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秘的请柬(第1/1页)庶门

    楚王心思还算缜密,让人打开棺材要求证,随即捂着鼻子摆手让人合上棺盖。虽是夏天,本死去才一日工夫断然不会尸体腐烂出恶臭,但因中毒而死,尸体腐烂程度有所加剧。

    “可有写奏本奏明皇上?”面对户部尚书安晋言,楚王厉声问道。

    安晋言恭敬道:“回楚王殿下,尚未……上奏。”

    “那奏本就由本王来写!”楚王说话时刻意看了刘愈一眼,想来要将这罪责推到刘愈身上,问他个保护不力罪。

    见楚王回身往太守府行去,韩升看了刘愈一眼,有所忧虑道:“刘小兄,事情或许有些麻烦。”

    刘愈明白韩升意思,若是楚王将责任推给刘愈,那就明摆着向皇帝表明他们已经决裂,以后皇帝未必会再对刘愈加以信任。韩升毕竟跟刘愈是亲家,不为刘愈考虑,韩升也要为两个孙女将来考虑。

    “那就有劳韩老哥再写一封密奏,就说是跟楚王唱一场双簧戏,故意麻痹内奸。”

    韩升会意笑着点头,瞥了刘愈一眼,像是说,就你小子鬼点子多。

    韩升回去写奏本,用都是特殊暗码,像是发电报一样,刘愈看了看有些不太明白,韩升解释道:“以后教给你,现还不是时机。”

    想来搞特务情报工作都有自己联络手段,即便这奏本落敌人手中也查不出其中隐藏消息。韩升这情报局长也不是白当。

    刘愈又给自己右手五根指头放了点血出来,这两日下来他手臂已大有好转,可进行一些简单动作。对此徐轩筑也很是欢喜。以为是曲宁医术功劳。曲宁却颇为不解。每次来给刘愈问诊都带着怀疑神色。这种事刘愈没法跟她解释,也不能解释。

    韩升还写着奏本,刘愈扎手指头针还没放下,便有侍卫来报,说是驿馆外面有人送来请柬,想要请殿前将军御林军右统领刘愈过府一叙。

    刘愈心中怀疑,莫非又是柳丽娘搞鬼?打开请柬,里面自己并不似柳丽娘所写。但还是要戒备。毕竟刚跟淮王派系人交手一次,这次要真是面对柳丽娘,也要作好两手准备。

    “师傅,您去不去?”闻讯而来苏彦问道。

    “你说呢?”刘愈看了苏彦一眼,反问。

    苏彦嘿嘿笑道:“师傅您这安坐着,肯定是不去喽。”

    刘愈不但不去,还派了人去相约地方探查,结果去探查回来人说,相约地方是个仓库,里面是一满仓粮食。

    “啊?”不但是刘愈。连苏彦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刘愈马上带着胡轩和瞿竹,侍卫护送下。跟苏彦一起去那仓库看过,果然是满满一仓库上等米,加起来有上千担,两千多包米十几万斤。

    “好大手笔。”刘愈迟疑着,心说难道是柳丽娘所为?照理说没道理,柳丽娘怎么会公然送给敌人米。

    问过周围邻居,说是这里原本就是一废旧仓库,从两日前开始有人往这里搬东西,还有很多人进进出出,但一个多时辰前人都走光了。

    刘愈愈发弄不清楚对方来历。

    “刘将军,外面又来了个送请柬。”张无诸拿着一张请柬进来,交给刘愈。

    “人呢?”

    刘愈打开,里面内容跟之前一封一样,只是相约地点换了。

    张无诸道:“送信只是个小毛娃娃,扔下信便跑了,想来是个跑腿。派人跟了,也没见人。”

    “走!带人去看看。”

    刘愈留下一行侍卫,带着人往下一处而去,到了相约之地,还是一处仓库,比上一处仓库还要大,还是没人,满仓米,清点了一下有两千多担。

    “疯了这是。”

    刘愈简直被这莫名而来米给搞糊涂了。见不着人,只是一味给他送米,这就好像送大礼,送起来还没完。这三千多担米足够几千灾民吃到秋末夏薯成熟。

    刘愈第二处仓库等了半晌,以为还有后续,直到黄昏也没人再来送请柬。

    “刘将军,是不是派人满方州城查查,到底给咱送米是啥来头?”张无诸见刘愈不说话,问道。

    刘愈未答话,一旁苏彦问道:“师傅,这些米……如何处置?”

    “搞清楚对方来历之前先暂时别动,找人看好。”刘愈吩咐了侍卫几句,令他们彻夜守护好不能出岔子,他还要去太守府问问于太守是否知悉此事。

    到了太守府,才知道楚王下午便已离开往明州郡而去,楚王认为既然南洋甘功劳得而复失,收粮事不能再出岔子,要回明州郡办理妥当。

    于太守恭敬地接待了昱王一行,询问过,刘愈才知道太守府对神秘人送米事一无所知。

    刘愈等人从太守府出来已经入夜,回到太守府,还没进厅堂便见到徐轩筑招待一个男子。走进去,那人转过身,刘愈一看不由笑起来,竟然是女扮男装隋妤,换上一身男装,隋妤显女儿家风姿,本身隋妤就给人一种精明能干大掌柜感觉,现平添几分。

    “隋小姐,你怎么来了?”刘愈笑着迎上前,“那些米,是你送来?”

    隋妤见到刘愈便显得手脚不自然,低下螓首,道:“刘将军,其实……奴家此行便是来为您献一分力。”

    隋妤也是刚到方州郡,不但带来了方州地方紧缺食盐,还四处帮忙寻米。隋家毕竟是走行商大商贾,哪个地方缺什么货都有专人相告,得知淮北一地缺盐,隋妤便自告奋勇从井盐出产地调来盐,她目主要是想为刘愈买粮完成差事。

    “多谢隋小姐。”刘愈听完隋妤来由,恭敬起身行礼道。

    隋妤加手足无措道:“刘将军不必见外,其实奴家……也不敢居功,本来地方粮价很高,问过一些当地商人,听闻隋家要买大量米,都说无米可卖。本来奴家也很担心此行不能帮到刘将军和徐姐姐忙,但……就前几日,有个不知来历人,说可以以低于市场价几倍价格卖给我们米,本来奴家还担心这批米来路不正或是品质不对,但去查验过,竟然都是上好米。”

    刘愈本来已经找到了正主,此时不禁问道:“那神秘卖家米可是今天仓库中摆放那批?”

    隋妤脸上带着不解,道:“奴家买来那批米,尚城外……并未运进方州城内!”

    刘愈当即站起身,感情悬案到头来还是悬案。再详细问了一下,隋妤说也不是很清楚,对对方来历背景身份一无所知,只知道是一批廉价米,加起来有两千多担。再加上之前从两个仓库寻找到,一共五千担米。

    徐轩筑听完后脸上也带着不解,问道:“夫君,这背后到底是何人?帮我们……还是另有目?”

    也许是本着嫁人从夫,徐轩筑现对刘愈信从近乎是盲目,有什么不明白都会第一时间询问刘愈看法。但刘愈对此事也同样一无所知。

    “对了,刘将军。”隋妤道,“那些人后并未收银钱,而是折价换了我们一批盐,从今日起,周围各县城都开始有廉价盐出售,且比原本平价盐还要便宜,他们还找了我们运了很多装了沙子盐过去,对外宣称有源源不断盐运过来,像是给地方屯盐囤积居奇商贩看。”

    刘愈哑然失笑,看来对方不但是为贫苦百姓谋利“侠商”,且还很有头脑,会用手段来麻痹地方那些奸商,造成错误引导,逼得他们将食盐降价出售。

    刘愈正有些摸不着头脑,外面张无诸又拿着请柬进来,道:“刘将军,送请柬人又来了,这次邀请我们到方州郡有名青楼回月楼见面。去不去?”

    “去,当然去。”刘愈好奇心剧增,笑道,“连我都想见见对方到底是何人。叫上胡轩和瞿竹,把昱王也请上,另外,夫人和隋小姐不妨也换上男装,同我一起去会会这个神秘大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