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成立革委办干校(第1/1页)清与浊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卫文.革从达县造成派飞扬跋扈、作威作福地做法中受到启发,迅速借鉴他们的手段,把D县县城闹得鸡犬不宁。两派斗争激烈,武斗不断升级,致使城中机关干部、职工和老百姓长时间跑到外面躲避灾难,弄得有家不能归、人心惶惶。
毛.主席适时发出“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的最新最高指示。
卫文.革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嗅到气味。为实现野心,曾经阴悄悄的外出,实际是出去搞串联,和大城市的革命造.反派相互交流革命经验,取得了所谓的革命真经,回来之后,立即付诸行动,发誓再次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向高.潮,向纵深发展。学习毛.主.席办学习班的最新最高指示后,脑筋急剧转动,领会精神实质、吸取精髓,一下子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之理,运用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迅速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是进行斗私批修;二是借这个机会,把那些所谓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一贯散布反.革命言论的牛鬼蛇神、封建卫道士们——海货客、刘念恩、黄道栌、陈思裕之流,干脆彻底定性为现行反.革命,押送学习班,强迫学习、劳动改造,以观后效。其实质就是变相地把那些观点不同、持不同意见或者能够给自己垫背,做阶梯往上爬的人,揭发出所谓的问题,软禁起来,达到长期关押的目的。
卫文.革安排卫东彪带领郝要武一伙楞头青管理学习班,给那些进入学习班的人员讲述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理论,认清赤色造.反兵团才是D县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
向应关瘫痪之后,省军区任命齐家栋为D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齐家栋到任,按照从上到下“党指挥枪”的规定,起用武装部长,对各区和人民公社负责,行使行政权力,把被造.反派夺权整成瘫痪的县委、县政府和各级行政政权恢复起来,迅速开展工作。
九月二十五日,经省革.委批准,D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按照“革命领导干部、可以改造好的当权派、革命群众”三.结合的原则,由三十三人组成,其中选出常委十三人。
齐家栋选为革命.委员会主任,原县委、县政府可以改造好的几个副职被结合进县革.委担任副主任,卫文.革是响当当的革命造.反派,代表革命群众,理所当然进入D县革命.委员会,当上副主任。
随后组建中国共.产.党D县核心领导小组,齐家栋担任组长,逐渐恢复党的领导权。
党的九中全会胜利召开,文.革进入高.潮,处处修语录塔,个个跳忠字舞,人人读红宝书,天天早请示,日日晚汇报,就连走路都有人拦住,非得背诵毛.主.席语录不可,背不到就不准走,当场有人教,必须学会并且能够背诵一条语录才放行。那时节,全国上下置身于忠的海洋、红的世界里,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全国各地,从省、市到公社,各级都实行革命的大联合和三.结合,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D县新的县革.委领导班子紧跟形势,迈开步伐奋勇前进,经过不懈努力,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县一百二十七个县属单位、一个镇、七十一个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单由群众组织推荐的生产班子。融入祖国山河一片红之中!
县生产指挥部接受县革.委领导,负责指导生产,在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前提下,研究发展生产,号召全县工人、农民搞好增产节约。
年底,县革.委召开全县知青工作会议,研究落实毛.主.席指示,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形成决定,下发《关于组织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意见》,要求凡是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年的高、初中毕业生,农村青年一律返回农村,城市青年一律到农村插队落户;迅速掀起上山下乡的高.潮。同时决定在红池坝创办“五?七”干校。
知青办公室加大力度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各个中学接到文件,迅速动员高、初中六六、六七、六八级学生离校,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
刘耀祖、阚德远这时也不能享受优待,只能和同学们一道离校,准备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在县知青办公室动员下,积极带头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提出响亮口号:“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全县很快形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
阚德远首批到农村插队落户,回忆起过去带领红.卫兵到处开展革命斗争,大造资产阶级的反,搞了一些过急行为,但与卫文.革*纵的赤色造.反兵团所作所为相比,却是望尘莫及,只能算小巫见大巫!到头来,仍然不能占领上层建筑!结果,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声令下,就变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新型农民,实在心有不甘,但却莫可奈何;慢慢心灰意冷,大有看破红尘之意,不再热衷于闹革命。
刘耀祖也在首批上山下乡知青之列,分配到黄草公社青山大队插队落户,仍旧怀着远大志向,决心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扎扎实实锻炼,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把一切献给党!
县级机关二百多名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干部,被分别送到“五?七”干校和茶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
刘念恩、海货客、黄道栌、陈思裕、桑寄生、官兴涵等人首批被押送学习班,不时揪出现行反.革命,或者抓住有现行反.革命言行的人,总之不是有这样毛病,就是有那样问题的人,源源不断送到学习班,渐渐形成人满为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