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力排众议(第1/1页)庶门

    火枪一点点成型,虽然还有不完善地方,但已颇具杀伤力。【】对于没经过太多训练兵,火枪效用方面要强许多。

    刘愈也是这样想,既然兵力上不及几大藩王,那就武器上加以改进。有了火枪,心理上也会有着落。战争,不是每次都有机会给他以弱胜强,玩赖。

    八月后一天,刘愈找到韩升,想让他拨一笔款项过来。韩升当上商贸司总理衙门少卿之后,事情也不多,衙所里除了喝喝茶水,就是跟自己跟自己下棋。见到刘愈他觉得稀罕,稀罕是刘愈手上拿着“长杆”。

    “这是好东西。”刘愈比划着,经过改造之后火枪,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

    “做什么用?”

    “打鸟。”刘愈想了想,“其实打人也可以。就是不知道准不准。”

    “哦?”

    刘愈知道韩升不信,其实他也想试试这枪威力,这是他第一次试枪,虽然他以前也接触过。

    这年头,但凡有树地方总有些雀鸟,尚未到秋末雀鸟也没冷到要南飞过冬地步。刘愈抬起枪对着树梢,韩升凑过来,刘愈摆了摆手道:“韩老哥,让开点,这东西噪声大。怕吓你一跳。”

    “砰!”

    一股火花从长长枪口喷出,随之而出还有一枚头,刘愈被火花一闪眼睛,也没看到打没打到瞄准雀鸟。他只知道这东西比他以前经常使用气枪威力大多了。

    “准星或许还应该调调。”刘愈喃喃说着,“不过用丝线试过。应该没问题。那就是我枪法不怎么好。”

    正说着。树梢上摇摇晃晃。掉下来一段树枝。

    “玩砸了。”刘愈自嘲。

    “刘小兄?这是怎么个事?”韩升忙不迭地跑过去,捡起落地上树枝,“这么粗,这么远,怎么一晃眼工夫就掉下来了?”

    刘愈嘿嘿一笑,本来他没说瞄是什么,韩升以为他打中了目标。事实上他要表演是火枪威力,而不是狙击。他枪法包括火枪准确度,也没达到那样高度。

    “这就是我来找你目。”刘愈道,“这跟弩差不多,不过比弩威力还要大,连发方面要有优势。我算计过,一个没经过太常时间训练试枪手,就可以一分钟发射五六发子。哦,一分钟意思就是数六十个数。”

    韩升用好奇地目光摸索着刘愈手上火枪,刘愈道:“这叫火枪,别乱动。走火可就不妙了。”虽然他明知道没枪中再安放子。

    “你准备用这个来配发给军队?”

    “制造成本还是太高,而且作为秘密武器。不能太张扬,还是想作为杀手锏,关键时候调一支火枪队。砰砰砰那么一打,再强军队也会被打散。”刘愈也越说越起劲,“不过现时间还是关键。”

    刘愈说到这,连同韩升也微微叹口气。淮王忍耐力已到了极限,这场争夺皇位战争,估摸着就要正式展开,不会拖到年后,连皇年号都未必改成。

    其实来跟韩升一说,刘愈也只是想卖弄一下,让这位老友见识一下火枪威力。要知道这东西几百年后会成为战争主导,当然再厉害些武器就不是以他那点知识可以制造出来。

    刘愈和韩升一同去面见了皇帝,苏彦看过刘愈呈递上来样枪,听刘愈说绘声绘色,苏彦皱着眉头,显然不敢想象这么一根长管,又没有箭矢怎能取敌人于百丈之外。

    “师傅要用多少银子跟韩先生说就是。”韩升面前,苏彦还是没有皇上架子。他也没有什么主意,都是刘愈自说自话。

    “那老臣就谨遵皇命。”韩升恭敬地行礼,“不过还是要有谕令才可。”

    “哦,谕令朕这就写。”

    苏彦说轻巧,但涉及这些门面上工夫,就显然不是他强项。韩升旁指导了几句,苏彦也就如实写了,写出来字很难看,刘愈道:“陛下,您该练练字了。”

    苏彦不好意思地一笑,要说这是御笔亲书,拿出去也太丢人。

    随着谕令到手,刘愈长安城后一件烦心事也有了着落。现他要专心去应对一件事——关中叛乱。

    跟淮王战争不能免,那就要多争取时间,要应对外敌之前首先要解决内患。而若要令地方流民彻底慑服,除了加大赈灾力度,还要以重兵震慑,带头造反未必只是想混口饭吃。叛乱一旦开始,就有其政治目性。

    九月初一兵议显得格外隆重,除了兵部大臣和刘愈,还有长安城大小正将以上将领。

    兵议上,刘愈也主动请缨,以御林军一部会同南长安大营兵马,出兵关南,一举平定地方叛乱。随后,徐轩筑也表示愿意带四千女军兵协同刘愈作战。

    这是刘愈和徐轩筑家中商量出来结果,刘愈带兵方面还是没有太多经验,徐轩筑不放心他只身外,他也怕自己有去回。有徐轩筑旁指导,他也可多学习一些古代兵法。行军兵法上,徐轩筑是先生,而他是学生。

    “有刘将军这句话,朕放心!”苏彦给予了刘愈充分信任。他曾见识过刘愈葵水河畔谈笑间令三万突厥铁骑灰飞烟灭,那可说是他翻身一仗。

    兵部尚书郑昶没想到刘愈会主动提出带兵,本来他还以为这世家子弟没胆量从军。再一想,多半是刘愈贪功心切,想立下军功封侯拜相。

    郑昶问道:“刘统领要出征话,不知御林军统领由何人担当?”

    就众兵将以为刘愈会提出让两名右统领蓝和或是杨烈其中一人来担此职位,刘愈却道:“臣提议,由任御林军左统领瞿竹来当此护卫皇家御林军总统领之重任。”

    “啊!”房间内惊叹声一片。

    刘愈提拔瞿竹当御林军左统领已为人诟病,说他任人唯亲,现居然要让瞿竹再当总统领。先不说瞿竹资格,就以他能力和威望,也不足以令御林军上下敬服。

    郑昶言辞咄咄道:“刘统领,你也未免太过于擅权。御林军总统领一职,涉及皇室安危,杨右统领和蓝右统领二人论经验资质,都要强过瞿左统领。本官认为,还是由他们二人之中一人来担当为可。”

    刘愈冷笑道:“不知此事决定权是本人还是由皇上?”

    郑昶看了刘愈一眼,知道他跟皇帝关系,他说什么皇帝都会听。

    “当然是皇上。”郑昶道。

    “那郑尚书为何要说下擅权?”刘愈道,“以下意思,是想以杨右统领和蓝右统领一同随军出征,有他们,御林军会上下一心,平定叛乱也会事半功倍。请圣裁。”

    别人不信任瞿竹,苏彦对瞿竹还是很信任。刘愈身边人,个个都跟他关系匪浅,而杨烈和蓝和毕竟算是“外人”,跟他关系也不是那般亲密。瞿竹当御林军总统领,苏彦也放得下心。

    苏彦点点头道:“刘统领说有道理。再说瞿书……瞿左统领,确是人才,朕知道,就这么定了,御林军总统领一职暂时由瞿左统领来担当。”

    郑昶没想到皇帝对刘愈信任会达到这样盲目地步,本来他听说刘愈要出征,还以为是收回长安城兵权好机会,不管是杨烈还是蓝景来接替刘愈,因为他们都是长安城世家子弟,总会有机会被拉拢。而现,内有瞿竹,外有李糜,长安城治安还有隋乂,这些可都是刘愈死忠,而且是柴米不进那种。那刘愈是否离开长安城也就关紧要了。

    对于刘愈来说,他要出征,所优先考虑还是长安城稳定。

    再者,这也正是锻炼瞿书、李糜和隋乂单独应对长安城各势力一次机会,皇登基之后,他们近乎都活刘愈影子之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刘愈说一句话都能解决。但毕竟与淮王开战之后,刘愈不能常驻朝,如果不能令他们独当一面,那刘愈也只会成为孤家寡人。

    对于兵部人来说,跟刘愈是人合心不合,兵部人大多都是文臣,他们还是站右相袁博朗一边。而兵将就过多顾虑军法,他们所要做就是上行下效按照命令行事。当然刘愈任人唯亲还是会令他们私下里不忿。

    送走兵将,刘愈跟苏彦交待了一些事情,包括他离开之后如何应对袁博朗等人责难。现有蓝和这左相支援,即便刘愈离朝,问题也不会太大。

    刘愈回到长安城才一个多月,现又要离开,要交待事不少。不但要跟苏彦交待,还要将御林军,防司衙门,家里,以及外宅那边都说清楚。这也足够刘愈忙活。

    整兵出征,正帅刘愈,副帅徐轩筑。夫妻二人说了算。

    大军出征定九月初三。

    出征之前,刘愈特地让军部传信给齐方和张诸,让他们统率招募军地方上形成支援。而率先出发东水营,刘愈也去信通知上任正统领董书,让他暂时将东水营大军扎稳脚跟,准备待大军赶至,步步为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