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危机、巨蟒、庇护所(第2/3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而是跟迈克尔等外商一起瓜分。

    为什么?

    迈克尔他们这些人都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只需要从小岛这边以十五块的价格进货,就可以跟金斯利进行抗衡。

    后者如何会答应呢?

    要知道,当初,他可是花了不少代价,拿了不少设备、资金才从周济民这边拿到技术授权的。

    现在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金斯利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呢?

    从南方的来信,就是来自金斯利的控诉信件,称华老板不讲武德!

    “褚厂长,你们做得真不错,继续保持下去!”

    周济民赞了一句,然后询问起第三鞋厂的未来规划。

    这可把褚厂长给问懵了,现在的第三鞋厂还要怎么规划?

    跟着订单走就对了呀,大华公司那边源源不断的订单,哪还用规划什么?

    回过神来,褚厂长突然醒悟过来,对啊,第三鞋厂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周主任,您直接说,我们第三鞋厂全体上下,都会按照您的规划来执行!”

    听到对方理所应当的回答,周济民顿时哭笑不得,同时也很是失望,旋即又觉得这回答是在情理之中。

    这个年代的工厂,大部分都是按计划走,少有跟着市场闻风而动的。

    第三鞋厂这样的情况,已经算是很畸形发展的了。

    只是因为可以带来大量的外汇,这才让第三鞋厂有如此迅勐的发展而已。

    可以说,第三鞋厂是复制了几年前轧钢厂的发展速度呢。

    “褚厂长,那我来说一说我的一点浅见啊。”

    “周主任您等一下,我拿笔记一下。”

    瞅着对方煞有介事的样子,周济民更加无语了。

    他制止了,可对方却表示这不行,必须得记下来。

    同时,褚厂长还让秘书喊来了几个干部,就是要认真听取意见。

    因为周济民实在太厉害了,红星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第三鞋厂目前的情况,大部分功劳都是周济民的。

    眼前十几人,全都拿着纸和笔,跟小学生一样端坐着,认真听课做笔记的样子,实在是让周济民很是无语。

    “我们不可否认,第三鞋厂目前的情况是飞龙在天,形势一片大好”

    一开始,周济民便称赞肯定了褚厂长他们这些人的功劳。

    尽管荧光儿童鞋是他发明的,可也不能因此否定了褚厂长这些人的功劳啊。

    旋即,他话锋一转,道出了眼下第三鞋厂遇到的危机。

    荧光儿童鞋的技术已经卖给了金斯利,这一点,褚厂长他们都是非常清楚的。

    只是,他们不如大华公司了解外面的情形。

    周济民把迈克尔一方和金斯利一方的情况简述了一下,并且说明了后者目前要投诉的地方。

    作为放出签合同的人,周济民这个华老板肯定要稳住金斯利的。

    因此,后续第三鞋厂卖给迈克尔他们的订单可能会没有了,又或者是给予金斯利其他的补偿。

    毕竟,做人还是要有契约精神好一点。

    当然,以上的解决方案,只是最坏的打算。

    他自己是还有其他解决办法的,能不能行得通,还要跟金斯利洽谈过后才行。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第三鞋厂的危机问题。

    整个第三鞋厂总共三千多号工人,如果没有了大华公司那边的订单,这些工人恐怕大部分都要被辞退。

    可,辞退这个决定,那是万万行不通的。

    不辞退的话,第三鞋厂又无力养着这些工人。

    如此一来,那就只有咬牙坚持,想办法拿到订单,维持第三鞋厂的运营。

    褚厂长他们这些管理层听到这里,神色焦急起来。

    身为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怎么可能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然而,他们并没有决定权。

    所以只能干着急。

    “大家也不用着急,我这次过来呢,就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一共两点,只要大家能做到这两点,那么接下来,度过这个难关,甚至还有可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呢。”

    第一点,就是继续做鞋子,但不再局限于儿童鞋,而是运动鞋、老人鞋等等。

    第二点,做衣服。

    衣服这东西,都是生活必需品,不管国内外,那都是少不了的呀。

    关于做衣服这一块,周济民的想法是走两条路,中高端的路线。

    以前我们做丝绸,都能赚取外国人大量的白银,不可能现在赚不了。

    不做低端,那是因为不好做,而且利润太低,上面的领导肯定不会支持。

    现如今是一九六四年,内地还在寻求突破,不让那些人封锁内地的经济发展。

    毕竟,现在只有我们去购买人家外国的飞机、生产线设备等昂贵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技术附加值很高的玩意儿,换句话说,贸易逆差很大,我们一直在赔钱。

    大部分赚来的外汇都用来购买技术了,并且买的还是落后技术和设备,这怎么能行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周济民这才敢让第三鞋厂玩这么大。

    当然了,也是因为第三鞋厂赚到钱了,上面的领导高兴,底层的工人也开心,皆大欢喜的局面,自然没人会闹腾或者说什么。

    这不,遇到问题了,还是得华老板出马才行。

    “褚厂长,这些都是我设计出来的鞋子和衣服,如何用料,如何制作会更加节省材料、人力物力,里面都有十分详细的介绍。”

    周济民拿出了一本计划书,里面还包含了技术资料等。

    这些都是他在收到金斯利的信件后,连夜在空间里,花时间找资料,整理出来的计划书。

    现如今的外国,经济发展很快,比如欧美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勐。

    所以,搞点高端的玩意儿,周济民就不信,那些老外会不喜欢?

    褚厂长等人顿时如获至宝,连忙拜读起来。

    “我只给你们十天的时间,五天内我要拿到合格的样品,第十天的时候,我要带走每件样品大概五百的数量,褚厂长能做到吗?”

    “周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就算任务再难,褚厂长也会想办法,第一时间完成任务再说。

    毕竟周济民都规定了时间,那肯定是外面那边的压力甚大,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紧急了。

    只要可以保住订单,让第三鞋厂活下来,褚厂长觉得,动员工人卖力干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从第三鞋厂离开,周济民扭头就去了红星公司。

    他突然发现,其实他所谓的休假一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

    就算他躲在家里,依然还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来。

    怎么也躲不掉!

    既然这样,那就该干嘛干嘛去吧。

    相比在空间里磨磨蹭蹭,至今还没搞出航空发动机,还不如出去走走逛逛,散散心。

    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呢。

    反正他在哪里都能进行研发,不会耽误了进度。

    若是能在一九六六年之前把航空发动机搞出来,那么他的影响力将会更吊。

    影响力上来了,未来就不怕那些鬼魅魍魉。

    尽管起风之后,无论多牛逼的人,都会变得无比低调。

    然而,周济民几乎是金身,又有免死金牌,还是土生土长的科研工作者,几乎可以说是诛邪退避百事无忌啊。

    当然了,未来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他能做的自然是强大自己。

    他离开之后,第三鞋厂已经召集了全厂最厉害的技术工人、干部等等,总共一百多人,分工合作,一起来搞掂周济民提的要求。

    运动鞋这一块就不用说了,除了要求美观好看和质量之外,还要讲求舒适性,真的是强人所难嘛。

    不过,褚厂长说了,第三鞋厂能不能度过眼前的危机,就要看能不能造出计划书里的这些产品了。

    衣服这一块,更是让褚厂长等人十分为难。

    因为大家看完计划书之后,都是直摇头,表示里面的衣服难度系数太大了。

    衣服选材从一般档次的纯棉、木棉、棉麻、苎麻等,再到天丝、长绒棉、柞蚕丝等,然后是高端的羊毛、牛皮、羊皮、狐狸皮、桑蚕丝等。

    计划书里提及的这些选材,第三鞋厂就只知道纯棉、木棉等这些,而且这些材料也都是十分昂贵的。

    至于羊毛之类的材料,虽然听说过,但几乎很少用到嘛。

    当下最流行的军大衣,其基本材质为涤棉材质,因为涤棉不仅面料结实,并且洗涤时颜色不褪色,适合各式各样的恶劣环境。

    然而,第三鞋厂玩的是鞋子,基本上很少接触到这些,所以只是知道个大概而已。

    市面上自然是还有计划书里面提及的羊绒毛之类的顶级衣服材料,可大家都不知道去哪里买呀。

    于是,褚厂长连忙向全厂进行广播,这才召集来了十多人做衣服最厉害的工人。

    “厂长,我知道去哪里可以买到羊绒毛、羊毛等材料”

    有人举手了,褚厂长大喜,连忙追问。

    这下,大家才明白在京郊附近居然还有这么多工厂呢。

    其实,隔壁的国营二棉厂,很多高端材料都是从北方的内蒙、西北等地进货进行生产的。

    尽管现在是计划时代,可大家还是得穿衣服的呀,内蒙那边虽然人少,可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养殖规模也一直在扩大。

    羊毛等动物皮毛的产量一直在增大呢,所以第三鞋厂去采购一些原材料,问题不是很大。

    “那好,马上派人抓紧时间去收购这些材料,同时我需要一批这样的衣服工人进行制作衣服”

    褚厂长开始下命令,时间紧任务急,他也是没有办法。

    好在,这个时代的妇女,几乎都是制衣高手。

    一般来说,只要是家里有缝纫机的,家中的妇女肯定是制衣高手。

    就算家里没有缝纫机的,也都会去学习,毕竟成衣价格还是蛮贵的,大家都舍不得花这个钱,更愿意去扯点布回家自己做衣服。

    当然了,第三鞋厂要搞的衣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家常衣服,而是制式衣服。

    这玩意儿不仅衣服面料十分有讲究,连款式、缝纫手法等都十分复杂。

    不少自认为做衣服很厉害的缝纫高手,看到计划书里面的复杂手法和衣服款式,顿时面色沉了下来。

    “厂长,这么复杂的图形,怎么做出来呀?”

    一个妇女工人指着上面的花桉图形,大声询问道。

    她手里拿着的这件衣服,是一件改良过的女式裙子。

    尽管花桉图形有些复杂,但其实妇女本身还是很喜欢这件衣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