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1/2页)重生之医路扬名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第五十四章:征兆
郑驰乐回头一看,来人不是关靖泽还有谁?
离他们上一次见面也不远,清明关靖泽还回过淮昌一趟,陪着郑驰乐去拜祭郑存汉。
郑存汉两年前就去世了,不过他去得很安详,半夜睡着睡着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生前有吴弃疾和季春来帮忙调理,精神状态又很好,后那段日子倒也走得平和。
即使是这样,郑彤整个葬礼过程中还是没法止住眼泪。
郑彤母亲生下她后不久就去世了,郑存汉又跟家里不和,父女俩一直相依为命。
郑存汉脾气不算好,耐心又不足,对郑彤一向严厉得很,动辄斥骂。那时候郑彤很不服气,常常跟郑存汉吵得脸红脖子粗。当时知青下乡计划原本没把郑彤算进去,她却亲自跑了一趟,自己跑下乡历练。
因为这样父女关系那时看来并不怎么圆满,郑彤遇到比自己大好几岁叶仲荣,感觉就像填补了生命中一个空缺。叶仲荣成熟稳重,脾气又好,郑彤渐渐地就沉浸那种从未享受过温情里面。
可后来发生一切证明看起来温柔并不一定是真情,越是气急败坏、越是怒火烧心,才是真正意。
归根到底这天底下会无条件爱着自己人,还是自己父母。
郑存汉临去前仿佛有了预感似,将郑驰乐喊回去说了许多话。郑驰乐当时还没察觉,只觉得郑存汉气色大不如前,再三叮嘱郑存汉多注重身体。
当天郑驰乐就跟着季春来去华东省出诊,结果第二天清晨童欢庆就来电说郑存汉去了。
郑驰乐没见到郑存汉后一面,听到消息后鼻头不自觉地发酸。
曾经他对郑存汉是满心恨意,否则也不会一走多年,刻意避开跟家里相关所有消息。可随着这两年相处机会越来越多,爷孙俩之间关系已经日渐改善——虽然遇到某些问题还是会梗着脖子吵起来,谁都说服不了谁,郑驰乐却还是能感受出郑存汉对自己弥补之心。
而郑存汉就这时候去世了。
郑驰乐打量着关靖泽,发现这家伙又长高了不少,眉宇越发清俊,站人群里别人总能第一眼瞧见他。
难怪关靖泽永交这边名声也挺响亮。
郑驰乐问道:“你不用忙?”
关靖泽说:“很多事我也插不了手,只是跟着程秘书学点儿东西。”
郑驰乐被他逗笑了,这才几岁呢,就想着插手正事。
不过想想也觉得关靖泽可怜,明明都已经基层熬过了好些年,眼看就要一展宏图,结果一朝又回到了解放前。
跟关振远身边那么多可以施展能力好机会,关靖泽能不心痒吗?偏偏关振远又不是轻率人,可以想象关靖泽想提个建议必然要七弯八绕,还得被关振远时刻敲打——要他别太自大,小小年纪就想插手大人事。
可以想象关靖泽心里有多憋屈了。
想到这里郑驰乐就有些庆幸。
虽然他也没到可以行医年龄,但只要患者同意,他还是可以跟着问上几句、参与诊断,到了辨证季春来、吴弃疾都不介意他插嘴,而且常常采纳他意见。
而且“笔谈”也让他获益匪浅,四年过去,与“岚山野医”长久进行笔谈联系业内人已经高达三百余人,他们不仅遍布华国各地,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海外人士;同时随着同行们互联网上交流日渐增多,有热心人假设了一个大型医学论坛,定时公布讨论话题。
这些活动让郑驰乐越加忙碌,岚山野医这个名号已经从一开始师徒共有渐渐变成郑驰乐独自持有。除非是有人找上门来非要见“岚山野医”一面,季春来才会应承下来,否则都由郑驰乐负责应对。
季春来一直定时审阅郑驰乐跟别人信件,郑驰乐正式迈入十六岁这一年,季春来终于出面让黎柏生给郑驰乐争取一个考取行医资格证机会。
今年开春郑驰乐以完美成绩通过了所有考试,经过省主管部门审核后破格拿到了证书。
也就是说郑驰乐已经算是出师了。
可惜就算有证书手,他年龄也不足以让人信服,真正面对患者时能不能取得对方信任、说服患者接受自己治疗方案,都是他需要烦恼难题——但比起关靖泽,他可算是幸运多了。
郑驰乐和关靖泽聊了几句,转过身继续安排物资卸放。
关靖泽也没闲着,跟安置点负责人说了一声后就开始代表安置点这边跟郑驰乐配合起来。
两个人默契十足,没一会儿就把救援物资分配方案定好了,有条不紊地将物资分配完毕。
眼瞅着终于有机会说说话了,吴弃疾那边一招手:“乐乐,把医疗队人都叫过来,我们来正式商量一下防疫方案。”他瞥了关靖泽一眼,“靖泽你忙去吧,我们可能要谈挺久,不耽搁你了。”
关靖泽:“……”
郑驰乐拍拍他肩,劝慰道:“商量久一点今晚我们就住下来,到时候我去找你。”
关靖泽心里再怎么憋屈都不会表现出来,他点点头:“去吧。”
郑驰乐把医疗队跟来人都找齐了,跑着去吴弃疾那边。
吴弃疾带来人都是他有心培养,按照吴弃疾意思是想打造一支机动性比较强班子,整个班子里面任何人出去都可以独当一面,独自组织类似于这次支援永交行动。
吴弃疾已经把这个意思和永交省院李院长说清楚了,李院长对他想法表示非常支持。
要知道遇到这种灾祸,临时抽调出来人手总会因为不熟悉相关工作而忙中生乱,导致救援行动、防疫行动受阻。李院长拖着老迈身体来到前线坐镇就是因为不放心,如果早早就有吴弃疾这种想法,他就不需要像这些天一样忧心到没法入睡了!
即使才刚刚接触不到半天,李院长已经十分欣赏吴弃疾,当下就让他加入灾后防疫计划讨论之中,同时还放缓了商议脚步,力求能向没接触过这方面手能真正掌握组织防疫行动每一个环节。
郑驰乐一开始是以政治任务来看待这一次支援永交,没想到吴弃疾还藏着这么个计划,而且一到地头就广结善缘,轻轻松松就把自己设想好方案顺利推行下去。
郑驰乐早就知道这个师兄非常了不起,对于吴弃疾手腕已经见怪不怪,只是暗暗地记下吴弃疾做法,准备回头再好好揣摩。
心里有了计较,郑驰乐旁听得为认真。
就郑驰乐和关靖泽各自忙碌时候,关振远听到了一个意外消息:韩老爷子代表中央过来视察。
上一代人里面,耿老爷子已经渐渐退了,叶老爷子、韩老爷子却还任上,这两位人物是“三朝元老”,除了头顶上两位之外他们资格老、权限大,了不得是他们还有姻亲关系!
韩老爷子是军方实打实“大佬”,军方比他晚一截人一部分是他亲自带出来,还有一部分是他亲家叶盛鸿带出来,叶盛鸿军权交得早,可余威犹,两家结合让韩叶两家都水涨船高,首都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流水领导班子铁打韩叶两家。即使韩叶两家没有人到达过高那个位子,它们地位依然是无法撼动。
韩老爷子亲自过来,不仅仅是代表他个人,代表着一种风向。
关振远隐隐觉得这是关家祸起萧墙前兆。
近张世明似乎对他大哥关振德很不满,利用自己传媒界人脉大肆宣扬他理念和政绩,首都那边对这一切也全都看眼里。
关振远从开春开始打电话回家,他家老爷子已经很少跟他说话了,有时候甚至是让家里勤务兵把他打发了。关振远虽然也觉得家里亏欠了大哥,但遇上老爷子这样对待还是有些心灰意冷,永交省条件比定海省要差得多,改善起来步伐也能迈得大,看起来他功劳就多了,其实他了自己本分!
关振远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做事有多出格,他认为任何一个官员看到永交当地贫瘠、永交民众苦难,都会打心里感到难受,进而积极地寻求带领它走出贫困方法。
可关老爷子表露出来态度分明是说:“你是想跟你大哥争!”
关振远不想埋怨自己父亲,但这半年来往家里打电话次数也渐渐少了,首都那边消息也是辗转从张世明、吴弃疾那儿听来。
张世明前段时间将一个消息转告给他:他大哥那边又去了一个调查组,大概是出了什么问题。
结合韩老爷子到来,关振远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感觉。
韩老爷子摆出对他重视姿态,很有可能是他大哥那边真有大事儿要发生,他大哥进中央事也许要再次搁浅了——甚至会糟糕。他家老爷子毕竟还常委那个位置上,动了他大哥,那边也许回想补偿关家。
只不过这个补偿……
关振远苦涩地一笑。
这个补偿落到他头上,他家老爷子未必会觉得高兴。
有可能是冷冷地对他来一句:“这就是你想要吧?你终于得偿所愿了!”
关振远看着翻滚着江水,心里百味杂陈,但他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纠结这种事情,很就将事情安排下去,亲自去迎接韩老爷子。
这次灾情非常严重,但这几年来永交施工队已经练就了高效抢修能力,铁路干线洪水退去后很就恢复通行。
韩老爷子一路上见过不少民众,不意外地发现永交省内果然一片平和,没有半句怨声。关振远优秀他们其实早就看眼里,只是碍于那是关家内部事,他们不好插手,也只有直脾气耿老爷子先看不过眼,给了关振远到华中发展机会。
四年前关振远突然远调永交,他跟老战友叶盛鸿也私下议论过,觉得这老关真越老越糊涂了,明明就是棵好苗子,他怎么狠得下心这么对待?这年头他们想找出个拔尖接班人都难,他倒好,家里有一个还死命去压制。
瞧瞧他一力支持长子关振德是什么玩意儿?换个人来被关家全力帮扶,铁定老早就跻身中央省了,关振德却还华国繁华省份蹉跎。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根本玩不转。
就算给了他高位置,他也使不动手里权力。
所以不是他们不给关家面子,而是这面子给不下手。
这次关振远表现实太漂亮了,他们决定不再管关家那边有什么打算,先把这棵好苗子扶上来再说。
难道他们都明着要拉关振远一把了,关振远亲老爹还能把他摁回去?韩老爷子可不信这个邪!
韩老爷子决定走这一趟时心中早有打算,看到关振远时格外和悦,和气地询问起关振远现情况。
关振远一一作答,不卑不亢,姿态摆得很端正。
韩老爷子非常满意,让关振远领着自己去河堤视察。
关振远又是作陪又是处理各项事务,一番忙碌下来已经是月悬空中。
这两天雨算是停了,皎洁月色分外喜人。关振远拖着疲惫身躯缓步走回自己暂住地方,心里思考着韩老爷子对自己态度,韩老爷子越是和善,他就越能肯定自己猜测。
想到自己下一次回家时可能会面临怎么样冷遇,心里难免有些伤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