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边关的消息(第1/1页)庶门

    藩王阵营代表人物蜀王身死,削藩就变得顺理成章。再没人敢朝会上出言反对皇举措。

    之后朝会刘愈不用再去,现他关心另一件事,就是韩升口中与蜀王有勾结楚王苏哲下落,可惜,不但蜀王阵营人表示不知,连韩升自己说也模棱两可。

    楚王这个祸患不除,总是刘愈心病。

    现朝中重要三件事,北方战事、削藩和大考,暂且刘愈都抽身事外,造了孽,自己回家将一身晦气洗干净,正困困欲眠时,琪儿羞赧地拿着毛巾进来给刘愈擦背。

    “琪儿,你怎么来了?”刘愈很好奇,照理说,琪儿不会这么懂事,连韩家姐妹都没这么识趣。

    “徐家姐姐说……昨日琪儿不该自己睡,琪儿做错事了。”

    果然是贤妻良母好典范,刘愈心中将徐轩筑赞扬了一下,转而笑问道:“她还跟你说了什么?”

    琪儿脸蛋都红透,支支吾吾道:“回……回房里再说。”

    刘愈点点头,反正他自己也洗差不多了,嚯地站起身,琪儿登时瞪大眼,然后忙不迭迈开步子逃回房去了。

    刘愈自行穿好衣服出来,徐轩筑迎面过来,对他一笑,然后又催他去陪琪儿。

    “大白天,不太好吧?”

    刘愈往周围瞅了瞅,到处能看到女军侍卫身影,这些侍卫平日里是八卦,而她们中代表吕楚儿跟是无风不传。此时吕楚儿正像狗仔队一样盯着门口这面。她好像已经嗅出什么八卦味道。

    徐轩筑见刘愈只是看着吕楚儿不走。会意点点头。然后便将吕楚儿给叫到屋里去了,然后“嫁人”“大姑娘”关切一通,令吕楚儿眼巴巴只能那干瞪眼。

    刘愈这才去了琪儿房间,刚进屋子,便发现琪儿已经换上昨日婚礼服,一身漆黑正装,好像丧服一样令刘愈看着不爽。

    “为何要穿这身?”

    “徐家姐姐说,要琪儿跟刘大哥补一个婚之夜。”

    刘愈点头。还是徐轩筑想周到,昨日婚扫了兴,今天就再来一次。那以后是不是随时想当娘就当娘?好像有点不太合规矩。

    琪儿是有母亲,通常有母亲皇家女出嫁,关于婚细节都是由母亲来给女儿说,女官也不得过问。但毕竟琪儿母亲林美人生性淡泊,不懂得教女儿这些东西,因而琪儿“开导”工作变成由徐轩筑负责。

    刘愈坐椅子上,琪儿辛勤地给刘愈捏肩捶腿,虽无章法一顿乱锤。不过刘愈还是觉得很舒服。就刘愈心痒难耐准备有下一步举动,琪儿突然钻到桌子下面。开始解刘愈衣服。

    刘愈一面感慨徐轩筑教育很到位,一边舒服享受着,心中却有一种不详念头,之前他就知道琪儿是个小恋物癖,现见她抓着了就不想放,心中长久以来担心终于印证。等刘愈反应过来将琪儿抱上床,琪儿还恋恋不舍地伸着手,就好像心爱物事被人夺走一般。

    刘愈心中感慨,看来日后有忙了。

    …………

    人迎进门,旧人不能忘。

    刘愈除了安慰其他娇妻,也去见过李遮儿。现如今李遮儿已经出落亭亭玉立,年岁上,她比琪儿和韩家姐妹都要年长,但也不过年长一两岁,身青楼她懂东西却要比刘愈家中娇妻多多。

    这几天来,刘愈继续着无所事事。

    除了要继续调查是谁长安城造下劫狱和爆炸两个案子,他还继续追查楚王下落。

    姐姐刘珏婚事也近了,刘愈已经通过隋妤找到定国侯府买家,收了钱只等姐姐出嫁后交付。

    买家是个商贾大户,官家府邸,而且是定国侯府邸,可说是占着官气,又是商贸司少监牵线,武义侯亲自出面。买家比预期价格多出了一倍价钱,足以让刘愈城外买到几百亩熟地。

    刘愈用这笔钱买了田地,等姐姐出嫁那日将田契交给姐姐当嫁妆。以后就算是齐方喜厌旧,姐姐和小外甥也有着落,小外甥曹湛将来是从文还是习武也不愁用度。

    眼看到了四月二十四,这一天科举第一榜刚出,城中上下很热闹,不管是中还是没中考生,总是要借着酒劲耍耍浑,街上闹事挺多。

    人生有得意就有失意,读书人好高骛远,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担柴之能,本来就与世俗格格不入,除了读书他们也不会做别,这般再不中,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对于考生来说,没中第一榜或许第二榜还可能补录,虽然机会微乎其微。就算是第一榜中,还希望能殿试中好好发挥,中得三甲天下闻名。

    也就这一天,刘愈从军部看到了边关第一份战报。

    大顺朝与突厥一战进展很顺利,大顺朝从三关以六路大军出征,终目地是邵武关北方九百里金尧城,这座金尧城是六百多年前中原王朝一名著名抗匈奴将领金尧所修,平定匈奴之后,这座城北方屹立了六百多年不倒,虽然此时金尧城已经为突厥人所占,但那也是两国边境交易后一座城,也是突厥人治下唯一一座城池。

    六路大军出征,突厥方面却好像做起了缩头乌龟,一方面是突厥内部权力争斗尚未结束,没有中枢下命令可汗,就难以有效协调各部形成有效防御。各部为了自家利益,也都打着撤退念头。所以朝廷进军没有遇到阻碍,也就是处“节节胜利”之中。

    至少兵部人是这么认为,认为朝廷胜利之期不远,甚至能捣破突厥王庭。

    刘愈很无语,这些人,包括闵少顷都忽略了重要一点,突厥王庭哪他们都不知道,何来捣破?现进兵顺利,可突厥人那边也没损失,大顺朝进军会加速突厥高层权力斗争出结果,突厥骑兵沟壑密布中原或许是束手束脚,但一望无际草原,那绝对是雷厉风行所向披靡,而刘愈也担心闵少顷分兵策略会变成前后失顾。

    一切都如刘愈所料。

    四月二十九,开战十天之后,刘愈正家中睡午觉,吴公公心急火燎地来找刘愈,说是皇上有要事相见。刘愈进宫后,发现袁博朗、蓝和以及兵部人都,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焦虑。

    “师傅,您可算来了!”

    刘愈属于赋闲家那种,不能随叫随到,每次来近乎都是后一个,除了军国大事,一般这些人也不会等他。

    “皇上。”刘愈看了一眼满面急色苏彦,再看看其他大臣神色,问道,“发生何事?”

    “师傅,大事不妙,大事不妙!”苏彦紧张兮兮说道。

    说着,苏彦将一份前线战报交给了刘愈。

    战报不麻烦,三件事,第一件是突厥人有了可汗,叫东毛可汗,这名字就让刘愈觉得慎得慌;第二件,闵少顷率领先期两万中军已经杀到了金尧城,并且不费吹灰之力攻下城市,扎稳脚跟。

    前两件都不能算是急事,或者说还是好事,这证明朝廷进军有度。但第三件,就让刘愈看着有些头疼。

    第三件总结起来,就是其他五路军都因为不同原因,没有按时抵达金尧城,继而被突厥骑兵或被阻隔,或被歼灭,就算是无损失暂时也进兵不得,而草原上又形不成有效防御,有两路军已经撤往邵武关。

    “怎么会这样?”刘愈见战报说也是不详细,看着众人问道。

    瞿竹作为御林军统领,解释了一番,刘愈这才明白,突厥人其实上月就已经定下了可汗,只是没对外公布。可惜大顺朝所获情报不准确,还以为突厥人正内斗不止,无暇顾及战事,而战争初期突厥南边各部撤退,也只是假象。

    其实令大顺朝其他五路军没有按时抵达金尧城关键因素是,中原人草原上水土不服。

    方向是大问题,连引路向导,都不能准确说出金尧城位置,这些去关外做生意人,都是摸爬滚打去金尧城,中间要折回不少路,往往发现走错了,然后再循着路回去,找到正确路再走。而天气也是一方面原因,一场大雨,令各路军行军受到阻碍。

    闵少顷当即下令继续冒雨进军,但因为命令草原上传达并不通畅,导致其他各路军收到命令前后时间有差,等他们反应过来再去追赶,闵少顷中军已经行出了一两日路程。

    然后便是突厥人突然滋扰,很多本来已经撤退部落,得到统一命令后,草原上如同雄鹰一般,将朝廷各路大军挡金尧城三百里范围之外,同时也令闵少顷中军猫金尧城一步都不敢出。而作为塞外孤城,金尧城周围缺水缺粮,就跟困里面等死一般。

    要不是这次大顺朝军队有小半数装备了式火器,光是突厥人第一轮攻势就已经让朝廷军全军覆没。不过即便如此,朝廷军还是损失惨重,折损超过四万兵马。

    这才开战不过十天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