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月明揽星空(第1/1页)庶门

    浩荡江水绵延数千里不绝,浑厚水涛声隆隆,江畔是一座矗立了上千年古老都市。

    建康城,南淮之地都城,淮王宫所。

    一座尖塔一般小山丘矗立石头城墙西北,建康城与江水之间。

    幕府山北固崖,江水之畔拔地百丈而起,登高可俯瞰江水浩荡,月明夜此处显凄凉。一条幽深古道从建康北门直抵山丘之下,几匹马踏地声掩江水声中飞驰而至山下。

    一身斗篷老者从马上跳下,牵住马,往山顶看了看,隐隐可见两个人影映明月之下。中秋之节月如明盘,夜如白昼,星空暗淡无光。

    靠近江水,夜晚风也大了许多,老者紧了紧斗篷,正要缘着阶梯登上山去,却被山脚下恭候婢女拦下,婢女言语间带着惶恐道:“相国,王上有令,任何人不得上山打扰。”

    “滚开!”

    老者甩了甩斗篷,露出锐利目光,随着他这一声呼喝,身后随从都已将佩剑出鞘。

    “相国,请不要为难奴婢。”

    婢女惶恐不安地跪倒地,用孱弱身躯拦住往山上去路。老者目光扫了婢女一眼,长嘘着气息,不知是动了怒,还是思索。

    他知道,但凡是淮王所下命令,无论是谁都要誓死遵从。他可以轻易踏过少女身躯往山顶而去,但若如此,婢女只能以死谢罪,无它途。

    “孟相,何必为难一小小宫娥。”

    不知觉间,从山上走下来一翩然女子,轻摇折扇微微一笑,像劝解,也像嘲笑。

    女子摆摆手,婢女让到一边,老者往山上去路便通畅无阻。

    老者冷冷一哼,道:“敏郡主与王上出宫,只带一宫娥,不怕刺客?”

    “淮地乃父王所辖,若他老人家出行都不能确保安全,还如何叫百姓安居?”女子笑着,将腰间佩剑抽出半截,如同威吓,“孟相有何话,或是北来消息,由本郡主传话便可,孟相说完便可原路返回。”

    “若是老夫不同意呢?”

    敏郡主冷笑道:“那就要先问过本郡主剑!”

    只是霎那,敏郡主长剑已出鞘,月下一道寒光刺向老者,老者只是微微侧身,避开这一剑,随即用胸口撞剑身之上,寒光便如同断翼飞鸟直坠地,而老者身躯,已速往山顶奔去。

    敏郡主叹口气,弃剑步追逐。

    “明月耀星空,不好,不好。”山顶石台之上,一身宽袍老书生手中提笔,纸上写下五个字,随即又摇摇头,微微将头抬起,目光对着悬挂半空明月。月明星稀,面色平静他看不出神态间变化。

    “给王上请安。”老者徒步而至山顶,不喘不累,语气和缓道。

    “孟老弟,你是个稳重人,相识三十载可从未见你跟小辈一般计较。”老书生笑说着,敏郡主已追到了山顶,她气息紊乱,平缓了一下气息,侍立一旁。

    老者叹口气道:“那个人,死了。”

    “啪!”老书生手中本来紧握笔,骤然落纸面上,留下一个墨点。随着墨点扩大,老书生脸上笑容也变得狰狞。

    “何时?”

    “十日前,八月初五夜。现长安城已进入丧期,朝廷召王上入京朝贺君召本,是随着长安城来消息,一并到江水南岸。”老者叹口气,“现如今关中斥候所剩无几。”

    老者将一份染血绢布递上,从绢布上斑斓血迹看,这份密报不知辗转了多少人之手,也不知多少人为此葬送了性命。而密报结尾是后一手经手人明瑾呈奏,他正动用淮王力量,护送楚王往江南而来。

    老书生叹息道:“疯了,这个弟弟一定是疯了。他拼命想维持这点嫡系血脉,只是让他当皇帝?临死还要下一步别人看不懂棋,这棋路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未必如此。若真是刘文严篡诏而立,那瑾公子所言就未必无因。以袁博朗智计,无法阻止刘文严朝中大权独揽。”

    “刘文严,刘文严。”

    老书生默念了这名字两次,忽而看着敏郡主问道,“敏儿,你去长安时见过这人,再说说他品性。”

    敏郡主恭敬回道:“阴险诡诈,道貌岸然。”

    “是啊,这年轻人不简单。”老书生道,“丽娘也曾多次提及他,退突厥,平叛乱,一次次都少不了听到他名字。冯家姐弟事多半是他编织起局。三皇侄……五皇侄,现连四皇侄也栽了,一个区区楚王不会放他眼里。篡召另立?只怕我这弟弟也未必会傻那般无可救药。”

    老书生顿了顿,重提起落下笔,“告诉瑾儿,让他暂时不要带楚王过来,先找个地方暂避。”

    老者一愣,问道:“王上意思是?”

    “皇传召,当叔叔总要给几分面子,孟老弟,不如此行就由你陪同敏儿一起再去趟关中。看看皇到底是个明君,还是个傀儡皇帝。”

    一旁敏郡主紧忙行礼道:“父王,此时关中大旱,我们为何不接过楚王,以他名义起兵勤王,如此良机若然错过,以后恐再无机会!”

    老书生拿着笔,像是琢磨纸上五个字意思,笑道:“机会有是,区区关中不过兵员数万,想我淮军兵精将广又无外患,得道而多助,这次往长安,敏儿你就暂时别回来了。”

    敏郡主大惊道:“父皇之意?”

    “顺路多走走,去其他藩王属地看看,联络一下同宗之情总是好。带上本王一些薄礼和问候,不能失了礼数。我们苏家人,是要安天下,安民心。那些权谋什么,太累,别想太多。”

    本来敏郡主还担心父亲是有意让她作为人质来彰显他本无谋逆之心,闻听此言她终于明白,父亲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展开行动。

    联络其他藩王,正是行动第一步。“得道多助”,一语道破玄机。

    老书生对月叹道:“明月耀星空,明月再耀不过是刹那光辉。不如填揽,月明揽星空,若是不趁着光华短暂将星空所揽,等光华褪去时,追悔已然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