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卖官鬻爵百(第1/1页)庶门

    卖官事,虽历朝历代都明令禁止,但仍屡禁不绝花样百出。

    这点主要体现世家门阀子弟身上。世家子弟有才学少,纨绔子弟居多,世家门阀为了延续家族朝廷中地位,会通过各种关系请托送礼,打通关节来为家族子弟求个一官半职,再通过贿赂以求官职升迁。请谒事,刘愈自己面对都不少,习以为常朝廷里人也都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问。

    顺朝虽有科举,但每三年才取一二百个进士,不足以维持庞大官员体系根基。取士还要通过地方查举和朝廷征辟,如此一来纳贿门道多,基本上地方查举都被地方大族所垄断,谁花钱多,谁就有机会获得朝廷重用。

    刘愈提议马上遭到袁博朗强烈抨击:“荒唐!朝廷纳取官员乃是国之重事,岂能儿戏到像市场一般以价格高低自由买卖?如此岂不是让天下寒窗苦读士子寒心?”

    苏碧虽然没有出言反驳,但还是以似笑非笑神色打量着刘愈,好像要将他重审识一遍。

    苏彦紧忙问道:“刘统领,这卖官……恐怕不行吧?”

    刘愈尚未回话,袁博朗再次下定论道:“当然不行!”

    “袁相还没听下将话说完就下此结论,恐怕为时尚早。”刘愈好整以暇道,“下所说卖官,并非是将所有官职都明码实价卖出,而是将各部各司闲职,又或是工部单独辟出专管商贸一司,定以价格向外售出。如此一来,即便卖了官,这些官也不会动摇朝廷根本,而朝廷钱粮紧缺之困也可缓解。”

    袁博朗继续坚持己见,道:“那朝廷岂不是要划出大笔开支每月给予他们俸禄?”

    刘愈笑道:“既然是卖官,就没打算让他们官职有俸禄,他们也不会缺那点俸禄,而他们官职也不会升迁,袁相还有什么可担忧?”

    袁博朗冷笑道:“没有俸禄,官职还不得升迁,谁会花银子买有名无实官?”

    “袁相,您可知这世上有一种人,他们有大笔财富,世上却要看别人脸色过活,衣不能穿锦足不能穿靴,各级官吏用各种明目来盘剥他们赋税却从不上缴朝廷,你说,他们会不会愿意来买这个官?”

    苏彦长安城混迹多年,马上明白刘愈所指,难得能听懂刘愈话,喜道:“刘统领说是商贾?”

    “回皇上,正是商贾。”刘愈恭敬施礼道,“这也是臣为何要提出工部单独辟出商贸司缘故,以后有了商贸司,不但商人税赋能够统一标准来征收,还能以商治商,免除了各级官吏盘剥,令商人利益增加,再加上他们地位提升,会对发展大顺朝商贸有所裨益。”

    苏彦高兴地点点头道:“刘统领所言极是,那些商贾,经常会给官员送礼,这些……朕以前见过,如果给他们官职,他们定会心竭力为朝廷效力。四皇姐,袁相,你们意下如何?”

    苏碧一笑道:“臣妾并无异议。”

    苏彦又看着袁博朗:“袁相,你呢?”

    袁博朗虽然也算才学渊博,但对经商纳财之事一窍不通,根本拿不出好理据来驳斥刘愈提议,此时只好黑着脸道:“臣还是以为此法不妥,有伤天下士子进取之心。”

    苏彦笑道:“士子考科举,又不让他们进商贸司,与他们何干,不如此事就如此定了。这事情就交给……”苏彦本想交给刘愈来做,但见刘愈暗自对他打眼色,稍稍明白了一点,“就交给袁相你去安排。”

    将军该做事就是保家卫国,刘愈现身份还是御林军统领,他虽然参与议事可以提议,但实施事还是要交给文官之首袁博朗来负责办理。规矩不能随意破坏。

    袁博朗却撂挑子,赌气道:“这等事臣可做不了,谁提议让谁去操持!”

    苏彦当下便为难了,这时苏碧开口道:“皇上,您不如让刘统领兼职六台衙门,如此就可让他来主持办理此事。”

    “正合朕意,正合朕意。”苏彦宽慰笑道,“那以后刘统领就兼差六台衙门走动,没事话,刘统领可以自行出入,省差事太多累慌。”

    刘愈领旨谢恩。难得皇帝还体恤刘愈劳累,君臣间感情甚好,一旁袁博朗心中却不对味。

    皇登基第二天,居然让一个武将兼差六台衙门,这是要出将入相节奏,还允许他自由出入,那就是想什么时候来插一腿就来插一腿,倒让他这个右相兼六台衙门总领感觉危机重重随时要被后浪拍死。他瞅着刘愈目光中就多了几分嫉恨敌意。

    从雅前殿出来,袁博朗气呼呼模样,语气不善道:“刘统领,皇上让你全力办好此差事解决朝廷燃眉之急,这事你独自可是能胜任?”

    刘愈一拱手道:“还要右相您多多帮助。”

    “嗯。”袁博朗捋着胡须点点头,“这商贸司是工部辟出,那老夫就让工部尚书协助你。”

    “甚好。”刘愈道。

    袁博朗想了想,又道:“老夫还有一门生,礼部任个小差事,让他帮你如何?”

    “也好。”刘愈再应。

    刘愈答应痛,袁博朗倒不习惯了,刚才还雅前殿里跟他针锋相对,现出了殿门就开始“甚好”“也好”来了,刘愈态度令他把握不准。不过他还是得意地笑笑,露出个“你小子识相”眼色,扬长而去。

    一旁驻足旁观苏碧却瞧明白,心说刘愈这是用糊弄倔老头方法来应付袁博朗。袁博朗这样迂腐书生,看重是面子,刚才雅前殿议事时刘愈给了他一棒子,现又给甜枣吃,只要让他面子找补回来,袁博朗心中也就没那么计较。

    苏碧笑着走上前,语带嘲讽道:“刘大统领真是好手段,得罪了袁相国,事后虚与委蛇一下,还能不失体面。”

    刘愈能听出苏碧话中冲劲,这是明摆着提醒他不能对敌人太过友好,要分清敌我。

    “同殿为臣,何必计较那般清楚。四公主多心了。”

    …………

    刘愈和苏碧,虽然是盟友,但两个各怀心事人话也不太投机,四公主要过去守孝,而刘愈则往宫门那边而去。

    从皇宫出来,刘愈想起这两日都没跟老友韩升好好谈谈,如今他不宫中,便亲自带人到韩府去拜访。

    韩府深宅大院,知客带着刘愈再来,少了韩小艺和韩小婷欢声笑语院子里也冷清许多。本身韩升为人低调,朝堂臣子大多都不认得他,认识也不会来拜访,而市井百姓不会与他来往。

    “刘小兄,怎会有空暇来我府上?”韩升还是书房接待了刘愈,刘愈到时他正信手泼墨挥毫,好不自。

    “韩老哥,你也算我长辈,来看看都不行?”刘愈看韩升画是山水,很有意境,说起来刘愈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忘年老友作画。

    韩升作完画,让刘愈品评了一番,韩升也自己加了题跋,之后与刘愈一同走出屋子。

    “说起来,先皇临终前会将帝位传给昱王,老朽也真是意想不到。先皇心,真是摸不透啊!”

    刘愈不明白韩升感慨话语中意思,难道他怀疑自己从中搞鬼?

    韩升又道:“不过,想想也释然,楚王虽有才干,但毕竟尚未归京城。晋王此人,与三皇子同样急功近利又小肚鸡肠,实无地王之风,可惜信竹君乃是女子,想来想去,也只有身为嫡子昱王堪当大任。”

    刘愈没有对此事过多评论,毕竟他不想一个信任之人面前一再说谎话。

    “韩老哥为何今日不进宫?”刘愈岔开话题问道。

    韩升叹道:“老夫确有进出皇宫自由,但现毕竟不是先皇世时。能家中赋闲休息,也正是平生所求。”

    这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韩升蒙天子所眷二十年,可说是皇帝身边第一谋臣,本身虽无官职但官却百官之上,如今赋闲,虽然也是他所期待“赋闲”,但也有患得患失落寞。

    刘愈将这两日议事内容都说了,也算是求问韩升意见。后刘愈道:“开辟商贸司事,我意思是让韩老哥你来帮忙,你本身也是商贾,主持起来方便多。”

    “开辟商贸司?这主意……”韩升细细琢磨了一下,一笑道,“也亏你想出来。这些经商人哪,愁是有钱不敢花,畏首畏尾,连舍本逐末事都不敢做,只能置房买地留给子孙。有了这商贸司,确可以将商贾营商积极性给带动起来。但老朽,确是有心无力。”

    韩升一口一个“老朽”也是说他已经老了。刘愈感叹道:“韩老哥,你也知道,皇为人实诚,本事却不大,学问也不多。而他身边能帮他人实是少,如果你也撒手不管,光靠一两个人力量,朝廷很可能控制不住。”

    “刘小兄你意思是?”

    “现下礼部尚书钱回下落不明,小子我意思是,不妨由我向皇举荐,让韩老哥你来执掌礼部,以韩老哥朝中地位和人脉,足以胜任此任。皇坐稳皇位,身边也会有个强力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