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巾起义起各州郡长官简录(第1/2页)三国听风录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自黄巾起义起各州郡长官简录
并州刺史:张懿(于公元188年被杀)
丁原(朝廷于188年任命,于189年调离)
董卓(于189年赴任途中被召回进京勤王,诛杀宦官)
高干(公元199年,袁绍任命。公元206年为曹操所败,至此冀州完全落入曹操之手)
晋阳太守:张燕(黄巾之乱后,就被黑山贼张燕占据,205年,张燕归降于曹操)
冀州刺史:皇甫嵩(讨伐黄巾军有功,朝廷于公元184年11月任命)
王芬(与南阳许攸,沛国周旌谋废灵帝,于公元188年失败被诛)
贾琮(朝廷于公元188年任命)
韩馥(朝廷于189年任命,于191年被袁绍胁迫退位,后被杀害)
壶寿(朝廷任命,当时冀州已被袁绍占据,被袁绍斩杀于公元192年)
袁绍(袁绍于公元191年胁迫韩馥,自立为冀州刺史。公元202年,袁绍病逝)
袁尚(公元202年,袁尚接任冀州。公元204年为曹操所败,至此冀州完全落入曹操之手)
幽州刺史:郭勋(于公元184年被黄巾军所杀)
刘虞(朝廷于公元188年任命,于公元193年被公孙瓒杀害)
段训(公孙瓒于公元193年杀害刘虞,立其为幽州刺史)
袁熙(公元199年,袁绍任命。公元208年曹操北征,统一幽州)
北平太守:公孙瓒(公元199年被袁绍击败)
辽东太守:公孙度(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占据辽东,建安九年即204年卒)
公孙康 (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卒)
注: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公孙康出兵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的儿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濊南与辰韩势强,早在桓灵之时,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于是遣公孙模、张敞等击濊南与辰韩,收集旧民,分屯有县以南荒地,置带方郡,是后倭韩遂属带方。
公孙恭(公孙康死,子晃、渊小,立公孙恭维辽东太守)
公孙渊(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公孙渊胁夺恭位,朝廷任命其为辽东太守。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公孙渊打败幽州刺史毌丘俭,自信心爆棚,于同年自立为燕王,公元238年被司马懿击败,身死国灭,传首洛阳。至此,辽东正式归曹魏管辖)(自董卓任命公孙度为太守以来,至238年止都由公孙氏管理)
豫州刺史:王允(公元184年破黄巾,却被张让中伤免职)
黄琬(朝廷于中平初年即公元184年左右任命,公元190年升官为司徒,又升为太尉,改由孔伷继任)
孔伷(朝廷于中平元年即公元190年任命,后病逝于191年左右)
孙坚(袁术于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任命,初平三年冬即公元192年冬奉袁术之命由豫州南下攻打刘表的荆州,中伏身亡)
周喁(袁绍于初平二年年底即公元191年年底任命,来抢占孙坚的地盘,后经数次会战被孙坚击败)
郭贡(于孙坚死后任命,具体由谁任命不详)
孙贲(孙坚的侄子,由于为袁术击败九江太守周昂,袁术表其为豫州刺史,转丹阳都尉,为扬州刺史刘繇所迫,率将士还驻历阳,刺史之位名不副实)
刘备(陶谦于194年表其为豫州刺史,实际上只是遥领。)
注:豫州自从孙坚死后一直是个真空区,经常处于黄巾余党何仪、刘辟、龚都、黄邵、何曼等人的控制之下。这些人开始的时候都依附袁术,孙坚任豫州刺史的时候都跟着孙坚干,孙坚去世后这些人干脆独立起来,自己当家作主。
但这些人当时还是较倾向于袁术的。
陈国相: 袁嗣(袁术任命,公元196年被曹操迫降,之后曹操扫灭黄巾余党,至此豫州落入曹操手中)
青州刺史:黄琬(光和末年朝廷任命 注:光和七年与中平元年均为公元184年)
焦和(朝廷任命,于公元190年左右病逝)
臧洪(焦和死后于公元190年左右袁绍任命,两年之后改迁东郡太守)
田楷(公孙瓒于公元194年任命,其时青州还有一部分在袁谭手里)
孔融(刘备于公元194年表其为青州刺史,当时的青州刺史还是公孙瓒任命的田楷,孔融只是挂名刺史,可见 当时的刘备已有心将青州收入囊中)
袁谭(公元199年,袁绍任命。公元204年为曹操所败,至此青州完全落入曹操之手)
平原相: 刘备(朝廷于公元194年任命)
北海太守:孔融(朝廷于公元191年左右任命,于公元196年被袁谭攻破)
渤海太守:袁绍(朝廷于公元189年任命)
兖州刺史:乔瑁(中平末年朝廷任命,后迁东郡太守 注:中平末年大约为公元189年)
刘岱(乔瑁离任后朝廷于公元189年左右任命,于公元192年讨伐黄巾军时被杀)
金尚(朝廷任命,但当时兖州已被曹操占据,只好依附袁术)
曹操(袁绍于公元192年任命,至此兖州落入曹操之手)
济北相: 鲍信(朝廷于公元189年任命,公元190年与弟鲍韬响应广东军反董,192年在讨伐黄巾军时被杀)
东郡太守:乔瑁(朝廷于公元189年任命,于公元191年被刘岱袭杀)
王肱(乔瑁被杀后由刘岱任命,秋七月,黑山贼十余万寇略魏郡、东郡,不能御,曹操引兵入东郡,击破之,袁绍因表曹操为东郡太守,取而代之)
曹操(袁绍于公元191年任命)
臧洪(曹操被袁绍转任兖州刺史后,袁绍于公元192年任命)
刘延(曹操任命)
陈留太守:张邈(朝廷于公元189年任命,公元195年被曹操杀害)
山阳太守:袁遗(朝廷于公元189年任命)
扬州刺史:陈温(病逝于191年)
袁遗(袁绍于191年任命,192年被袁术所败,于乱军中被杀)
陈瑀(袁术于192年任命,公元193年,袁术匡亭之战大败,陈瑀拒绝接纳袁术进入扬州,袁术在阴陵集结军队进攻陈瑀,陈瑀只好逃到了下邳。后被封为代理吴郡太守、安东将军。袁术称帝,孙策、吕布、陈瑀接受朝廷诏命,出兵讨伐袁术,陈瑀此时驻扎在海西,他表面上帮助孙策,暗地里派遣万演携带印信秘密联络差点杀死孙策的祖郎和严白虎,准备在孙策出兵后背后插孙策一刀,夺取孙策占领的各郡县。但是被孙策察觉,孙策立即派吕范和徐逸直捣陈瑀老巢海西,陈瑀妻子均被俘虏,仅以身免,投靠袁绍,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刘繇(朝廷于公元194年任命,当时扬州的九江,庐江已被袁术占据,只好渡过长江,来到曲阿依附丹阳太守吴景与丹阳都尉孙贲,刘繇在曲阿县与吴、孙二人关系不是很好,他担心袁术命吴、孙二人打自己的主意。于是,将吴、孙二人排挤出曲阿。刘繇只占据曲阿一地,名不副实)
惠衢(袁术任命,实为袁术为了名正言顺占据扬州而扶植的傀儡,与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分庭抗礼)
寿春(隶属九江):袁术称帝于此(袁术于公元197年称帝,于两年后即公元199年病逝)
严象(曹操于公元199年任命,公元200年,被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术攻杀)
刘馥(起自合肥,严象死后,曹操任命其为扬州刺史)
孙策于196——199年间扫清东吴各割据势力,统一东吴,但不幸死于200年。
吴郡太守:盛宪
许贡
朱治(朱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於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
丹阳太守:周昕(周喁的哥哥,被吴景所迫,弃职而去)
吴景(公元193年,袁术任命孙策舅舅,与孙贲一起被刘繇排挤出境,屯驻历阳)
周尚(刘繇逐走吴景后,任命其为丹阳太守。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袁术又任命其从弟袁胤为丹阳太守,同时召周尚与侄子周瑜回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
袁胤(袁术从弟)
会稽太守:王朗
豫章太守:诸葛玄
朱皓
华歆(时有丹阳僮芝自擅庐陵,不附华歆,另有鄱阳、海昬亦为贼人所据)
注:公元195年豫章太守周术病逝后,袁术推荐诸葛玄(诸葛亮叔父)继任,恰逢汉朝任命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兄弟投靠旧交刘表。同年,朱皓被笮融所杀,后由华歆继任。
九江太守:周昂(周喁、周昕的哥哥,袁绍任命,被孙贲击败于阴陵)
陈纪(袁术于公元193年任命)
庐江太守:陆康(朝廷任命,由于不服从袁术的领导,于是袁术派遣孙策攻击他,公元194年左右被孙策击败,不久抑郁而死)
注:陆康是陆逊的从祖父,陆绩的父亲。
刘勋(袁术于公元194年任命,于199年被孙策击败)
李术(孙策任命,孙策死后,不肯事奉孙权,被孙权攻杀)
秣陵驻兵:薛礼、笮融
注:笮融信奉佛事,初属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漕运,放纵擅杀,搜刮民财。后曹操攻陶谦,惧走广陵,杀太守赵昱,放兵大略而去。依附刘繇,时薛礼屯秣陵,其屯秣陵东南。孙策击破樊能、张英各部,乘胜进攻秣陵,大破薛礼的部队,笮融趁乱杀薛礼并其众,而后进驻彭泽。孙策击败薛礼、笮融后,转攻刘繇与曲阿,刘繇退走豫章,遣笮融助朱皓攻诸葛玄,笮融到豫章时,诸葛玄已走,于是杀朱皓,占据豫章。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为民所杀,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刘繇,刘岱弟,子刘基仕于孙权。
荆州刺史:徐缪
王叡(于公元190年被孙坚杀害)
刘表(朝廷于公元190年任命,病逝于公元208年)
南阳太守:秦颉(公元186年江夏赵慈反叛,被叛贼杀害)
羊续(朝廷于中平三年即公元186年任命,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病卒)
张咨(朝廷于公元189年任命,被孙坚以不提供军粮为由杀害于公元190年)
袁术(刘表为了示好于袁术,表其为南阳太守,公元193年袁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