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乱中之局(中)(第1/1页)庶门
吴悠所料不差,还没等进院子,便见到韩升匆忙而来身影。韩升昨夜并不宫中,今天也是随着朝臣一起进宫。
“刘小兄,这是……”韩升用不解目光看着刘愈。
“皇上宾天了。”刘愈道了一句。
“啊?”韩升还没来得及吃惊,刘愈便将传位诏书拿给他看,韩升惊讶,道,“这……刘小兄,这好像是你字体。”
刘愈将老皇帝死之前情况给韩升说了,当韩升听到这诏书是袁博朗面前由皇帝亲自盖下御印,且获得了袁博朗认可,这才松口气,不过他脸上还是有颇为不解之色。
“昱王虽然不太争气,但毕竟是嫡子。”刘愈后补充道。
韩升点了点点头,没再就此事发表太多言论,不过还是提醒道:“皇上前日曾朝会后密召礼部钱尚书谈事,大礼事,要让皇交给他来布置。”
这消息令刘愈一凛,怪不得吴悠一上来就问他钱回,感情老皇帝重病之前见过后一名朝臣竟然是礼部尚书,一方面肯定是征求他关于嗣位大典事宜,再者,很可能向钱回宣布了继位人选就是楚王。
刘愈心中琢磨着钱回这件事上心态和处境,刘愈明白,若非守礼之人皇帝不会派他礼部尚书差事,而这些守礼基本都像袁博朗一样死脑筋,一根筋“忠君爱国”。现下京城异况令钱回感觉不妙,另外楚王尚未赶回京城,天子不坐朝,肯定各方势力会为这皇位争头破血流,他就索性京城里先躲了起来,免得被人拿来当枪使。
朝局混久人,都是老奸巨猾之辈。
眼看登基大典临近,若是没有礼部尚书场,必然会引起很多人怀疑。
刘愈不能承认这是一次篡位,不能承认这是他干出来。刘愈这方面经验不多,只好如实相告礼部尚书钱回失踪,没进皇宫,以征求韩升意见。
韩升没加细究,显示出对刘愈绝对信任,想了一下道:“那一切事宜你交给袁相去做,你只负责稳定大局。”
这提议跟吴悠相同,都是让他不要直接插手。看得出吴悠和韩升都是同样一个目,帮皇顺利平稳实现皇权交接。
吴悠和韩升一起进了雅前殿,先给皇行了大礼,然后去向袁博朗说项。袁博朗头一拧,愤愤不平道:“这个姓刘小子,何时听过老夫意见。”
刘愈真想抽他两巴掌,即便没有袁博朗,他也能让苏彦当上皇帝,无非是名不正言不顺,武力镇压。这种事老百姓也不乎,谁拳头硬谁是国主。不过,为了苏彦皇位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合法性,他暂时只能做隐忍,向袁博朗请罪道歉。
韩升道:“袁相海涵,刘统领也是为防止不轨之人借机闹事,晚发丧才能一举稳定朝纲,说来也是为大顺朝基业考虑。皇势单力薄,袁相也不希望看到旁人谋朝篡位吧?”
袁博朗黑着脸不说话,心里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但他还是不忿于刘愈态度嚣张,仗着有兵权,愣是让他这个“顾命大臣”说话半丝份量都无,从昨夜被软禁雅前殿到现。
“那老夫现说话做不做准?”袁博朗气势再次起来,有了相国派头。
刘愈陪笑道:“当然是相国您说了算。”
刘愈还是本着与原来一样想法,只要是帮苏彦顺利登基,谁听谁都是一样。再者兵权他手上,袁博朗要耍横也要顾虑着刘愈不羁。刘愈相信袁博朗也不会傻到相信他会唯命是从。
袁博朗此举为了顾全他身份脸面成分居多。
“发丧!”袁博朗重掌主持权后发布了第一条指令。现皇宫各宫门已关闭,朝臣聚集峰翠宫,而峰翠宫内外也被御林军所掌控,确到了能够发丧时候。
原本还是小鸡啄米一样哭声变成了惨烈嚎啕大哭,雅前殿内瞬间被一股巨大悲伤氛围所笼罩。
御林军侍卫开始皇宫内奔走相告,尤其是要将这消息到内廷通知那些妃子。
“走,峰翠宫!”
袁博朗只是象征性地流了几滴泪,擦了擦,瞬间有了主持大局气魄。因为没有量身定做龙袍和冠冕,苏彦只好先穿上老皇帝那一身。为了合乎继位法度,他也必须要穿上大上几号衣服。
一行人袁博朗引领下,御林军护送下往雅前殿方向而去。路上御林军见到苏彦身上龙袍,大致已猜到了结果,值此皇登基,他们也要下跪行礼。
峰翠宫内完全是一片人声鼎沸,大门被关,御林军侍卫死死守住门口,又没人来给个交待。正众臣等焦躁不安时,突然大门打开,整个峰翠宫内安静下来。
袁博朗手持遗诏,御林军簇拥下先行进了宫门,众人见他头缠白布,便觉得心中一凉。国相戴孝,不是家中长辈至亲过世,就是国丧大礼。
“大行皇帝遗诏!”
袁博朗登上玉阶,立于龙椅宝座之前,一句话便令众朝臣哑口无声。也证实了他们揣测。
众臣下跪,袁博朗开始当众宣读遗诏内容。说起来因此遗诏仓促间写成,所用大多数词汇都是当日刘愈见过那份,也有不完整之处,但遗诏重要是继位人人选。当听到是昱王苏彦,即便众臣明白这不是诘问时机,还是一片惊叹之声。
“怎么会是老九?轮到谁能轮到他?”
遗诏刚宣读完,有个人便跳起来质问。刘愈门口看清清楚楚,这态度嚣张正是六皇子苏坚。苏坚本身没有多少能力,朝中影响力也不够,根本就不足以成为皇储备选,本来他也应该明白这点并没想去争,但当他听到是另外一个本事还不如他成为皇,这股心理落差便令他不愤。
袁博朗怒道:“皇人选可是你等所能质疑?再多言,拿下!”
堂堂右相,文武百官之首,说话还是极有分量。苏坚本身气场不够,悻悻然看了一眼身旁苏碧,见她也泰然不说话,他就加没底气。
“迎皇龙登大宝!”
袁博朗口宣一声,拖着长长尾音,苏彦一身龙袍头戴皇冠,御林军统领刘愈护送下进了峰翠宫。
当苏彦走上玉阶,自己也有些站不稳,险些摔倒,刘愈一把拉住他,扶他走完后一段路。转过身时,苏彦一头冷汗,有些茫然无措地看着下面朝臣。
苏彦站着,刘愈身旁立着,朝臣也都沉默。整个峰翠宫气氛有些怪异。袁博朗旁提醒道:“皇上,请坐。”
苏彦这才想到身后还有张龙椅,寻摸准了一屁股坐上,众臣正要考虑是否行礼问题。苏彦突然又好像被坠子扎到屁股,当下跳起。
“皇上,何故?”袁博朗问道。
“没……没事?”苏彦用手掐了下自己脸,小声问道,“我……我真能做吗?”
刘愈没想到到这时他还是没有当皇帝底气,旁提醒道:“皇上,您应该自称朕。”
苏彦听到刘愈声音,脸上一笑,底气似乎也有了,本要坐下,却还是先说一句:“朕……朕要坐了!”
连坐龙椅都要跟朝臣打声招呼,哪里还有皇帝九五之尊派头?朝臣见他坐下,也并未马上行礼,而都只是观望。
没人下跪,礼节不成,等于是没人承认苏彦帝位。这种沉默是相当令人窒息。
就刘愈将剑按剑柄上时,苏碧,堂堂信竹君,拉了四驸马柴锦袖子一把,第一个下跪,叩首道:“臣,信竹君,拜见皇,吾皇万岁。”
柴锦跪那呆若木鸡,还是随了一声:“万岁!”
峰翠宫中众人,地位以苏碧居首。苏碧都承认了苏彦是皇,其他人想不承认也不行。只好跪地称“万岁”。
苏彦名义上已成为皇帝。先不论这些人是否心服口服,但就皇宫之外来说,还是一片混乱。
登基大礼尚未结束,便有侍卫来报:“晋王与五威将军带东水营军往长安城北门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