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各方角力(第1/1页)庶门
霍病、李糜和隋乂三人迟迟不回军,让闵少顷感觉到危机,本来他认为,以这三人政治头脑,不会意识到他大yīn谋,但现如今他们却做一件跟他对抗事,就是两军相持。这是要出内乱征兆。
闵少顷所率领军队都是草原之战开战之前就撤走部分,有两万多兵马,而刘愈旧部属也率领着两万多兵马,相比而言,闵少顷兵马稍微多一点,一旦开战,闵少顷毫无胜算。因为谁都知道,刘愈旧部属中包涵了军,还包涵了霍病那个战争狂人,闵少顷只能用政治途径去解决这件事,他甚至考虑,亲自去一趟城外六百里外军营直接夺权。
但很,金尧城里特别状况引起了闵少顷jǐng惕。
一些原本已经被架空老将,竟然次次出席了军事会议,这些人突然对军议踊跃,让他隐隐感觉到一些苗头,为了早解决出征军军权问题,闵少顷不得不召开一个正规会议,此时天子那边也已经下达了圣旨,圣旨意思很明显,让闵少顷暂时刘愈失踪时接管军权。闵少顷有了圣旨作为后盾,觉得一切都该水到渠成。
军事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就是后刘愈时代由谁掌管军权问题,闵少顷有圣旨手,会议进行很顺利,那些闵少顷原本还担心会闹事老将,这次军事会议上也老老实实,连句怨言都没说。于是军事会议之后,闵少顷从自封代主帅变成了大顺朝军队名正言顺主帅,紧接着他让人带着圣旨副本,去霍病军营夺权。选来选去,这个人为马峰为合适。
马峰和闵少顷算是故交,也算是患难兄弟,二人从徐州开始就已经成为挚交,这次反刘愈主意还是他提出来。闵少顷不担心马峰会中途反水。若是马峰接管了霍病和李糜所部,那整个军队都将落他手上。
但是马峰却不肯去。
闵少顷军事会议结束后便找马峰谈过,马峰意思很明确,这次去夺权,其他谁去都合适,他去不合适。也不说理由。让闵少顷一头雾水。照理说现大事将成,刘愈已经被除掉,他那些旧部属也只剩下霍病这一个心腹大患,带着圣旨副本去,霍病还有不遵圣旨道理?
但闵少顷再一想,霍病还真有可能不遵圣旨。那么一个浑人,就不知规矩为何物,以前刘愈能压得住他,现刘愈不,谁还能管束了?闵少顷再看马峰为难,大致想到,刘愈情报人员遍布全军。若是被霍病知道刘愈是被马峰害死,马峰此去还有活着回来道理?马峰若是被杀,那顺朝军队内部肯定要起内乱,到时候捡便宜就会是突厥人。
到底是马峰贪生怕死,还是马峰想多不想出内乱,闵少顷已经没法去计较,他知道现必须派出一个人去接管城外那两万多兵马。大军本来是迅速出兵,却已经草原上耽搁了两个多月,后勤补给早就出现困难,若是再不能解决此事。回头他这个全军统帅也会被皇帝问责。
打了胜仗不进不退,这是要造反征兆。闵少顷朝中可不止刘愈一个政敌,两相,袁博朗和蓝和,肯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找个雷厉风行有资历值得信任人作为特使去接管军权。再找个温和些将领从旁协助,防止双方矛盾不可调节。闵少顷盘算这人选时是花费了很大脑筋,后他选定了曾经军事会议上跟刘愈有过争辩黑脸将军张绍云,以他雷厉风行跟霍病有一拼,至于从旁协助人,他选择了何茂,因为何茂就是个老好人,谁都对他有一种发自内心尊敬。
事情定下来,闵少顷便找了这二人谈话。张绍云闵少顷控制边军之后一直得重用,已经被闵少顷当作自己人,但何茂不同,何茂已经被架空很久。这次派出特使去接管军权,竟然让何茂做张绍云副手,连张绍云都觉得有点愧不敢当,何茂可是他老上司,军中声望,张绍云也没法跟何茂相提并论。但毕竟是统帅命令,他也就遵从了。
何茂也没出言说什么,只是表示会竭力办好。
因为张绍云金尧城一系边军中职权很高,所部有四千多人,这次张绍云去接管霍病和李糜所部,原来部属必须要安排别将领来担当。正为此事发愁,何茂提议道:“不如由一些有经验老将来接掌,如此可无碍!”
闵少顷本来也是这么想,毕竟光是提拔一些没资历可信任人来担当重任,已经让全军不服,现他一介文臣接管军权,根基未稳,是时候拉拢一些老将来为他效命。之前那些老将踊跃参加军事会议,显然都是想这次胜仗中分一杯羹,为了不让这些老将中任何一人过度专权,闵少顷将原本张绍云所部四千多兵马分成六部分,分别找来十几位老将来统领,这样名义上他们还是将军,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权力。
安排妥当之后,张绍云便与何茂出发了。
金尧城,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都很太平。
六百里路,一去一回,如果是马,那也用不上三天工夫。可是张绍云和何茂带人去了五天,依旧一点消息都没有。闵少顷开始有些坐不住。
闵少顷现已经接到了朝廷关于撤军命令,他明白,撤军是早晚,他不撤,右相袁博朗和左相蓝和也会给皇帝施压,借由皇帝手来逼他撤。现军队中是没了刘愈,但还有他闵少顷,闵少顷必须第一时间回长安城述职,将所有军权交出来,这样才会令皇权彻底控制军权,达到他目。
他也想明白了,如果霍病就是犯浑,就是要继续草原上跟突厥残兵闹腾,他就准备先撤军,将这部分人马弃之不管。你霍病不是能打吗?让你看看没粮草供应,没后援支持,还草原上怎么横行?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撤回关内?就算你小子都本事能抗住,你下面将士也受不了,毕竟霍病和李糜所部中大多数将士都是边军,此时打了胜仗也是思归心切,霍病那咄咄逼人死咬不放战争狂人态度早晚会引起下面军将怨言。
闵少顷将所有注意力都放了城外六百里刘愈旧部属身上,忽略了内部危机。此时花集安正金尧城内当一个闲人,却已经笼络了大多数老将支持,而且已经做好夺权准备。要夺权,首先要讲全军中声望。
花集安收到消息,齐方和张无诸已经奉皇命率兵进驻邵武关。这事是秘密进行,连闵少顷事先都没得到通知。这意图很明显,皇帝担心闵少顷当第二个刘愈,怕他赖草原上不归,挟军权谋反。因而皇帝派出齐方和张无诸这两个信任将领到边军中,只等闵少顷率军回邵武关,也将闵少顷军权给解除。
齐方和张无诸出征也情理之中,毕竟只要他二人从关内出来,刘愈关中势力就基本无存,皇帝可以轻易将关内军权揽自己手中,这是巩固皇权第一步。曾经稚嫩皇帝,也学会了用他自己手段来保证皇家政权稳定。
邵武关等三大关口毕竟聚拢了边军近乎一半以上兵马,当初刘愈出征时,只是匆忙集合了一些残军败将,以四万多人马就出征了,但事后边军聚拢边关将士,仍然有三四万之多。这部分因为刘愈前线胜仗,也被认为是没必要派出草原,于是一直守关内,直到齐方和张无诸到来。
齐方和张无诸认识刘愈之前就已经是军中将领,虽然不得志,但他们深谙军队内规矩,进入邵武关第一天,就已经将军权牢牢掌控自己手中。
闵少顷自以为事事都他预料之内,却不知道刘愈旧部属已经暗中取得联络,这还要归功于杨情报网布局紧密。闵少顷所部不过才两万人马,而此时刘愈旧部属所控制兵马已经超过六万,全军支持度上,刘愈旧部已经完成了对边军大部控制,万事俱备,只差金尧城这一处东风。
七月初六,刘愈从战场上失踪一个月之后,金尧城内部突然发生变乱。
这一天闵少顷正着急他信任将领召开关于撤军会议,中军大帐突然被一伙士兵所围困,紧接着原本应该去接管刘愈旧部军权何茂出现众人眼前,与何茂同行竟然还有花集安和一些老将。并不见张绍云。
闵少顷隐隐感觉到不安,他没想到,一向温和不与人争,甚至连当逃兵都随大流何茂竟然会有这么不遵号令之时。
闵少顷走上帅案,当众宣刘愈“遗书”,由大将军花集安接掌三军,继续对突厥进行讨伐,直到捣破突厥王庭!
这遗书明显是伪造。
闵少顷冷笑,一旁马峰早就跳出来指责道:“好你个何茂,竟敢以下犯上谋反!你以为有了这些老家伙支持,你就能推这个傀儡上位了?莫忘了整个金尧城,可闵将军控制之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