕所,那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绝对不会拖拉。

    “我能再看看这三件吗?”

    看完第一件古董,周济民没有吭声,不做评论也没压价什么的,而是提出观看其他三件古董。

    地上就摆了六件,周济民想看的古董就四件。

    帽子男嗯了一声,就没下文了。

    在周济民观看第三件古董的时候,他身后又来了两人。

    人家也是提着手电筒来的,而且带着澹澹的清香,再一看,还是富贵人家打扮的一对年轻人呢。

    小年轻不睡觉也学别人出门逛鸽子市?

    周济民没有理会这对年轻人,看了一眼后便收回目光,继续端详古董。

    很快,他便看完了四件古董。

    不过他放下最后一件古董的时候,旁边的小年轻已经把他之前看过的两件古董拿在手里了。

    这人想要跟自己抢?

    心里微微一沉,周济民没有急着开口。

    可旁边的小年轻也不说话,就在那边看。

    比拼耐性吗?

    摇摇头,周济民没有继续等候,而是对帽子男道:

    “劳驾,这四件古董,我都要了,是四根五十年份的人参,对吗?”

    后者点头,微微欣喜道:

    “如果您有百年人参的话,两根就可以了。”

    他是有百年人参,但五十年份的不是更好吗?

    “我没带身上,可以劳烦您收起来,我等会儿出去给您拿人参,再回来跟您换,可以吧?”

    对方一听周济民的话,自然连忙点头。

    可是一旁的小年轻顿时不干了,突然开口道:

    “同志,我也看上你这两件古董了,麻烦你帮我包起来,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人参。”

    帽子男闻言,面露难色地看向周济民。

    可后者却摇头冲小年轻道:

    “这位同志,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你这样插队,不礼貌吧?”

    “你是比我先到的,可我到的时候你也没买啊,再说了你现在也没付钱啊,为什么不能卖给我?”

    周济民看了看对方,又看了看帽子男,然后道:

    “那行,这两件让给你,同志,这两件帮我留着,没问题吧?”

    后面一句话是对帽子男说的。

    但周济民不按套路出牌的样子,顿时让年轻人没了主意。

    好在旁边的女子突然冲周济民开口道:

    “这位同志,你这就放弃了?”

    女子的声音柔柔的,很好听。

    然而在周济民看来,这骗人的手段太低劣了,他怎么可能上当呢?

    本来这对小年轻过来的时候,他还没发觉,只是觉得凑巧而已。

    可后来,小年轻突然开口,跟他抢着买古董,在他退让之后,小年轻却没有第一时间完成交易,而是看向帽子男,这本身就不对劲儿。

    “对,我突然不想要了,你们买吧。”周济民直接站起身来,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了。

    他这举动,直接让帽子男三人呆在原地。

    又鸡飞蛋打了吧?

    鸽子市虽然不大,但也不小,可却没有多少人愿意蹲下来看帽子男的古董。

    再说了,本身用人参来换古董,就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了。

    毕竟鸽子市的存在本身就是方便大家兑换一些票据、粮食等,古董这东西,那是吃饱了撑的有钱人,才会想要购买古董。

    一般人,饭都吃不饱,谁愿意花这些冤枉钱?

    眼见周济民走远了,帽子男顾不得那么多了,让小年轻和女子先离开,同时赶忙追上去。

    “同志同志,先等一等,凡事好商量嘛。这样吧,这四件古董我还是给你保留着,你用四根五十年份的人参来换,怎么样?”

    停下脚步的周济民,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没有开口。

    帽子男很是尴尬,讪讪地继续解释,希望周济民可以不计前嫌,继续完成刚才的交易。

    “呵呵,就一个小买卖而已,却差点被你们玩出花样来了,咋不继续演下去呢?说不定还真的有人会上当呢。”

    面对周济民的嘲讽,帽子男讪笑着表示,只是误会而已。

    是不是误会,大家心知肚明,要不是周济民真的想要那四件古董,他也不会跟对方多费口舌。

    “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行,那你等我一会儿,不过等下回来的时候,我可是要重新检查一遍的,如果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一听此话,帽子男

    顿时大喜,连连点头,表示随便检查,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周济民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他不怕对方搞什么小动作,反正有言在先,想让他吃亏?就帽子男他们几人,想都别想!

    不过,城外不比城内,得小心谨慎一些才行。

    离开之后,周济民可没有马上走出鸽子市,而是到另一边闲逛,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好东西。

    还别说,只要用心发现,运气总不会太差。

    一个老伯身前放了一个木桶,里面装的居然是黄鳝,在手电筒的灯光下,金黄色、灰色、花菜色的黄鳝在木桶里呆着,大约有二十多条左右,还沾着不少泥土和草根,很是诱人。

    木桶里的黄鳝,虽然没有动,但周济民伸手去摸的时候,它们却全都跑开了,显得很有活力。

    显然,这是刚从田里抓上来没多久的黄鳝。

    看到这些黄鳝,周济民不自觉地流口水了,这全是野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