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徐州之战(上)(第1/1页)庶门
徐州被围攻已有十天十夜。免费电子书下载徐州太守闵少顷也焦头烂额了十天十夜,因为这十天围城战,他日子很不好过。
普通围城战讲求是围三阙一,留有退路,城里守军也就不会拼死而战,这是利用人求生心理。可这次淮军围城却是四面围困,摆明了不想给徐州城守军一条活路。
要么死战到城破之时,要么投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闵家是淮北豪门大户,曾经建立大顺朝功勋家族,而闵少顷也对朝廷极为感恩,只有这次,他忠诚有些动摇了。
“闵太守,朝廷到现还未派出援军,这样朝廷不值得效忠!”
“闵太守,淮王也是大顺朝皇族,他得了天下也断然不会改了国号!”
“闵太守,为了徐州城军民,三思啊!”
类似劝说,是近日来闵少顷听到多,好像他手下顷刻间全都变成淮王说客,不断游说他献城而降。他也知道,其实他部下只是贪生怕死而已。
淮王围困徐州兵力,从初三万到后八万,淮军北路军已经全部堆了徐州城下。淮军攻城也不拘于成规,今天从北门攻,明天就从南门攻,也许晚上是从东门攻,第二天黎明西门也开始攻。再狠起来,四面城墙一起攻。
这是闵少顷闻所未闻攻城方式,简直是疯狂攻城,本来这样攻城损耗也是很重。但淮军有意降低了攻城节奏。到第九日开始。攻城已经连续停滞了两日,好像朝廷援军也靠近了。
但之后得到消息却令闵少顷有些奈,朝廷没有派出援军,只是让徐州周围城市派出“联防军”前来援救,而朝廷也设立了一个个“联防区域”,互帮互助。
“这简直是胡闹!”
得到朝廷消息后,徐州刺史马峰直接将朝廷指令甩到案台上。这不但是马峰想法,包括与会其他徐州守将个官吏。都有这想法。
马峰道:“淮军围城久攻不下,明摆着这是要围城打援,此时朝廷居然派周围郡城援兵来援,这不是送羊入虎口?朝廷有这么一群酒囊饭袋,焉是淮王对手?”
虽然马峰说是事实,私下里很多人也这样说,但现大庭广众说出来毕竟不合适。
闵少顷摆手制止了马峰继续再说下去,道:“马刺史不必再多言。”
虽然闵少顷表面上没表露什么,但心里还是很失望,他看来。朝廷即便不出大军往援,也要拿出一些切实手段。例如围魏救赵,切断淮军粮草之类。光这么援救,显然不能起到成效。反而会让淮军气势起来。
徐州地理形势需多言,江北,这是一座重镇,甚至曾经定王还将此处设置为国都,后来定王都城才从徐州迁往会州。
“徐州危矣。”闵少顷闭上眼,心中感叹了一句。
围城战第十一天黎明,城外还是一片详和,城内粮草虽然还算充足,但紧随着战事推进,伤病员增多,城墙也出现很多斑驳痕迹,投石车造成缺口短时间内很难修复,而城墙受损严重地方也将会是淮军重点进攻方向。
闵少顷到城墙上巡防,往城墙下看了看,虽然远处护城河之外淮军一片宁静,但随时都会发起一轮攻击。
“闵太守,降了吧。”马峰随同着闵少顷,再劝一句。
闵少顷沉默良久,突然问道:“仲宁,你是会州人吧?”
马峰一愣,也不明白闵少顷用意,如实道:“下官祖籍确是会州潭县人,从父辈已迁徙到徐州,不过偶尔,下官还是会去潭县看看,那里也有很多马姓同族之人。”
闵少顷叹道:“仲宁贤弟与其他同僚不同,他们或是贪生怕死不敢与淮军一战,又或是为淮军所收买,心里都已认定了这场战事输赢,为兄只是不明白,仲宁贤弟乃是忠良之后,怎也会这般容易屈服?”
马家也算是会州一代大家族,这样家族当地有名望,子孙也众多,而马峰从父辈开始徐州为官,是徐州世袭官吏之一。马峰向来对朝廷政令不遵从,从来也未表现出对朝廷抵触,而此次他态度,令闵少顷感觉意外。
“虽是忠臣,但也要忠于有道明君。”
马峰对朝廷态度转变主要是因马峰曾与皇苏彦有过一面之缘,曾苏彦去淮北纳粮时,马峰作为地方巡粮特使曾想去拜会,没想到看到却是一个昏聩比昱王。而楚王,却是一个勤勉克己皇子,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何先皇会将皇位传给昱王而非楚王,这是令他对朝廷心生芥蒂地方。
当马峰将自己理由说出,闵少顷叹一句:“皇毕竟是嫡子。”
嫡子!
确皇继位后为了自圆其说,一次次对外重申他是嫡子。嫡子又如何?二皇子不照样是嫡子?同是皇家血脉,淮王还是嫡长子呢,现却成了朝廷眼中反贼。
闵少顷沉默片刻,然后看着远处道:“南林离这里不远,前日朝廷指令应该就会到南林,怎还不见他们来援救?”
马峰苦笑道:“闵太守还真等着朝廷所谓援军?现是非常时期,没有郡守或是县尉节制兵权时会拿自己城池安危来冒这险。他们是文臣,不是武将,考虑首先是他们自己安危,就好像我们徐州城那些文官一样。”
闵少顷道:“南林刘太守,应该并非这样人,其他城不派援军也就算了,刘太守……他应该会来。”
马峰叹口气,看起来闵少顷还是对朝廷以及他那些同僚抱有希望,他知道闵少顷和刘太守关系很好,以前还曾是同好友。现正值一地危难,说不定那刘太守早就私通了淮王,谁还会意他这个同死活。
“闵太守,还是降了,别他法。”马峰再次苦口婆心劝了一句,“过了今天,也许明天城破了就不再有机会,嫂子和闵氏家族命运也掌握你手里。”
作为家族中代表,不但要考虑自己安危,要顾及自己家族未来前途。
这正是这些从世家出来子弟所要顾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