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出海(第2/2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近海的海域,基本上都被附近的渔民给干完了,所以他找了一圈,确实也没有找到什么珍馐的海鲜。
也就几条只有一两斤重的大黄鱼,估计是跟鱼群走散的小家伙,他都没有收。
原本他还想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大黄鱼的鱼群。
结果,他在海底都逛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找着。
最后,他只能出来海面,重新找到自己的小舢板,继续往外海开去。
在外海找了一圈,遇到了几条鲨鱼追逐小鱼群的场面,他也没多想,直接就追了上去。
所谓艺高人胆大嘛,就算在海里,他也不怕。
到了这片海域,海底水深少说有几百米左右了。
看向海底的时候,那就是黑不见底的深渊啊。
相当可怕。
不过周济民压根不注意这些,他就顾着抓海鱼了。
金枪鱼是没有遇到,可遇到了不少青蟹、鲍鱼等,这些都是极为不错的海鲜呢。
这些海鲜都很赞,就算自己不吃,当做其他养殖动物的口粮,也是挺好的。
追逐过程中,鱼群没追上,反倒是遇见了一群大黄鱼。
大黄鱼鱼群并不多,只有几百条左右,但大部分都是四五斤左右的重量,还有几条是十几斤的大鱼。
看到这个鱼群,周济民二话不说,靠近开始收了。
进入空间,看着眼前这三百多条大黄鱼,他开心地笑了。
然后把其中五十多条小家伙和两条四五斤的大黄鱼,跟海水一起放到外面去了。
不能一锅端了,得留一些种子。
其实,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附近海域的鱼群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六十年代前后,内地沿海渔民采取“敲罟”的方式,不断敲击绑在船上的竹板,驱赶鱼群进行捕捞。
加上越冬场大围捕,所以大黄鱼鱼群资源几近枯竭。
当然,灭绝性捕捞还是发生在七十年代,从八十年代,大黄鱼就几乎绝迹了。
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加上改开,所以导致大黄鱼的价格一涨再涨。
然后,自从涨上去之后,这个价格基本上就没有跌落下来了。
大黄鱼是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可口,富含蛋白质,是非常优质海鲜食物,最受渔民的喜爱了。
在这个时代,大家可没有什么保护鱼类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想法。
很多人都快吃不饱了,讲什么可持续发展呢?
所以,都是填饱肚子,再谈其他。
把大黄鱼放到空间的海鲜湖泊里,周济民又再次回到海里了。
他刚才看了一眼时间,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他打算到四点就准备回去。
然而,他刚钻出海面,准备去找自己的小舢板,往外面继续开一会儿。
没想到,自己的小舢板,居然被另一艘渔船给带走了。
渔船?
什么时候有渔船了?
隔着几百上千米,周济民也瞧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渔船。
所以只能在水底游过去看看。
等靠近了之后,他在海面露出一个脑袋,侧耳听到了叽里呱啦的外语。
顿时让他惊讶起来,这里不是渤海吗?哪来的外国人?
其实,现在的渤海,还算不上我们的内海。
按照当前世界海岸线的划分标准,领海范围就是三海里,这是参照西方国家的大炮射程来定的。
我们的伟人询问海军军官,我们的大炮能打多远?
十二海里!
于是,十二海里就是这个年代的领海范围。
参照这个范围,渤海还真不是我们的内海。
后世,国际标准的领海范围是两百海里,越等三百七十公里左右的距离。
那个时候,渤海就是我们的内海了。
可,即便如此,也应该没人敢来渤海才对啊。
周济民细思极恐,当即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是继续潜伏在海底。
靠近那艘渔船之后,他才发现,这渔船底部居然有拖网。
他当即就愤怒了。
该死的!
拖网这种灭绝性的捕捞方式,对于海洋生物来说,那就是毁天灭地的打击啊。
在后世,这种拖网捕捞的方式,绝对是禁止出现在近海海域的。
只能去深海区域进行拖网。
而深海,一般都是公海。
即便如此,海洋里的大部分鱼类,也因为过度捕捞,导致了很多鱼类资源,惨遭灭绝性打击。
甚至有好几种鱼类,直接灭绝了。
“千里迢迢跑来我们渤海捞鱼?还玩这样的手段?太特喵的过分了。”
生气之余,周济民想也没有多想,直接就游向拖网那边。
然后直接割断拖网绳子,连同拖网一起,直接全都捞到空间里面了。
接着,他飞速处理好空间多出来的海水,把拖网里的海鱼,全扔湖泊里了。
弄完这些后,他马上离开空间,游到渔船底部,开始登船。
刚才他就听明白了,这些不是小日子,而是南韩人。
所以,他也不手软,全都手起刀落,干完之后,送去空间当肥料了。
至于这艘渔船,他当然是毫不客气地接手了。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