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京城排南事件(第2/3页)夺鼎1617
否?我们学他不就行了。不瞒兄弟你,我们几个人已经商量好了,找几十个义士,成立了忠顺社,但凡是胆敢给崇祯戴孝的南蛮子商铺,一律砸毁。至于舜天时报,那就更不能放过,要吾等亲自去。将里面的诸多异端邪说一一以火焚之,方消我等心中之恨!”
周钟道:“这个……不太好吧,吾等都是读书人,怎能为此市井流氓行径,还是当先礼后兵才好。”
这人冷笑了一声说:”周兄,到了这个时候,你与此等犬彘不如的东西还讲什么君子风度了,再说了,古之君子不也对仇人食肉寝皮?这些年,南蛮子的报纸与我等来说,胜过杀父之仇。自从江南时报开办以来,报价日廉且不限文笔,且不说那为秦始皇翻案买好的马士英,就连贩夫走卒都大放厥词,公然骂吾等名为仕子,实为虱子,只能寄生饮血,不能为天下谋一丝利。这等有辱斯文之言,频繁见于舜天时报,若无南蛮子纵容,岂能如此?周兄,说句大实话,吾等非是为自己砸报馆,我们是为天下读书人争一口气。”
周钟闻言低头不语,半晌才说:“所谓君子远庖厨,这等事毕竟不光彩,吾等远远观之即可。”众人一听顿时欢欣鼓舞,于是,一场针对南中商人的暴行开始了。
很快,北京城又重新冒烟起火,江南时报、舜天时报等报馆被砸,伙计被殴打,百十家出售南中商品的商铺也普遍被砸。京城之中的青皮混混们乘机砸开商号将那些往日里觊觎已久,垂涎三尺的贵重商品洗劫一空。当然,南中商人伙计也不是好相与的,可惜单独的商铺难以对抗少则数十多则数百的暴徒,因此他们很快就选择了联合。
在南中商社的主持下,多数商人伙计选择聚居在了东江米巷,同时将手中的武器集中,由各家商号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壮年掌握,成立了联防队,在巷子口筑起了街垒,作为防御设施。同时派人出城往天津去送信求救。
少了南中商人这个商品来源,一时间,刚刚被大顺占领的北京物价顿时翻着跟头向上涨,城内人心惶惶,都生怕一个不小心,一场大战重新展开。这种情况,大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但是一方是对大顺至关重要的南中商人,一方则是大顺需要收揽的仕子,对谁都不能轻易下死手。
所以,大顺天子李自成考虑再三,决定让牛金星出面去劝和,报馆暂时停办,对于南中商人的损失,大顺一律加倍赔偿。对闹事的人,凡是仕子一律教育为主,市井流氓则一律明正典刑。同时,刘宗敏也下令城中加派兵马,增大巡逻密度,遇到有在街头闹事打劫滋扰百姓者,无论军民,一律就地正法!
命令下达之后,气氛很快有了缓和,可惜,正如墨菲定律所说,坏事从来都是接二连三的赶场子。
就在北京的南中商人刚刚被安稳下来的时候,天津却出事了。听说北京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李沛霆顿时蹦了起来。
“真真是天助我也!该是主公气运到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一战而溃
高一功和吴汝义带着招抚、谈判两项大使命往天津方向而来。还不曾抵达天津,在永清、廊坊一带便已经有风声传来。
天津绝不投降!
天津卫城内,贴满了以梁国公名义下发的告示,令青壮年统一到有司衙门报到登记,“不分贵贱,不论功名。”违者,一律以通贼论处!
城内的官绅和读书士子们,虽然不太情愿,但也不得不令家中子弟带着各自家中的奴仆到有司衙门去报到、登记,然后编组。“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哦!”
所谓的矮檐下,便是此时在天津城内各执刀枪密布于城内各条街道上,将火炮、子药和各种守御器械运到城墙上的京营新军和隆盛行的保安们。
在得知京城内发生了针对南粤军体系的各种打砸抢事件后,此时在天津商贸区主持大局的李沛霆当即便下了一道命令,隆盛行和商贸区内所有南中商号的保安全部集中,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伙计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立刻报到。
南粤军的动员制度令天津的官民百姓大大的开了一次眼界,昨日还是铺子里和气生财笑口常开的伙计,一夜之间便成了顶盔掼甲持刀配枪的战士。
转眼间,李沛霆手中便有了四千余兵马在手。
见自己身旁突然冒出了这么一支友军,京营新军的余部也是顿时大喜过望。原本就和隆盛行、商贸区关系密切的新军,几乎是第一时间便找上门来,要求与隆盛行进行联防,大家一起守卫天津,同进退,共生死。
除了这两部人马之外,驻守在泥沽的水师陆营一营也被李沛霆紧急调到了天津商贸区,作为护卫这座北方据点的重要力量。
这三部人马,加起来一万有余,顿时让李沛霆和在天津的南中商人们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不等李沛霆派人以商贸区的名义给天津巡抚衙门送去公文,天津衙门的各位长官便是衣冠整齐的一起到商贸区报到,宣布天津各衙门接受梁国公的统帅,唯国公马首是瞻!
于是,天津巡抚衙门前的旗杆上,升起了梁国公的大旗。京营新军、商贸区的动员兵,隆盛行的保安,南粤军水师陆营,以及天津各衙门的衙役、各营的兵丁,组织起一支支的队伍在天津城内外往来巡逻,查缉奸细,救济灾民,组织民夫修筑工事。俨然要效仿睢阳张巡死守的态势来。
在廊坊得知了天津城内的情形已经演变到了如此地步,高一功不由得心中升起了杀人的心来:“若不是那群穷酸文人闹事,天津本来是可以一纸诏书便可归入大顺旗下的额,如今,却想也休想了!”
“高将爷,此事却也未必。”吴汝义因为常年掌管李自成的老营中军,从事着各种行政类事务,从钱粮兵器,到酒宴安排,都是他在掌管。他的职责基本上就是一个副官长或是秘书长之类的角色。也就因为常年从事这样的工作,他对人心中的各种想法,揣测的要比大顺朝廷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来得到位。
“子宜,你说!”听到吴汝义如此说,高一功敏锐的感觉到,天津这件事似乎还有缓和的余地,若是能够不动一兵一卒而将天津纳入囊中,那他的功劳可就大了!在大顺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是大了许多。
“天津方面,如今的主力,或者说那些打着抗拒我大顺天兵旗号的前明官吏的主心骨,其实就是南粤李家。他家的隆盛行、水师陆营,动员起来的数千兵马。可是,这些兵马召集起来了,除了打着守城的旗号之外,却也不曾有别的什么作为,这说明什么?不外乎是待价而沽,讨价还价而已!说句难听些的话,和窑子里的姑娘标榜自己是狗屁的卖艺不卖身一个意思!”
这话顿时让高一功喜笑颜开,本来嘛!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怎么也得做出点姿态来,才能让大顺觉得招抚是物超所值的。才能更好的要一个卖身投靠的价钱。
可是,第二天,当高一功、吴汝义二人整顿人马准备往天津方向去的时候,一道紧急文书送到了他二人面前。除了这份文书之外,另有一个紧急军情送到:“天津方向,南粤军以两千精锐为前导,向京师方向而来!”
“两千兵马为前锋,进京?他们要干什么?”
随着这道军情同时抵达的那份以南中商人名义联名写给大顺朝廷的公文,便说明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公文之中,所有的南中商人公推隆盛行为首,得知了北京城中发生了针对南中商人的打砸抢烧事件,故而召集同志,投袂而起进京救助。要将自己的同行、相与们从那朝不保夕的境地之中解救出来。希望大顺军不要误会,不要阻挡他们进京的道路。
“嘿!你们要带兵进京接你们的人,还告诉我不要误会,不要阻挡你们进京的道路??!”高一功手里抖动着这份公文,不怒反笑。
“子宜,你打发人去告诉他们,为了避免误会,让他们先停止前进。顺便问一句,如果本爵不同意他们这么多的兵马进京的话,他们又能如何?”高一功脸上露出一抹狞笑。
一个大顺军的牙将带着几十名骑兵从广阳县城东门飞马而出,沿着往天津方向的官道迎着南粤军的行军大队去传达高一功的命令。
“好办得很!如果你们不配合,不同意我等进京的话,那么,我等便大炮开口,火铳说话,大家刀枪上见个真章。我们杀进北京去!”
“到那时,大家面子上便不好看了!”
牙将见到了李沛霆,刚刚开口将来意说明,便被李沛霆一通劈头盖脸的排揎,弄得这牙将灰头土脸的便回来了。
他同时带回了李沛霆下令,暂时停止海运漕粮进北京的消息。同时,沧州方向,运河上的漕船也是掉头南下回了山东。
不光是在物资上断绝了对北京城的供应,开始对大顺军进行封锁,同时继续向北京城方向进军,对于沿途窥探的小股大顺军部队,根本不予理会。
“都是些降贼的官军,战斗力不行。”京营新军的余部对于这些游骑的底细很是清楚,满脸的不屑。
数千人的队伍继续沿着天津往京城的官道行进,百十面大旗在北风的左右下烈烈作响。
得到了高一功命人飞马送来的消息,北京城内的大顺高层顿时集体被气得炸了锅。
“狂妄至极!”
“无礼至极!”
“跳梁小丑!”
武英殿上牛金星、宋献策等人不由得发出一片叫骂声。大顺军的将领们则是个个跳脚咒骂,“驴球子”、“杂种****的”等等言语纷纷而出。频繁被人用愤怒的语气骂了出来。李自成也是被气的浑身发抖,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帮小小的南中商人,居然敢集结区区两千人的军队进逼北京,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此辈不教训一番是不行的。他们已经打上门来了,不迎头痛击,他们会继续得寸进尺的。”便是一直老成持重温润如玉的李岩,也主张以战促和。
“趁着京城之中粮米物资尚有些储备,不至于出现短缺之虞,先打疼了他,逼得他打开粮道。然后咱们再慢慢的同他们谈判就是!”
李岩的主张很是符合李自成的心思,本来嘛!皇帝自然是要征讨不臣的。当即便下旨,令此时在通州、永清一带的大顺兵马,统归高一功指挥,对于狂妄悖逆西进的南粤军兵马,予以迎头痛击。
当这道旨意被牛金星笔走龙蛇书写而成,有人用印发出后,在一旁冷眼观察了许久的罗虎,见众人纷纷随着李自成的一道“大伙散了吧”的旨意而走出武英殿,他却抢上前几步,跟在李双喜的身后,一起护送李自成回到了后宫之中。
“虎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向朕说?有事只管说便是!”走了没有几步,李自成便发现身后的罗虎,他停住了脚步,询问这个各方面都着实令他满意的养子。
“父皇,调动兵马去同南粤兵马打一仗,打一下他们的气焰,这个儿子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是,调动通州、永清一带的兵马去同他们作战,儿子却有些担心。只怕这一仗败多胜少!”
“却是何出此言?”渡河以来所到之处无不是望风披靡,除了在宁武打了几天之外,别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