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霍小将军的烦心事(第1/1页)庶门

    事情既定,徐轩筑过来请示意见,刘愈就照直说了,柴锦诺诺答应。他本身没主意,这般事来突然,他只能接受别人给他安排。

    徐轩筑过去跟凌絮当面说了:“妹妹,四驸马其人也并非薄情寡义之人,不若暂且不将此事声张,回长安城后他自会照顾于你,日后设法纳你进门。”

    凌絮一介女子,主意加不多,本来她也没打算将此事张扬。女儿家名节受损,虽不至于要青灯古佛老此一生又或投井自,但总归是有辱家门,日后言嫁难上加难。只要柴锦愿意负责,她还是乐得接受。

    得到凌絮同意之后,柴锦亲自去跟凌絮解释,刘愈和徐轩筑也特地避开,一个多时辰后柴锦才结束密会出来,脸上隐隐有些笑容。

    “解决了?”刘愈问道。

    “还好。”柴锦淡淡然道,“她说,会将此事守密。我相信她。”

    刘愈心说,现不是凌絮愿不愿意守密事,而是能否守住那道不透风墙。就算是凌絮掩饰好,以后也难免会被家人察觉端倪,此事还有不少侍卫知晓,传出风,柴锦就难做人。

    不过好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此时淮地尚未彻底平定,藩王和藩主们现态度模糊不定,若是朝廷处置不当,他们还是很可能联合造反。现淮王已死,其他藩王和藩主关心还是是否削藩削地方兵权问题。

    霍病一去没了消息,其他人不知这个攻破建康城立首功年轻小将去往何处,私下里纷纷有猜测。基本归于刘愈处罚霍病。将霍病逼走之言。流言甚至对霍病投奔方向有所揣摩。一是失踪淮相孟褚良,准备助其东山再起。二是往蜀地去,蜀王这次平叛中损伤小,日后造反也有机会成事。

    “夫君,二虎究竟去了何处?”后连徐轩筑也忍不住问刘愈。

    此时已经到二月底,大军依旧驻扎建康和扬州城两处不动弹,不继续进攻,也不撤兵。而是白白每天大量军需损耗,后勤每日都要从后方运送物资南下。

    “让这小子出去办点事,很就回来!”

    刘愈这么一说,徐轩筑立时宽心。他对刘愈很信任,旁人风言她初也怕是事实,还不知怎样劝解刘愈让他想开些,但听到刘愈说霍病并非私自出走,心中也就定下来。

    “这些日子以来,朝中大臣已多次催促皇上班师回朝。夫君执意不肯,可是还有下一步举措?”

    因为此时南淮各地郡县。均已将效忠文书呈递到扬州城行宫,淮地自建康以外等于是不战自平。那些文官政客以袁博朗为首,自然想是早些结束外面奔波回长安城,但刘愈认为,此时正是朝廷军中危机时刻。没有大军压境,敌人随时还会卷土重来,必须要将未知危险变成已知,然后铲除。

    刘愈将大致道理一说,徐轩筑点点头表示同意。刘愈又道:“这一两日,应该有动静。”

    …………

    柴锦婚外遇暂时平息。

    凌絮本想先行回长安城去,但刘愈怕她回去乱说,而皇和柴锦等人不长安,四公主闹事鞭长莫及。只好留下凌絮,随大军一同回去。

    军前职位上,又有所调动。

    皇将前锋将军提升为左军元帅,而将原本讨逆大元帅柴锦降格为右军元帅。这个调动令刘愈暂时军职上跟柴锦平起平坐,但事实是,但凡朝廷军中兵将,也都了解现事事处于刘愈掌控,柴锦多只是个傀儡。左军右军分别掌管哪些部队兵将们不清楚,但从上面意思来看,至少他们自己一军定然是左军无疑。

    好自攻破建康之后,也没什么战事,大军暂时没有撤退或是进攻意图。而加官进爵事,似乎要等到大军回朝之后再做,一些有功将士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这场胜利来很突然,谁也没料到淮军从强横到灰飞烟灭,只是不过半月工夫。自负,也就令朝廷军中将士没有察觉到身边潜危险。

    但刘愈,却将这危险跟皇说很明白。

    从淮北到淮南,一直处一种家族治理地方怪圈之中,淮王定王之流,说白了就是这些家族支持起来地方政治头脑,而淮王和定王治理地方以及争夺天下,所依靠也都是这些家族源源不断人脉金钱物质支持。

    现淮王虽死,但只要地方家族势力不能瓦解,他们随时还会拥立起第二个淮王与朝廷对抗。而这次攻破建康城战事虽有些惨烈,却未对淮地伤筋动骨,淮地富饶,必须要用武力暂时压制地方势力抬头。

    刘愈道理说明白,苏彦也就没那么坚持回长安城。

    虽说长安城是他土生土长地方,但那也不及他如今扬州城逍遥,小鱼身边,还有地方官吏不断进献,吃好睡好玩好,吴公公每天都会拿些好玩东西来孝敬他。这段日子逍遥,已经让他将徐州城两个月晦气一扫而空。

    “师傅,朕没问题,就怕袁相他们有意见。年号也定好了,要不您给看看?”苏彦漫不经心地说道。

    袁博朗等文臣订立年号是启昌,开启昌隆国运意思。也没多少特别,现感觉是天下初定,要用一些面上东西来粉饰太平。

    刘愈道:“皇上自行定夺便可。”

    …………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是一年中万物复苏节日,地方上,庆祝规模甚至要超过春节或是上元节。

    春节合家团聚,但那仅限于游离外人,如今普通老百姓大多一辈子只守着一亩三分地,天天团聚,过个年多吃顿好饭,也就算了。而上元节,地方上庆祝活动多由官府牵头举办,地方士绅联手协办,所庆祝活动,灯会等也都是文人雅士和富户们趋之若鹜,普通百姓多只是凑个热闹。

    二月二却不一般,这是地方农民和百姓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丰收日子,所涉及活动,也都是地方上自己组织,年年岁岁各家各户都要参与其中。这是老天爷赐予百姓节日,普通百姓可不敢轻视怠慢。

    地方上这一天很热闹,刘愈怕群众聚事容易出乱子,因而加紧了对建康周围地方活动监察。

    也就这一天,霍病风尘仆仆地从外回来,手上还拿着一方木匣。

    霍病突然间从失踪到出现,很多人始料未及,而霍病来方向是南边,很多人大致猜到什么,却不真切。当霍病将木匣呈交给皇帝之后,众人才明晓,木匣中是定王首级!

    霍病仅以几十轻骑离开建康城,追踪已逃走近十日定王军,这居然还能被他斩定王首级毫发无损归来,没有人不赞叹他本事和能力。关于之前他跟刘愈闹掰,以至于令他背节逃走谣言等于是不攻自破。

    行宫小朝会上,苏彦先是被定王脑袋惊吓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常态,见众臣都打量他等待他给予霍病赞扬和封赏,苏彦笑笑道:“此次平定逆王叛乱,霍小将军居功至伟,待班师后,朕定有重赏!”

    说有重赏,目光却下意识瞟刘愈,这赏赐好像是要刘愈来做一样。

    皇帝这小小举动被一些与刘愈交恶文官瞅眼里,隐隐间都有些不忿,这次平定淮地之后,刘愈军中地位已经彻底牢固,文官严重他已经成为权臣和逆臣代名词。毕竟军人不能问政自古以来文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现刘愈虽然很“文弱”,但已是军中武将,他一再对皇从政以及朝中大小事务干涉,令文人已经将他视作对立面。

    从行宫出来,霍病有些不太高兴,本来他指望着立了大功回来就能权财皆收,不曾想连皇帝老子都只是给了他个空口许诺,说是回到长安城,霍病压根就没觉得长安城会是他家。那地城墙高,人也多,人心险恶肯定人人看不起他,他希望早点拿到赏赐带着几个小跟班早点回老家显摆,当个人人都惧怕“员外老爷”。

    当“员外老爷”,是霍病这辈子奋斗高目标,也是之前被那些员外老爷欺负惯了,他拼了命从军杀敌,为就是有一天能回家乡踩那些员外老爷一脚,能跟他们同身份站一起他也没别奢求。

    “喂!你答应事,怎么没兑现?”霍病气呼呼地看着刘愈。

    刘愈瞅他一眼道:“当初我吩咐就这点?事是按我吩咐来?”

    霍病强词狡辩道:“那些完不成,你也不能赖我啊,谁知道那些兵,根本不听我,当时我一怒,差点把他们都宰了。”

    “你怎么不宰?”

    霍病嘿嘿一笑道:“我就带了那么点人,人家一群一群,我怕不能活着出来!”

    刘愈没想到霍病也不再是有勇无谋了,也知道贪生怕死。

    这次刘愈给他任务,就是通过联络朝廷布定王军中眼线,秘密做掉定王然后将他首级带回来,顺带招降定王军。实际上霍病只完成一半,定王军定王死后分成几系,往山贼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