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明修栈道(第2/2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科大学。
毕竟,不能太偏科呀。
可如果真的只建设文科大学,顾海山他们却担忧没学生愿意选择。
所以才折中,再建两所综合性大学,到时候在报考分数上面,选择理科的同学,分数要求更高,选择文科的同学,分数要求相应低一些。
周济民看完这几份申请书之后,放下来,看向顾海山道:
「我们新城,现在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建设这三所大学么?」
如果是咨询周济民科研工作者的事儿,他当然能回答出来。
但关于教育方面,他还真没有做过统计。
主要是现在很多加入新城的人,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大部分已经改由顾海山他们这些人来审批了。
徐磊、曾庆丰和陆云等人,偶尔也会出出意见,但他们很忙,大部分时间都是顾海山他们在处理。
「熊猫同志,我们已经做过调查了,确实有足够的教师,而且还远远超过」
顾海山闻言,自信一笑,继续道:
「甚至,我们也从身份资料库里面进行统计发现,初中毕业或者以上学历的人就已经占据了我们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对于这个电脑系统的强大,顾海山是非常震惊和喜欢的。
同时,伴随着在绿洲新城工作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喜欢现在的工作。
并且他也学会了与周济民打交道的方式,那就是讲事实,摆数据,陈述观点,总结。
其他废话,不要说。
周济民思考了一下,便道:
「我知道了,这样吧,你让我思考一周,一周后,我再答复你。」
「好的,熊猫同志,那我先离开了。」
顾海山离开了,周济民却开始进行资料搜集。
发现不到半年的时间,绿洲新城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八十万了,增长速度十分迅勐。
至于刚才顾海山提及的学历所占人口比例问题,许多年也发现了这一点。
其他且不说,光是从海外进入绿洲新城的这些人,除去孩子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甚至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
既然这样,那么便批准吧,不过,相关的准备和上面的批文,一样也不能少。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