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分工不同(第1/1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在按照士农工商划分社会阶层的体系中.无论商人多么富有.却始终居于社会的底层.地位都要排在农民和手工业者之后.中国自古以來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商人越是有钱就越被人瞧不起.因而有奸商、无商不奸、商人重利的说法.在大隋律法中.商人与农民发生争执.官司打到县衙.商人有理也要矮三分.
这些商人背后站着各大世家.地位比起普通的商人要高上那么一点.但也仅止于一点而已.经商者都十分敏感.进入威定城以后.很快便明白了现在的形势.刘子秋虽然不是大隋皇帝任命的西海太守.实际权力却比西海太守大得多.如今.刘子秋不仅接受了他们呈上的礼物.而且还要接见他们.顿时让他们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十五名商队的管事相约來到府.小心翼翼地走进大厅.却见大厅里摆着三十多副几案.几案上美酒佳肴时鲜果蔬.应有尽有.威定城的重要人物.如文昊、张亮、史大奈等八位千夫长.参军柳郁、姜彧.长史赵凌、主薄何稠.都候在大厅里.原來.刘子秋不仅接见了他们.而且设下酒宴款待他们.陪客的这些人是西海郡的新权贵.其中一大半都是汉人.这让远离家乡多日的商人们感到无比地亲切.却又隐隐有一丝担忧.不知道刘子秋会提出什么要求.
“世人皆对商人有所偏见.但刘某并不这样认为.”刘子秋一抖身上的丝质长衫.说道.“就拿这件丝绸來说.是农民养蚕、缫丝.辛辛苦苦织就的.但农民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农具.难道让他们拿着丝绸去向铁匠交换农具.就算他们愿意.铁匠也不肯答应.因为铁匠要那么丝绸沒有用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商人出來.从农民手中买下丝绸.农民有了钱.可以去向铁匠购买农具.铁匠有了钱.就可以购买生铁和木炭.所有的问題就迎刃而解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打消了商人们的疑虑.刘子秋又道:“所以说.沒有商人.就无以流通货殖.沒有商人.就无以交通南北.沒有商人.就无以互通有无.士农工商兵缺一不可.无士不治.无农不稳.无工不进.无商不富.无兵不固.在刘某眼中.大家只是分工不同.沒有高贵低贱之分.”
贩夫走卒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世人只提士农工商.却不提士农工商兵.是因为走卒的地位比贩夫还要低下.所以才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说.但事实上.军人的地位往往要高于商人.尤其在乱世更是如此.刘子秋现在提的却是士农工商兵.而且将五个阶层的地位提到了并列的高度.商人们的眼中都不禁流露出兴奋之色.太原王家商队的掌柜王兴明站起身.拱手说道:“如果世人都像刘大人这样.我等也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
刘子秋哈哈笑道:“王掌柜言重了.其他地方刘某不敢保证.至少在西海.在威定城.你们可以挺起胸膛.刘某欢迎诸位在威定城开设商铺、酒肆、客栈.只要诸位按章纳税.不以次充好.不坑蒙拐骗.刘某就保证大家的安全.保证大家不受欺压歧视.保证大家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地这片土地上.”
西海虽然也有少量耕地.但主要的生活來源还是牧马放羊.要想让西海百姓过上好日子.只靠这些难以实现.利用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商贸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杨广沒死.中原局势稳固.他完全可以自己组织商队.现在的情形纷乱复杂.他派出去的四百人商队就如泥牛入海.言信全无.这条路显然行不通了.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如果杨广不死.他还只是一名小小的旅帅.西海还轮不到他來作主.
这些商队却不同.他们的背后都有世家大族的影子.无论是宇文化及、杨玄感还是李渊.都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族明里暗里的支持.因此这些商队在中原的通行就要自由得多.只要能把这些商队留下來.不仅可以获取许多中原出产的物资.还可以探听到來自中原的消息.可谓一举两得.
众掌柜还在犹豫的时候.谢家商队的掌柜谢老四已经抢先站了起來.大声说道:“既然刘大人如此厚爱.谢某明天便使人在城中租赁房屋.开设商铺.”
谢家退居于江南日久.已经渐渐游离于各世家之外.但能够屹立数百年不倒的大家族自有他过人之处.这个谢老四就是个人物.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当然不知道谢家和刘子秋之间的交易.但他却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只要运用得当.谢家就会在这条联系东西方的商路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谢家将來重返中原奠定基础.
有了谢老四开头.又有几位掌柜出言附和.表示愿意在威定城开设店铺.
刘子秋大喜.举杯道:“多谢诸位对刘某的信任.就请诸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自古以來.酒宴就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最好工具.三杯两盏下肚.掌柜们的话也多了起來.早沒有了当初的矜持.说着带些荤味的笑话.谈论着各种趣闻逸事.气氛也就渐渐热闹起來.只是这些掌柜离乡日久.并不清楚各地的情形.因而也就沒有多少有价值的内容.但刘子秋考虑的不是现在.而是将來.如果这些商队下次再到这里.谈话中显然就可以透露出一些不一样的信息了.刘子秋也不端架子.亲自挨个敬酒.让这些掌柜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一会.刘子秋便转到了谢老四面前.
谢老四慌忙起身.说道:“请刘大人放心.谢某一定等威定城中的店铺开起來再离开.”
“那倒不必.”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刘某还希望谢掌柜早些回去.代刘某向谢翁山老先生问个好.”
谢老四一愣.问道:“刘大人认识我家家主.”
刘子秋笑道:“刘某与谢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与二位谢公子也颇为相善.刘某还有几件礼物.到时候还要劳烦谢掌柜带给谢老先生一家.”
谢老四沒想到刘子秋和谢家这般熟悉.对于在威定城开设店铺的事更是信心倍增.连声道:“此份内之事.谢某自当尽力.”
这时.达愣走了进來.附在刘子秋耳边小声说道:“主公.出事了.”
这段时间以來.赵凌表现得尽心尽力.刘子秋已经对他逐渐放心.也就不再让达愣跟在他身边.现在.达愣又回到了府衙.和吉仁泰一起.轮流担任起刘子秋的护卫任务.这两个人都十分机灵.如果不是万分要紧的事.达愣是不会贸然闯进大厅的.进來以后.达愣的声音也压得很低.只有刘子秋一人听到.
刘子秋脸上神色不变.朝着众掌柜作了个罗圈揖.笑道:“诸位请慢用.刘某有件事需要处理一下.去去便來.”
出了大厅.刘子秋的脸色便阴沉下來.问道:“究竟什么事.”
达愣脸现愤怒之色.咬牙切齿道:“主公.咱们派往中原的商队回來了.”
刘子秋一直在苦等这支商队的消息.如今商队回來应该是好事.可是看达愣的表情.显然不是这样.刘子秋也沒有继续多问.只是一挥手.道:“带我去看看.”
……
当初刘子秋一共挑选了四百人组成了这支商队.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四百人只回來了十八人.在府衙隔壁的一处小院中.十八名士兵伤痕累累地躺在矮榻上.刘子秋不禁捏紧了拳头.胸中似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
在这支商队离开威定城的时候.刘子秋特意强调.他们的任务是收集情报、探听消息.而不是赚钱.如果遇到匪帮抢劫或者官府勒索.宁可花钱消灾也要保全性命.一路过去都是大隋的土地.无论当地官府效忠于哪一方.都不至于对商队痛下杀手.而这四百人都是经历从死人堆中爬出來的.寻常的盗贼或者小的匪帮根本就不放在他们眼里.如果碰上大规模的盗众.他们也可以假意投降入伙.这是事先就说好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会重创这支商队.不免令人生疑.
但刘子秋并沒有立刻询问当时的情形.而是耐心地察看士兵的伤势.这十八人个个带伤.伤势有轻有重.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重伤往往意味着死亡.
“张阿牛.你的胳膊怎么样了.”刘子秋居然直接喊出了一个臂上缠满白布的伤兵的名字.
当时这四百人出发前.刘子秋亲自为他们饯行.这些人都跟刘子秋一起参加过威定城保卫战.其中有些人还和他一起在泥岭上战斗过.刘子秋记性颇佳.几乎记得所有人的相貌.并且能够叫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名字.
张阿牛是一个魁梧的河北汉子.他却万万沒想到刘子秋能够一口叫出他的名字.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咧嘴说道:“沒事.就是让蚊子叮了一口.”
刘子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样的.咱们西海族沒有孬种.抓紧时间养好伤.咱们一起替弟兄们报仇去.”
旁边的士兵脸上全无血色.眼中有一丝绝望.刘子秋却也记得他.说道:“你是雁门的王二耿吧.伤在哪里.”
王二耿有气无力地哼了两声.也不知道说的什么.还是张阿牛替他说道:“主公.二耿的肚子让人划了一刀.肠子都流出來了.”
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二耿.是爷们就给我挺住了.我记得你还沒有成家.到时个我要喝你的喜酒.”
王二耿原本绝望的眼神忽然就有了生机.用力点了点头.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有时候意志力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刘子秋一个个询问下去.忽然觉得面前的那名士兵有些眼熟.却叫不出名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