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五一事变(第1/1页)兔子的征途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感谢“传说中的小人物”和“天涯孤隼”的打赏。

    今天大年三十,祝大家除夕快乐。

    ————————————————————

    除了海外组织外,戴笠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组织能让那么多报社都联合起来,仅仅靠大同党是不够的。

    当戴笠准备把自己得到的消息汇报给常凯申时,憩庐中的常凯申又开始骂起了娘希匹,这已经是今年的第几次了,一众侍从室的人全是冷汗。

    等着常凯申骂完,戴笠才上前汇报收集到的情报,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常凯申。

    看到报纸时,愤怒中的常凯申那是怒上加怒,待听到戴笠随后的分析后,不禁又冷静下来。

    海外组织。

    一想到这个名字,常凯申就不禁头痛,自从这个组织出现之后,人民党那是一败再败,每次都败得十分彻底,传回来的战报一个个都是全军覆没。

    不到半年时间,原本以是穷途末路的大同党不仅复活过来,还渐渐占据了整个西北地区。从不断传来的情报看,赤军现在已经基本占据了整个西北,打通了和新疆的连接线,取得了和苏俄共~产国际的联系。

    常凯申和苏俄合作过一段时间,明白苏俄的可怕,同时也明白苏俄人的野心。现在大同党不禁和苏俄取得了直接联系,还打通了彼此之间的交通,后患将会是无穷无尽。

    占据了西北之后,大同党得到了较深的纵深战略地带,收编了各地马匪和马家军残部后,实力一下得到了质的飞跃,可谓是蒸蒸日上。

    相比起来,他的人民党则是江河日下,北边有日本人在搞摩擦,南面有两广在蠢蠢欲动,西北方向更是直接损失了三个军的主力以及马家军的后援。

    如此内外交困下,常凯申这段时日过得一点也不好,哪里有去年的容光焕发。

    究其原因,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海外组织给大同党提供援助,使得大同党死而复生,让他的统一大业在最后关头土崩瓦解,怎么能不对海外组织特别在意。

    所以在听到海外组织后,常凯申马上就冷静下来,再看看手中的报纸,确实也只有海外组织这种具有大能量的组织能操控那么多报社。

    可是知道又如何,现在他们只知道海外组织的起源,其他的根本就找不到头绪,想要应对都不知道应对方向。

    常凯申找不到应对方向,作为负责调查海外组织的戴笠那是难辞其咎,如果他能掌控哪怕一点海外组织的新信息,常凯申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因此,常凯申还没有主动问起,戴笠便提前自责说道:“学生无能,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海外组织的信息。”

    见戴笠主动认错,常凯申也不好责骂他,况且除了海外组织方面外,戴笠在其他方面的情报上一直居功至伟,随意责骂他的话难免让人寒心。

    回到事情的源头,常凯申不禁头痛,先后失去了作为左右手的第一军和康泽,他的处境将会是越加危急。赣西的事情被曝光放大之后,随之而来的舆论将会比失去康泽更加让他头痛。不用想,他的那些老对手们都会趁机把矛头指向自己,用各种尖酸刻薄的话来辱骂中央。

    自从四一二之后,这种辱骂他早已是十分熟悉,倒也不至于生气,只要手中握着足够的实力就能无视这些跳梁小丑。但是现在他失去了三个主力军,又丢了马家军这个强援,实力上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面对其他军阀时就没有了过去的那种绝对优势。

    失去了绝对优势,腹心地带的赣西赤军又死灰复燃,人民党中央的情况一点也不乐观。

    果然,就在康泽的事情出现没有多久,两广的陈济棠和李宗仁在胡汉民的带领下,称常凯申集团独裁暴政,罔顾国家安危,放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的侵略,肆意破坏党内团结,以剿灭赤军为借口,实行对各地独立政府的吞并,致使西北三省落入赤军手中,乃是党国的最大毒瘤。

    除此之外,常凯申集团的康泽为了一己之私,以严法暴政治理赣西,致使赣西人民多受其难,一年不到便死伤一半人口,造成名不聊生。

    常凯申集团违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以民主为名实行常凯申一人的独裁暴政,肆意杀害党内要员和党外民主人士,实是辛亥以来最大的国贼。

    两广好转全国人民当团结起来,驱逐常凯申集团,建立新的人民政府后,以全国之力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解救我东三省的万千百姓。

    发出讨常楔令之后,两广便宣布成立新的临时政府,以两广之兵组建抗日救国军,于1936年5月1日向常凯申的中央军发起战争,史称“五一事变”。

    对于这场战争,常凯申早就有心里准备,所以对两广的选择并不意外,即使两广不来打自己,自己也会想办法把两广收入自己的麾下。

    为了应对和两广之间的战争,常凯申早前就有所准备,大多数主力都集结在两广附近,战争开打没有多久,双方便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拉锯战。

    中央军虽失去了包括第一军的三个主力军,在实力上依然胜过两广,两广的兵力虽然比不上常凯申,士兵的悍勇上却超过了中央军,加上熟悉当地地形,竟能和中央军打得不分上下。

    如此实力相若的情况下,双方竟是打起了广日持久的消耗战,交战状态一直维持到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才暂时停止。

    前线的战场上,中央军虽然能勉强挡住两广的进攻,舆论的战场上,常凯申集团却是渐渐处于疲于应付的阶段,无论是大同党和两广,还是其他的党内反对势力,皆把矛头指向以常凯申为首的人民政府,使得常凯申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反抗之力。

    就在常凯申疲于应付的时候,日本人又在河北搞出一些小摩擦,一边和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剑拔弩张,一边又在诱惑宋哲元搞华北自治。

    如此多事之秋,常凯申的情况越来越危急,刚刚和他取得合作意向的美国人突然暧昧起来,德国人也适时提高了中德合作的价码,让常凯申每天都要被气个三次。

    ——————

    PS—我知道这章字数比较少,但过年嘛,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