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五)(第1/1页)庶门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正月初六辰时初,天已明,皇宫里依旧只有兵甲穿梭身影,不见太监和宫女,也不见朝臣来回走动。峰翠宫里大臣也焦急等待着消息。

    正辰时,雅前殿那边终于有了消息。御林军左统领张麟护送着一名小太监到峰翠宫来传旨,召见左相蓝和及礼部尚书黄程,这令文臣和武将很惊讶,因为这次传召是以皇帝谕令方式,但是哪个皇帝他们就不得而知。

    谁也不知道现如今到底是否定下继位人选问题。没人相信现叛乱已经平息,因为峰翠宫外四下游走并非御林军,而是昨夜杀进皇宫叛军,到现也未退。

    御林军左统领张麟是蓝和儿子蓝景老部下,因而两人有些交情,蓝和领完旨令,凑上前低声问道:“可是皇上传召?”

    “正是。”张麟回了一声。

    蓝和还想问清楚一些,但见张麟脸上复杂神情,他不再相问,现问什么已经无济于事。要知道什么事情去雅前殿一趟自然就会知晓。

    “麻烦张左统领和这位公公引路。”

    蓝和与黄程出了峰翠宫,宫门并未关上,而是来了一群兵甲,将正殿里包围起来。大臣们很紧张,又不清楚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此时他们也只能小声议论,纷纷猜测现皇宫到底谁是主事人,有认为是刘愈,多人认为是花集安。相比于刘愈,这些文臣和武将对花集安加忌惮一些,毕竟刘愈是定国侯府官家公子出身。又朝堂上做过官独揽过大权。至少不会太为难一些与此事无关大臣。如果是花集安掌权。那这些文臣和武将就比较危险,一次大清洗是免不了,别说革职丢官,能保住命就是好。

    峰翠宫里议论声未停,御林军左统领张麟去而复返,张麟这次带来并不是传旨公公,而是他本人亲自带着皇帝诏书前来,峰翠宫也彻底安静下来。只见张麟进门。至玉阶之上,宣读诏书:“今日午朝,百官恭迎。”

    百官们面面相觑,正月初六并非是午朝之日,而今天举行午朝,那意义也非同一般,应该是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只等宣布了。这次皇帝并非是从峰翠宫侧殿上玉阶,而是要从正门进,通常这是举行大型仪式时才会有。还需要百官恭迎,这莫非是要恭迎皇登基?

    官员们带着复杂情感走出峰翠宫大门。各自凑成簇立丹墀上等候,其实也是眺望雅前殿方向,但除了不时走过军士兵,什么都看不到。而此时太阳已经升到东南半空,这已经是日上三竿,到午朝时间了。

    峰翠宫文臣和武将中,现被搭讪多是户部尚书李延年,他虽然只是一个文臣,但他女儿却是刘愈“外宅”,这高层官员当中已经不算秘密。如果这次走来是穿着龙袍刘愈,那转眼李延年就将是国丈,这时候大臣们不上前问问话,顺带巴结一下联络一下感情回头可就没机会了。

    但等到正主到来,文臣和武将们还是有些失望了,穿戴衮冕上朝来了,他们还挺熟,不是他们所预想刘愈或者是花集安,而是上次午朝时龙椅上坐着那位,苏彦。

    百官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赶紧下跪迎接,其实他们心中还是稍微庆幸一些,至少说明皇帝没变,那就算是武将当国,文臣一次大清洗也可以避免。只是当他们试着苏彦身边或者是身后寻找刘愈和花集安身影,却一直没有找到,苏彦身边是一身皇后华服挺着大肚子皇后孙小鱼,而苏彦身后负责护送是云金将军齐方,身后侍从不少,但都不是御林军,而是叛军。官员们随从中寻找到太监首领吴公公,全部所有中他情绪失控,不断那用袖子抹着眼泪。

    除了这些人,不见左右两相以及礼部尚书,也不见四公主苏碧,一些官员恭迎上前想给苏彦行礼,却被齐方走出来用佩剑隔开。官员们马上会意现苏彦多也只是傀儡皇帝了,他们很识趣地让开,然后苏彦带领随从一行走进了峰翠宫,文臣和武将紧随其后。

    此时峰翠宫里,依旧四下是叛军带着火枪士兵,苏彦并不见怪,独步走上玉阶前,每走一步似乎都很沉重,等到了龙椅前,他用手摸了扶手一下,转过身面对朝臣。文臣和武将正要等他坐行礼叩拜,苏彦却没有坐,而是立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原本朝礼上应该陪坐苏彦身边孙小鱼,是连玉阶都没有登上。

    苏彦看着下面文臣武将,而文臣和武将同样抬头好奇打量着苏彦,君臣之间少有这么公然对视,苏彦也好像失去了往日帝王威严,立那里整个人有些颓废。终于,短暂沉默之后,苏彦缓缓开了口,语气也很平稳,甚至有些丧气。

    “诸位爱卿……其实朕……当国以来,平平无为,没做什么大事,如果不是有长业王……武义侯旁辅佐,朕可能早就被人赶下皇位,继续沿街讨饭去了……”

    “啊?”

    下面文臣和武将一片哗然,苏彦虽然可能已经被叛军将领所要挟,但怎么说皇帝还是皇帝,社稷也保全了,而苏彦口气就好像要自暴自弃一样。

    一名老臣走上前,悲泣着问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哦。”苏彦很没仪态地用手抹了抹鼻子擦了下鼻涕,有些凄然道,“本来朕要宣布,不过还有些人没来,此时宣布尚早。”

    苏彦说到这,下面官员就不得不表态了,赶紧跪地上一起唉声叹气,有些人甚至都流下眼泪那哭诉,好像是为皇帝哭丧一样。

    苏彦道:“哭什么,等等吧!”

    说完苏彦一懊恼,还真坐龙椅上去了。

    一些大臣本来还想嚎啕大哭,国之将亡怎么也要表现一下他们气节,但皇帝都没怎样,他们哭起来也没个劲,纷纷收住了哭势等候。

    不多久,一些大臣穿着朝服进来,这些也都不是旁人,是一些无关紧要衙门,又或者是昨日没入朝奏报官员。这些大臣是被叛军士兵“押送”过来,跟原本就峰翠宫里等了一夜大臣凑一起,也正好是百官午朝规格,甚至还要大一些。

    这往往就不是午朝,而是大朝会了。

    到底是刘文严叛乱还是花集安,刘文严和花集安到底要做什么,这些都是摆文臣武将心中巨大疑问,现皇帝都好端端回到了峰翠宫,但偏偏叛乱主要人物没有登场。

    就人们疑心越来越重时候,又有几个人前后脚进来,右相韩升和左相蓝和,陪同是苏碧夫妇,此时苏碧虽然也是一身朝服,但走起路有些不稳,而她表情有些冷酷,就好像平日里朝堂上要发作骂人时一样。

    人们始终还是没见这次叛乱主人公,也就是叛军包括刘愈和花集安内其他主要将领,也没见其他原本长安城卫戍部队将领,包括南长安大营统领董书御林军总统领瞿竹,如果不出意外,这两人可能是已经“战死”了。

    巳时中,正是午朝开始时间,后一批官员进来,这批人也正是武将。这些人都是身着铠甲,却没有带兵器,以花集安和霍病为首,还有张无诸等人,其实这批人都是叛军将领。苏彦见到叛军进来,本想站起身相迎,但好像有些不甘,转而将头对着别处,当没看见。这些人进来也没对皇帝行礼,文臣武将中有认得花集安马上互相转告,人们这才知道来正主了,但细看了一下花集安举动,他只是站武将一边,并未有什么过激举动。

    随着叛军武将到来,峰翠宫内依旧没有什么举动,所有人好像还等什么出现。

    人们这才惊悟,是刘文严。一切猜测即将水落石出了。

    救灾人们有所疑惑之时,外面突然响起军旅行军时所用号角,所有文臣武将看向门口方向,他们一眼便将刘文严从人堆里找出来。每个人都心说一句:来了。但再仔细看,他们内心惊惶甚,因为刘愈也并非走前,而是跟一身戎装女军主帅徐轩筑一起,护送着一名身着衮衣,却没有呆冠冕,只是用发髻将头发盘头顶上一名少女走进峰翠宫。

    再看少女身上衮衣,完全是帝王制式,左日右月万象撰文,以五爪金龙为纹章。

    一时间朝堂之上,同时出现两个帝王。令百官惊讶是,眼前少女他们没一个认得。

    少女之后,除了一身王侯服刘愈和一身戎装徐轩筑,还有御林军总统领瞿竹及以曲宁为首女官,少女拖着长长裙摆衮衣走到正殿玉阶之下,与正面相对苏彦一个对视,苏彦没有下来迎接,也没有动。只是目视少女走上玉阶,立于龙椅之前。等她站定,才将自己右手轻轻放随她一起登上玉阶刘愈左手之上,稍稍侧起头望了刘愈一眼。

    苏彦乖乖让向一边,等于是让出了皇帝宝座。

    峰翠宫里人这才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朝会,而是一次禅让大典前奏。而身着龙袍少女也不是别人,正是先皇之女,刘愈妻子十四公主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