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第2/3页)大明望族

,又不是去前线,安全得紧。这个位置又重要得紧,想来淳安大长公主府不会拦着。

    而蔡家人又掌握着不少军事力量,大长公主又得皇帝信任,对于庞天青接管那些密探机构也是极大助益。

    沈瑞起了念头,便打算回去修书一封给岳丈杨廷和,看看这事可行与否。

    回了内宅,沈瑞向徐氏禀明了想往文登去,怕要两三个月方回来。

    徐氏含笑应道:“你只管去便是,不用惦着家中。”

    又指着杨恬道:“丛兰大人原是你上峰,既去文登不好不拜访丛家。丛家老大人、老夫人皆在,你将恬儿带上,让她去与老夫人请安,代我问候老夫人,尽了礼数。”

    杨恬忙道:“我自是要在家里侍奉母亲的。”

    徐氏笑道:“家里人多着,哪里还要特特留下你。你且去吧,这阵子也忙得紧,该松散松散。”

    沈瑞揣度着,徐氏虽没有催促过他们子嗣的事,但不可能不关心,想来这也是不想让他们小夫妻才相聚又分离。他有心带杨恬四处走走,便也笑替杨恬应下。

    徐氏又道要往京里送回信,让沈瑞走前安排下人。

    “你理六嫂子,操心小林哥的婚事,想求京中各家亲戚帮着寻寻可有合适的人家。”徐氏道。

    却是先前因碍着刘瑾,无人敢同谢氏打听沈林的婚事。

    而这次在刘瑾打压刘谢旧人时,沈理还能屹立不倒,倒让不少人动了心思。如今便也有媒人上门了。

    谢氏原就没打算在山东这边寻儿媳妇,这帮官家夫人的作态更让人齿冷。

    因此她便紧着往登州来信,想央磨徐氏乃至杨恬继母杨夫人在京中为她儿子寻个得力的亲家,最好是趁着朝中看好沈理这档口,迅速将儿媳定下来。

    沈瑞不由皱眉,瞧着屋里没人,低声道:“母亲,关起门来我说句不太妥当的话,理六嫂子这等人,就是给她找个公主,她还得嫌弃公主不能继承皇位!还是莫要管她儿子的事罢,别再闹枚姐儿婚事那一出。”

    徐氏听了公主皇位等语唬了一跳,拍他道:“又浑说!”

    末了听完,又叹气道:“谢阁老先是状元,后是阁老,她自小风光,又嫁了状元郎,难免带了些骄娇二气。如今,也已是改了许多了。便不冲她,也要冲理哥儿、冲小林哥不是。”

    沈瑞也叹了口气,他自然也是盼着小林哥有得力妻族的,便也不好说什么了。

    这边说妥了,沈瑞牵着杨恬出来回自家院子。

    摩挲着她的小手,因低声叹道:“理六嫂子这事儿,也让你为难了。”

    虽说俞氏与杨恬如今似亲母女般亲近,但,到底不是亲母女。

    杨恬心下一暖,低声笑道:“不为难。母亲亲自写信呢。而且”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几分:“你也知六嫂子的性子,与其让她自家找亲事,还不若咱们帮着找了。”

    沈瑞一愣,随即笑道:“正是这个道理,是我想左了。还是夫人聪颖。”

    杨恬白了他一眼,啐道:“又取笑我。”便也打趣他道:“知府大人日理万机,哪里理会得些许后宅小事。”

    说话间进了东院正房,沈瑞见一旁几上白絮琉璃盘子摆着几枚红蛋,红白相称倒是好看,不由多打量了一眼。

    杨恬见了,道:“那个善编筐篓的工坊管事家得了个七斤的大胖小子,送了一篮子喜蛋去府衙,小于师爷打发人与我送来,恰赶上戚家嫂子等几位过来,都说讨个喜气,便分了她们去。”

    她口中戚家嫂子便是戚景通妻子张氏。

    戚景通与沈瑞一般,都是嗣子,又都是膝下无子。

    过继嗣子便是为了香火,因此作为嗣子的妻子,张氏与杨恬的压力要远大于寻常人家无子妇人。

    两人因境况相同,不免有些同病相怜,又都是恬静性子,因此关系处得颇近。

    沈瑞见杨恬望着喜蛋的怅然神情,不由心下暗叹。

    便揽着她开解道:“先前不都与你说开了么。不想那么多,都交给老天爷安排,老天爷赐我们个孩子,我们便欢喜接着若终是无缘,日后还有四哥儿,还有小楠哥,总少不得咱们的供奉便是。”

    杨恬低低应了一声,并没有言语。

    沈瑞也知子嗣也始终是杨恬的心结,便是怎样开导,也不可能真正让她释怀。

    也不指望一朝一夕就令她改变,便笑着打岔道:“这两日你可要忙了,打点咱们两个人的行李,现下是热,没准儿路上就入秋了,厚衣裳也带着些。”

    杨恬便也跟着笑道:“我的知府大老爷,难道会叫你冻着!”

    却又不免迟疑道:“我是当留下来侍奉母亲的。”

    沈瑞道:“不过去两三月罢了,母亲都发话了,你便随我去吧。且丛家,我们确实是要好好拜会的。且我也想见一见沿海诸卫所的指挥使、指挥佥事,你们女眷走动,更妥当些。”

    杨恬点头应下,又笑道:“你原还说带我游这儿玩那儿,这几个月了,就只坐了一回海船上海岛。”

    沈瑞连连作揖道:“夫人恕罪,夫人恕罪,小生这趟就好生补偿夫人”

    山东登州府,文登县

    文登县多温泉,县城东北处更有一镇在宋时就有温水镇之名,元时改为温泉镇至今。

    因多泉眼,富贵人家多来建庄子,更设有巡检司,且离威海卫、成山卫都不远,遂成一处极繁华的所在。

    自来这样繁华之地便少不了青楼楚馆。

    这边的青楼东家又格外有头脑,也仿照富贵人家庄园样式将楼子盖在了泉眼边,更推出了些龙女戏水的节目,更受人追捧。

    此处便渐渐形成特殊的脂粉区,甚至许多外地富贵闲人慕名前来,竟比文登县城更热闹几分。

    这边最有名的青楼名唤醉香阁,新近调教出十二位姑娘来,皆是以花为名,春兰秋菊各有风情,排下来更好是一年十二个月,遂起个诨名唤作十二花仙,一时名声大噪,客似云来。

    这一日,恰是十二位姑娘一起献舞,但见彩带翻飞,客人如痴如醉,打赏声不断。

    一旁独属于醉香阁头牌姑娘金玉珠的小楼上,开着半扇窗,一个娇媚姑娘伏在窗框上,歪头看着那边的喧嚣,手里轻轻摇晃着扇子,像在驱赶蚊蝇,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

    但见她一张团团脸,薄施粉黛,额间朱红花钿,看着极是甜美娇憨,却并非是金玉珠,而是那金宝珠。

    那正主玉珠姑娘正在那边竹榻上歪着,与对面几个草莽汉子说着话。

    案几旁,三个小丫鬟铺开纸,运笔如飞,将他们提到的东西与价钱一一记录下来。

    少一时这几位走了,那玉珠姑娘刚停下来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外面鸨母又探头探脑进来,堆笑道是某某爷来了。

    玉珠姑娘翻了个白眼,话也懒得说,只招招手,那鸨母会意,知道又是一注赏钱到手了,便欢天喜地出去唤人了。

    很快又进来三两位,都是熟面孔,没有寒暄,张口便是报东西报价。

    最近这般情形时常出现,盖因南边儿海上立规矩的九头蛟分崩离析,规矩一坏,各路妖魔鬼怪便都跑出来打劫了。

    初时还是闽浙一带,如今已是江苏乃至山东青州府南部都有大小海寇出没。

    因海商多是走私买卖,便是在海上遇袭,也不敢回来报官报官了没准儿贼没被抓,自家先被问罪了。

    况且报官也没用。

    这些个海寇吸取了巨鲨帮的教训,通常只纵横海上打劫船只,基本不会上岸抢掠的。

    沿海卫所多是守土,便是王守仁的水师,也不会远赴海上剿匪。

    无人遏制,海寇越发猖獗。

    然海寇劫掠容易,销赃却不容易,还是要调头来找坐地户的。

    东西是卖到越远的地方越安全,青楼楚馆又是有钱人的聚集之地,故而玉珠姑娘这个中间人近来生意十分火爆。

    好容易又送走两拨人,玉珠姑娘打发几个小丫鬟歇着去了,走到窗边的身边,推了一把宝珠道:“给我累成这样,你竟也不帮帮我。”

    宝珠拿扇子掩口打了个哈欠,道:“我又不懂这些,若记乱了,你叫我赔银子可怎生是好。”

    玉珠狠狠一戳她额角,啐道:“你不是要上岸?没些个本事,怎么上岸!”

    宝珠一甩头,撇嘴道:“没本事我早被扔乱葬岗喂野狗了,还能被派到你这儿来。”

    顿了顿,又道:“你也别抻着了,便你不想上岸,多一个后台也总是好的。你这一行,不就做的路子买卖么。

    “大人都进了宁海州了,说话间顺子爷就该先到了。大人或许好说话,顺子爷可是个蛇信子,你再瞒他不过的。”

    玉珠又啐她道:“糊涂!手里不捏着些东西,如何卖得好价钱?这会儿就全抖落开了,回头没得可卖了,还不被人一脚踢开?”

    宝珠却去摸她的脸,嬉笑道:“姐姐就凭这张脸,这一支箫,便没人舍得将你丢开手呐。”

    玉珠反掐她脸道:“你当我是好糊弄的?你这张脸、你这手琴又差到哪儿去了?还不是凭着挖空了琉璃作坊才站住脚?”

    宝珠听罢,也不玩闹了,摊了摊手,叹了口气。

    玉珠又是嗤了一声,道:“叹什么气,现下这样不是更好?”

    她们这行当,通常是两条路。

    要么在欢场沉浮一辈子,年老色衰时买几个小姑娘调教着,当个鸨母。

    要么从良,寻个人嫁了

    小门小户的她们瞧不上,也养她们不起,没准哪一日穷了再把她们卖了。

    理想的就是寻个高门大户,或是富贵人家,正经做个妾室,从此终身有靠。

    金胭脂一直是做着两手准备的,玉珠宝珠就是她从一个鸨母手上买来的,认作妹妹,却一直调教着迎来送往的诸事。

    另一边她也在努力往第二条路上走,无论最开始靠上九头蛟的龙头孟弘通,还是后来想跟秦耀、如今跟了张禬,都是极力想从良。

    玉珠从胭脂身边离开自立门户,本也是想效仿她走她的老路。

    到了文登后,搭上了靖海卫的指挥使冯佑,金玉珠眼前的路就开阔了。

    因跟着胭脂,她原也认识些海上的人,再通过冯佑的路子,给人牵线销赃拿好处,便也攒下不菲的身价。

    冯家门她是进不得了,至多是个外室。

    且冯佑虽此时是指挥使,但谁知道多暂能调走呢。

    等她搭上了外戚王家,就踏实多了。

    王家是不会走的,地方上也无人敢惹这样的外戚人家。

    她想着背靠王家,便是不嫁,自家开个青楼,当个省心省力的东家也是好的。

    直到宝珠来到她面前,给她带来了一条全新的路。

    “我有本事有手段,在大人手下当个女管事绰绰有余。大人仁义,从不亏待手下人,也许了我了,与我寻个得力的夫婿,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