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亲疏有别(第1/1页)庶门
刘愈并不懂枪械,只大致知晓火枪原理。画了张步枪草图,却对一些细节方面难以勾勒,刘愈自己都有些看不懂,旁边吴悠不知所云。刘愈先将图纸交给吴悠,道:“明**将工部工匠叫来,一起参详参详。”
吴悠拿着刘愈图纸皱眉端详了很久,虽还是不得要领,但他之前见识过刘愈本事,并不怀疑这图纸上武器发明可行性。
带着侍卫出来,走到哪都感觉虎虎生风,刘愈只怕出了宫门会多有不便。刘愈叫过连乎生吩咐了一下,让每个侍卫都准备好平常人服装,出宫时换上。
刘愈正准备回家,便听到远处有人呼唤,看过去,苏彦一边招手喊着“师傅”一边跑过来,站定后气喘吁吁。
“师……师傅,父皇给我和小鱼定下婚期了。”苏彦激动地喘了口气,续道,“就十几天后,八月初四。父皇身体有恙不能出席,特地让师傅您做主婚。”
能当王娶正妃主婚也算朝臣荣幸。刘愈笑着拍拍苏彦肩膀道:“恭喜你了小子,以后就是有家室有事业人,安下心来,别总想着如何去玩。到时我和你师母一定去。”
刘愈突然想起王虎婚事也下月月初,一个初四一个初五,一家欢喜一家忧。
师徒二人一同走到东烨门前,一路闲聊着,说到今日议事。
苏彦道:“回到长安城后,发现那个任丞相事很多,简直跟我四皇姐有一拼,那张嘴就是不闲着,整个议事时候都听他一人说了。我四皇姐跟他吵了几句,闹挺不愉。他还教训我来着,说我孺子不可教也,他说对,我没跟他理论。这个人挺烦人。”
刘愈知道他说是任右相袁博朗,那个出名耿直忠于皇帝老臣。
“今**们议什么?”
“今天议是两个奏本,一个是关中赈灾。一些地方干旱严重,调来粮食正发放,还有,那个南洋甘种完了,说是冬前就能收获。”
刘愈“哦”一声,想了想,关中旱情尚无缓解,虽然关中水利还算发达,但也禁不住如此大折腾,南洋甘种植顺利也不代表会有好收成。刘愈回到长安后就没见过齐方,料想是皇帝派出去保护唐才和甘茂叔侄二人去了。
“还有一件是关于昨日朝堂有不轨之心人处置。刑部王尚书也,他好像说应该从轻处置,照着上次三皇兄案子来断,姓袁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应该从重处置,以儆效尤。两边人争挺激烈,看他们争吵厉害,我就旁边看了一会,没插话。”苏彦看着刘愈,道,“师傅,以前我总觉得朝堂事很神秘,他们干都是大事,做事手段也不一般。现看来也跟平常人没什么区别,说不过就吵,吵不过甚至还有骂娘,今天王尚书和一个姓林大理寺官员差点就掐起来。”
刘愈笑道:“都是一个鼻子一张嘴,干都是人事,没什么大惊小怪。你那里多学学,对你以后待人接物有好处。”
苏彦对刘愈话很信服,笑着点点头。脸上还充盈着即将婚喜悦。
到东烨门口,吕楚儿等女侍卫已经等候,见到刘愈身后还跟着一批,吕楚儿登时挺直了腰杆刻意要显示一下女军威风。但见那批人全都进御林军衙所旁边房间换上一身普通衣着出来,吕楚儿挠挠头有些看不懂,此时刘愈和苏彦已经走了出来。
“回家。”刘愈对发愣吕楚儿说了一句,吕楚儿还看着门里那些侍卫,隐隐有些排斥敌意。
回到府里,徐轩筑和隋妤正前厅商议府里举行宴席事,刘愈走进去,隋妤起身行礼,刘愈只是笑着坐一旁听了一会,隋妤觉得不好意思,正好她们也商议完,借口家中有事先行告辞。
送走隋妤,徐轩筑走过来道:“夫君,隋家妹妹说这次宴席酒菜由悦来居供应,还说不收钱。但怎好一次次令她破费?她这才说以成本价格收取,还会提供一些人手。”
事情交给徐轩筑和隋妤去做刘愈也放心,现他差事不像以往那般清闲,即便老皇帝嘴上说他可以当个闲差,但御林军上下那么多人和事,想闲也闲不下来。
离晚饭还有些时间,刘愈进了书房,本想就火枪图纸画一份详细点。但看到书架上放着百官册,刘愈突然又想打开来看看。
正值多事之秋,刘愈不得不为自己将来做打算。现他跟楚王已算决裂,但老皇帝似乎并不知,还想让他继续为楚王发展势力以备将来楚王当国。这就很麻烦。
一旦楚王回到长安城,当面跟皇帝细说了,刘愈地位不保事小,老皇帝担心他生事再打压他可就大大不妙。这事情必须早作筹划,好能提前将问题解决。找人杀了楚王?不合实际。再向楚王示好?楚王疑心病跟老皇帝是一脉相承,重要是楚王还是个自大狂兼强迫症患者,他认准事轻易无法改变。这条路也行不通。
“要是苏彦那小子争点气就好了。”刘愈叹口气,自语道。
翻开了百官册,看了一些大臣身家,刘愈觉得茫无头绪。隐约间只有楚王身边明瑾给了他一些思路,但这种思路又难以总结出来。无非是如何利用明瑾让老皇帝失去去楚王信任。
正意兴阑珊间,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吕楚儿脑袋书房门口晃悠。
“姑爷,那个姓瞿混蛋外面求见,哦,还有刘五。”吕楚儿当日四公主府上被瞿竹戏弄过,之后虽然瞿竹也算刘愈门客,但吕楚儿对他欠缺好感。
反正将瞿竹安排进御林军是刘愈早就计划好,现来访也正好去说。与吕楚儿一同到了前院,瞿竹和紧忙行礼,而刘五直接感激涕零地跪地上磕头。
“不必多礼,请进吧。”
到了正厅,丫鬟奉上茶水,瞿竹看起来很自然,但刘五就显得放不开手脚。他定国侯府地位不高,连登堂入室机会都没有,别说坐桌前被奉为上宾一般饮茶。
“吏部可是派了你们差事?”刘愈上来便问道。
瞿竹道:“吏部那边尚无消息,下和刘兄弟都先安置了家里,这才过来请见刘将军。”
刘愈看着低下头不说话刘五,问了几句,才知道刘五已经城里寻了个不大院子居住,准备安心等朝廷任命。对于一个身家清白学问清白荷包也清白“候补从七品”官吏来说,这种等待很可能是一众茫然无期等待。
刘愈语重心长道:“小五,你不像瞿竹,他有学问,也有武艺,到哪都能很适应当好差事。这样,回头我跟京府隋少尹说说,让他先京兆府给你寻个差事,职位也不高,从低做起慢慢学。你也别灰心丧气,好好干。”
刘五紧忙又跪下磕头道:“十二少爷给小人机会,小人肝脑涂地,绝不敢嫌弃。”
“起来,起来。”刘愈将刘五扶起来,“现你也是官,咱们算是同僚。以后见了面拱拱手就行,别见了就跪,只要你用心办事,以后前途无量。”
刘五这几日回到京城后,领到人生第一笔官俸,足足十二两。觉得就好像做梦一样,现面对刘愈,他真是恨不能跪地上几天几夜先将感激之心表达了再说。
刘愈后对瞿竹道:“明礼,你应该有所耳闻,这几日御林军中发生点事端。空出来职位不少。你有武艺,还有才学,我打算让你进御林军中帮忙,官也不会做很大,七品大约只能做个左卫,但你放心,只要有我,你御林军中就会有功必升。”
瞿竹一抱拳,语调铿锵道:“属下一定竭力为朝廷效命,不辜负刘将军栽培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