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行路难(上)(第1/1页)庶门

    人手准备差不多,剩下是交待家事,刘愈要量安抚好韩家姐妹情绪。

    外出公干带家眷已是皇帝恩典,带了妻再带妾,那就不是去公干而是全家外出旅游。这年头交通不便,没人愿意颠簸几千里路旅游。

    临别前刘愈重要“差事”是要专门拿出两晚时间慰两个小娇妻。

    五月初八天还没亮,瞿竹和胡轩就已带着包袱到殿前将军府门前等候,苏彦和刘五昨晚就睡府内,此时与刘愈夫妇和吕楚儿等五十侍卫出来,一同骑马去往东城外校场。

    家里护卫,还是由蔡迎奴负责。

    到城门口,天色蒙蒙亮,正巧遇上苏碧和柴锦带着几十个家仆出城。苏碧骑马上靠近一些,脸上挂着稍有敌意笑容打招呼。她收拢苏彦及刘愈夫妇心很强,但没想到这次皇帝却派他们与苏哲同行。

    “祝信竹君此行马到功成。”城门打开,刘愈作出请手势后抱拳说道。

    “谢刘将军吉言。”苏碧瞥了刘愈一眼,语气不善,先行出城而去。

    等苏碧一行走远了,刘愈才招呼众人出城。徐轩筑问道:“夫君,四公主对我们是否有所误会?”

    刘愈无奈笑笑,道:“这年头有些误会算什么?早点出发,别让楚王等急了。”

    以他对苏哲了解,那强迫症患者估计早就到了。

    当一行人进入校场,楚王苏哲已里面等了一个多时辰,刘愈算了算他应是子时末就从家里出来。说是五月初八出发一点都不带差。

    与苏哲同行除了他点五十亲随。另有一年轻人。介绍才识。是科探花任户部员外郎明瑾,官阶不高从六品,但能与苏哲结交前途无量。

    其人言语间还是颇为客气,尤其对昱王苏彦和有军职身刘愈夫妇。

    齐方正校场点兵,当齐方走过来,身后还跟着多日未见张无诸,张无诸是负责护送副官。老友相见自然要寒暄几句。

    齐方现为都尉,手下有一千多兵。这次护送楚王和昱王随行只需一百人,都是从他部属中精挑细选,个个英武挺拔。

    刘愈一行并非后到来,户部司判魏汝跟户部左侍郎刘亭比他们还晚到一刻。一行人终于聚齐。

    没有任何送别仪式,轻装简行,只带一辆马车,由刘五驱驾,每个人干粮和日用品都是驮马背上。一路不停歇往正东方潼关而去。

    胡轩和苏彦都是骑不惯马人,路上叫苦不迭,身为文官明瑾、魏汝和刘亭也好不到哪去。刘愈反而显得加适应。

    关中地势平坦,前两天路还好走。一日早晚两餐路上不停,夜宿驿站。

    还未到潼关,天便下起雨,每个人都穿上蓑衣戴上斗笠。

    出潼关后连阴雨几日未停。

    潼关之外刚遇兵灾,官道萧索,加上连阴雨导致官道泥泞,很容易耽搁进驿站时间。夜雨又不适合露宿,只能就近进城歇宿。

    户部司判魏汝对地形熟悉,当起向导。有调动地方守备营兵符,再晚叫门城门也会打开。

    五月十六,出潼关后第六天,一行已进入淮北地界,雨越下越大路也愈发难走。

    这一日午时时分到了淮北省汤吴县境内,前路突然被堵塞,很多客商被阻官道道路上,一问才知前面发生了山崩挡住了官道。

    刘愈叫过魏汝问道:“魏司判,可有别路转行?”

    “陆路往淮北,只有这一条官道,水道倒是可以取道定水,但大雨必会令定水水势猛涨,没有船敢冒洪水过河。”

    本来刘愈以为无法按时抵达,魏汝又道:“不过有条山路或可通行,只是……”

    旁边一名客商听闻了马上提醒道:“那条山路途经猛鬼林,走不得。”

    刘愈原以为怎么个“走不得”,细问才知猛鬼林有山贼,平日客商路过就会被抢一半,因而那条道也叫“一半道”,只有赶路抄近道人或者已打点好道路客商和镖队才会冒险去行。

    张无诸“唰!”地将刀抽出来,喝道:“怕什么,老子是当兵,还会怕他几个区区毛贼?”

    刘愈知道这事不能擅作决断,先去问过了苏哲和苏彦意见,苏彦自然而然地目光转向刘愈,苏哲沉思了一下道:“既不能按时抵达,冒险也要一试。”

    这答案刘愈早就料到,苏哲刻板,肯定不会因道路阻塞而耽搁行路时间。山贼再强也是不敢劫官兵,尤其官兵有二百多人,猛鬼林山贼据说才一百多号,实力对比明显。

    “还是要小心。”这还是刘亭路上首次发表意见。

    一行人魏汝指点下原路向后退了十多里路,转道一半道。

    一半道是山路,比官道还要难行,加上前段路是斜上坡路,走后马车经常被卡泥水里,要几个人下去推。如此颠簸地走了十几里山路,一半道走了差不多一半将近猛鬼林,前面突然有人阻住去路,不是山贼,而是过往镖队,因为他们货物多,马车沉,结果有几辆陷泥水里推不出来。

    除了镖队人,还有几个结伴而行游商,他们跟镖队商量着给点银子随镖队过猛鬼林以赶路。

    “没事,都是良民。镖局是江西会宁镖局,江湖上有些名头。”齐方上前打探过情况,回来禀报请示,“要不要过去帮忙?”

    雨稍有停歇,但也不能露宿,尤其还是露宿山贼出没道路。要赶天黑前出了一半道就近进县城歇息。

    刘愈道:“找几个人帮他们卸下车,推出来,一同前行有个照应。”

    齐方带了二十多人过去,连同镖队二十多人,还是没将马车推出,刘愈带人策马上前,下马看了看,问道:“为何不将货物卸下?”

    一个中年镖头走过来道:“这位军爷,我们押送这几车货都是南方上好茶叶,若是卸下来放地上浸了水,这茶即便晒干也不成味了。”

    刘愈道:“那就找些粗一点木棍给翘出来!”

    “木棍?”那镖师很不解。

    一看这人就没干过农活,其实百姓中用杠杆原理工具还是很多,但用来翘重物却少,刘愈让人找来木棍,将石头垫车轮下,用上两三个人力就能顶十几个人,很马车都出了泥坑。

    那镖头千恩万谢,刘愈也回到队伍中。有了这群人前面喊号子,途径猛鬼林山贼果真都没出现。

    到黄昏才从一半道走出,往前再走二十多里路进了汤吴县县城时已入夜一个多时辰。

    镖队过了关城门时间进不去县城,本想城门口扎营休息也不会有山贼来骚扰。没想到后面官兵将门给叫开,还过去个兵头模样人通知他们可一同进城。

    两位王爷驾到小县城,县尉闻讯匆忙带着衙门人来迎接,给安置官所,因为这一行人数实众多,县衙还借用了商会客房。

    官所要留给两个王和随行文官去住,刘愈夫妇和齐方张无诸等武将刚进商会厅堂,便闻到商会隔壁院子传来一阵菜香。

    过了饭点,商会厨子都回城外家,这一行人什么人都不缺唯独缺一个好厨子。

    张无诸吃着干巴巴干粮有些没胃口,抱怨道:“谁家厨子这么好手艺,拎来做几个菜多好?要不俺老张下厨做几个?”

    “士兵们吃也一样,我们不能搞特殊。”刘愈咬了口干粮,“吃完饭早点休息。”

    这时候之前见过那会宁镖局镖头来拜谢,既感谢帮忙推车又感谢帮忙进城不至风餐露宿,言语间很恭敬。

    刘愈也没太当回事,帮人等于帮自己,不去推车路被阻着他们也不得行。

    不过后那镖头道:“我们当家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想请几位军爷过去,亲自答谢。”

    刘愈吃着干粮也觉得没味,有些心动,心说苏彦和胡轩他们官所那边吃好,自己却这啃干粮不是一个待遇。

    徐轩筑见刘愈不语,笑道:“夫君还是与齐兄弟和张兄弟过去吧,难得镖局当家有心。”

    刘愈可不想留下夫人这里吃难啃干粮,道:“夫人也一同过去。”

    说话时刘愈看了徐轩筑手中干粮一眼,意思是为夫要满足口腹之欲可不能让你独自这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