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知青斗殴打死人(第1/1页)清与浊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就在这时,只听见街上闹嚷嚷的,好多人都往街道中段跑去,有人边跑边惊惶失措、声嘶力竭叫喊:“不好了,重庆知青打死人哪!走啊,大家快去看呐!”
卫东彪闻听这话,自然是要去看的,当即毫不犹豫迅速转身,带着郝要武、小狗子和马蔺子兄弟,快步朝街上人声鼎沸的出事地点跑去。
五人跑拢,街道两边已经站了许多人,一起看往街道正中,一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硬挺挺的横躺地上。
“到底出了什么事?”小狗子钻进人堆里询问。
一个中年人指着躺在地上的青年,向他们描述他亲眼目睹刚才发生的惊险一幕及前后经过:睡在地上的这个年青人叫闵才孝,他是被重庆知青打死的,他家住旁边的牧牛大队。
先前,重庆知青扶着满嘴流血的煤炭走到这儿。
闵才孝上街称盐,正巧看见重庆知青,他走上前去,拉住那个叫乐康的知青衣袖说:“那天,就是你用线拴钓鱼钩,在鱼钩上穿了包谷籽,甩到我家鸡群里,一只正在下蛋的大黑母鸡啄住包谷籽,你赶紧扯麻绳,一下子把鸡钩住,正在这个时候,被我发现,你迅速把麻绳收拢,将鸡捉住塞进挎包,我撵了好远没有撵上,你偷我家的鸡,样子我记死了,化成灰都认得到。我妈为丢失攒油盐钱的母鸡害了一场大病,至今还没有好彻底,你得还我家大黑母鸡。”
乐康不肯承认偷了人家的大黑母鸡,反而说:“你娃不要女人生儿——血口喷人、诬陷好人,诬蔑知青要犯法!给你明说,我们重庆崽儿是不好惹的!”
闵才孝才不听他的,态度坚决地一口咬定:“就是你偷吃了我家大黑母鸡,今天找到你,非要你还不可!”
旁边一个青年娃娃助威:“你们这帮重庆知青,自从到这儿来插队落户之后,简直是癞子打伞——无天无法(发),到处祸害群众,偷吃了人家的鸡还不认帐,硬是没得王法了!”
乐康双手叉腰,自以为有理,气势汹汹地反问:“捉奸捉双,扣贼捉脏,既然你说我偷了你家大黑母鸡,为何当时不把我捉到?这会儿来喊黑,哪个怕你!我一样可以说你偷了我喂的鸡呢!”
“就因为当时你跑得快,才没有捉到,今天认出你来,休想逃脱!”闵才孝理直气壮。
乐康无言以对,只得装出受屈而感到气愤之极的样子,挥舞拳头打向闵才孝。
对方人多势众,闵才孝抓住乐康高声叫喊:“大家看到,这个重庆知青偷吃我家正下蛋的大黑母鸡,不认帐不说,还要打我,帮忙评一下理,天道何在?”
街上有几个年青崽崽,喜欢凑热闹,听见喊声,蜂拥拢来,将十来个重庆知青团团围住,不断助阵:“重庆崽儿,只要你们敢打人,我们就要帮他的忙,非揍死你们这些龟孙子不可!”
煤炭负伤,本身就在气头上,原本要上诊所,所以开始并不想理闵才孝。后来见到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眼看知青理屈招架不住,如果今天认栽,今后还怎么在这儿耍横,顿时生气,吹胡子瞪眼睛,穷凶极恶地挥拳打向闵才孝,口中缺少了两颗门牙,说话虽不关风,仍恶狠狠地骂道:“老子正没有地方出气,你这个龟儿子不识时务,皮子作痒,欠捶!老子把你打了,看哪个起得到好大一个冲天楼!敢出面交涉?你们这个青草街上没有几个好种!若有不怕死的尽管上,老子正想找一个不要钱的地方去吃钵钵饭(吃钵钵饭:方言,劳改的意思,因为在当地看守所劳改的犯人都是用瓦钵钵吃饭)!”
一句话激怒了青草街道的年青人,纷纷摩拳擦掌围拢来参战,几十个气愤不平的青年,抡起拳头向这帮重庆知青打来。
远处本地的青年人,听说重庆知青如此欺辱人,不断跑过来助威,越涌越多,加入混战行列。
猛虎架不住群儿狼,重庆知青很快处于劣势。
煤炭眼看知青要吃大亏,情急之下,看见身后有条矮长板凳,顺手拿起快速飞舞,迫使围拢来的青年避让,很快打出一块空地,让他们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
闵才孝紧紧扭住乐康,坚决不放他溜掉。
“煤炭救我!”情急之中,乐康高声大叫。
煤炭舞着板凳一路打过来,见闵才孝扭住乐康不放,便挥起板凳,直接杵向闵才孝抓人的手。
乐康趁机扭动身躯,想要甩脱闵才孝抓住自己的手。
闵才孝一直紧紧抓住乐康,死死不肯松手。
乐康想跑就是没有办法跑得脱。
煤炭见状大怒,甩起一板凳打在闵才孝的后脑上,只听“哐”的一声,板凳好似打烂坛子一样作响。
闵才孝顿时松开抓住乐康的双手,摇晃身躯慢慢瘫软在地上,最后长伸伸地睡上。
帮忙打群架的青年,看见闵才孝被打翻,长伸伸睡在地上,都不敢再奋勇向前往拢靠,各自退到圈子边,远远围观,仍不放重庆知青走开。
乐康当时只顾逃跑,没有看见煤炭用板凳打闵才孝,只觉得没有被死死拉住了,便迅速跑开,跑出几步之后,转身看见闵才孝躺在地上,一点儿也不动弹,感觉到不对头,好像惹出了大理,便转身快步走到闵才孝身边,弯腰用手指探他的鼻息。不探不清楚,这一探过之后,什么都明白了,拿出江湖义气双手抱拳,对着所有重庆知青说:“哥们儿,谢谢大家为我撑腰、助拳,现在已经把这娃打死,不管是哪个兄弟伙下手重了,事情由我引起,我不得推卸责任,自然由我扛起!兄弟们,永别了!我自己到青草公社去投案自首。”说完,真有一点英雄就义、慷慨赴死的姿态,昂首阔步,雄纠纠、气昂昂地向青草公社走去。
既然打死了人,又有人愿意投案自首,围堵的本地青年便闪开一条路,放他过去。
重庆知青趁机跟随,一窝蜂地簇拥着乐康走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