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任务、古董、黄鳝(求订阅)(第4/4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黄鳝啊,他能想到的是鳝鱼煲、爆炒黄鳝、红烧、水煮、酱爆鳝鱼丝等等,这些全都是美食啊。
还有国宴当中,最为响当当的响油鳝湖和软兜长鱼,这可都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菜肴。
讲真的,虽说他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电脑的发明者,但还真的没有去过京城饭店,品尝过国宴呢。
倒不是老林这些领导吝啬,而是任务紧张,加上每次谈事的时候,要么是在文津街的衙门,要么是在南剪子胡同。
加上各种原因,导致周济民至今还没去过京城饭店。
当然了,虽然没有去过京城饭店,但他却吃过几道国宴的菜,嗯,就是之前几次在衙门开会时,领导体恤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让国宴大厨做过几次家常菜,就在衙门里面吃的。
其中就有一道软兜长鱼的菜式,令周济民回味无穷。
后来,他也在空间里养了不少黄鳝,但总感觉空间养出来的黄鳝,好吃归好吃,也十分有营养,但跟大厨做的似乎不一样的味道。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厨艺问题,后来他提着空间养出来的黄鳝去找大厨。
然而大厨做出来的软兜长鱼,却跟之前不太一样的味道,这让大厨很是不解,断定是黄鳝的问题。
因此,只要周济民馋黄鳝的时候,总会到鸽子市买点野生黄鳝。
毕竟空间里养出来的黄鳝,他可以经常吃呢。
“同志您好,这黄鳝怎么卖?”
赤脚老伯憨厚一笑,伸出两个手掌,一个五指张开,一个只露了两根手指,周济民疑惑反问,然后才确认是两毛五分一斤的价格。
他沉吟了一下,便让对方帮忙秤一下,他全都要了。
木桶里的黄鳝有不少,大大小小都有,最大的怕不是有七八两一条,小的也有两三两。
这么肥的黄鳝,不全都买回家去起锅烧油,那可真是太浪费了。
“好,这就过称。”赤脚老伯很是开心,咧嘴一笑,便问旁边的人借来杆秤和秤砣,然后开始称量。
称量好之后,赤脚老头便开口,让周济民准备个袋子装黄鳝,他需要称量木桶的重量。
“同志,麻烦您帮我倒在篮子里。”周济民带了一个篮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篮子,刚好可以装黄鳝。
然而赤脚老头看着精致的篮子,却面露迟疑,“同志,您这篮子这么漂亮,就这么倒进去,不合适吧?要不您再换一个?”
习惯节俭的赤脚老头,对周济民这种奢侈行为,多少有些看不惯。
黄鳝多脏啊,黏湖湖的,还沾了草梗泥土等,所以,直接倒进去,肯定会把篮子给弄脏的,多浪费啊?
篮子是周济民在空间里,用竹子编织好的,确实花了点心思,有小动物图桉,看着挺趁手的。
他就是随手从空间里面拿的,现在毕竟是天黑,他也没有想太多。
可这玩意儿,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没想到赤脚老头不仅观察细致,还主动提及这事。
“哦哦,不好意思啊,天黑我没看清楚。”周济民歉意一笑,然后从大篮子里面又掏出一个布袋。
嗯,这是一个有很多补丁的布袋,看着有些老旧,但这是他能拿到的破旧玩意儿了。
赤脚老头,这才笑呵呵地把木桶里面的黄鳝倒进布袋,然后开始称量木桶。
不过,赤脚老伯过完称之后,却因为要减掉木桶的重量,计算的时候,有点慢,然后急的汗都出来了。
周济民没有吱声,不是他不愿意帮忙,而是不能帮忙,要不然他是好心,人家赤脚老伯还以为他想占便宜呢。
好在旁边的人还是很热情地帮忙了,很快便把重量计算出来了,顺便还帮赤脚老伯把价格也算出来了。
二十多条黄鳝,总重量六斤多,才一块五毛钱多一点而已,这买卖太划算了。
对于赤脚老伯来说,这买卖也非常划算。
黄鳝不比猪肉,虽然很补,但一般都是家里有孕妇、生病老人孩子,才会购买,要不然,一般人家庭,可不会购买。
本来,赤脚老伯都做好了今天卖不出去的心理准备,没想到,也就等了半个多小时而已,居然就卖出去了。
看着赤脚老头离开,周济民也提着大篮子,转身走出了鸽子市。
刚才耽搁的时间,相信那个卖古董的帽子男,肯定着急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还是先离开鸽子市做做样子,把古董买回来,才是正道。
十多分钟后,去而复返的周济民,再次来到帽子男的摊位上,帽子男顿时开心地站了起来。
“同志,您可算回来了,您看,您要的四件古董都还在这里,您检查一下吧,保证没有掉包。”
瞅对方一脸猴急的解释,周济民心里冷冷一笑,就算掉包了,他也不怕,只要还在鸽子市,他就不信找不回来。
当然了,对方没有动这个手脚,他也懒得计较,顺顺利利地完成交易,才是他的目的。
没一会儿,再次检查了一遍之后,周济民便将那四件古董收入囊中。
同时,也把四根五十年份的人参拿给了对方。
帽子男看到人参之后,认真看了看,这才欣喜地结束了交易。
从帽子男的摊位离开,周济民心情愉悦地继续闲逛着。
今天来逛鸽子市,实在是太幸运了,收获了黄鳝和古董,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至于空间里放着的粮食,反倒是不急了。
想到这里,他又在鸽子市逛了好几圈,确认没有放过任何他想要的东西。
惊奇的是,他还看到有人居然在卖书,他咨询过,那人表示书本都是孤本或者前朝的野史传记,价值不菲。
泛黄的书本,实在令很多人没有购买的欲望。
周济民是耐着性子,蹲下来看了一会儿,才看上了其中的一本书。
ps:有月票吗?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