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一厢情愿(补更)(第1/1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听到他们在谈论禅位的事情.袁紫烟暗吃一惊.原來高秀儿的夫君真的要成为天子了.那她更要抓紧这个机会.想到这里.袁紫烟便紧紧拽着高秀儿的手.不肯松开.

    萧皇后却笑道:“既然要从长计议.那哀家也要从长计议.她们两个可不能离开西苑.”

    顿了一顿.萧皇后又说道:“刘大人.只要你接受了禅位.整座西苑和西苑里的一切都是你的.又何必要带她们出去呢.”

    刘子秋摇了摇头.说道:“娘娘.你错了.即使有朝一日.刘某接受了禅位.也不会把整座西苑据为己有.这座西苑是不知花费了大隋百姓多少民脂民膏才建立起來.应该属于整个大隋王朝.属于天下的万民百姓.至于西苑里的这些姑娘们.她们都有权力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刘某又岂能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而让她们整日独守空房呢.”

    自古便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浜莫非王臣”的说法.萧皇后天性聪慧.心地也不似杨广那般残忍.但也从來沒考虑过什么民脂民膏.在她眼中.天下都是皇帝的.那么天下老百姓的财富、生命和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还不都是皇帝的.

    刘子秋的话在萧皇后听來.果然闻所未闻.但她细细想想.却也很有道理.别的不说.就说杨广宠幸那么多女人.她虽贵为一国之母.也免不了独宿空房.心中又何尝沒有几分怨念.

    高秀儿却笑了起來.说道:“娘娘.禅位的事情真的急不來.左右让夫君给娘娘一个期限便是.依臣妾看來.半个月应该差不多了.”

    她知道刘子秋在等魏征來到洛阳.所以才有这么一说.也算给双方找个台阶可下.

    半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对萧皇后來说.也是一种煎熬.但形势所迫.她也不敢和刘子秋太过翻脸.何况一旦刘子秋接受了禅位.高秀儿便是新朝皇后了.她却顶多只能算作一个贵妇.此消彼长.高秀儿的面子她也不能不给.

    想到这里.萧皇后幽幽叹了口气.说道:“也罢.就听夫人一言.不过哀家欲给刘大人封个爵位.还望刘大人不要推辞.”

    到目前为止.刘子秋虽然官居大将军、河西道总管.但是并沒有一个爵位.爵位这东西虽然不代表权势.却也是贵族地位的象征.杨倓即使要禅位.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禅让给一个沒有爵位的普通官吏.给刘子秋封个爵位原本就是題中应有之意.因此刘子秋这一次倒沒有推辞.拱手说道:“微臣多谢娘娘.”

    萧皇后正色道:“爱卿姓刘.此乃昔日大汉国姓.哀家便代皇上拟旨.封刘子秋为汉王.”

    刘子秋大吃一惊.连连摆手道:“我大隋沒有异姓封王的先例.还请娘娘收回成命.”

    萧皇后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李渊不是被封为唐王了吗.这便是先例.她萧嫔封得.哀家便封不得吗.”

    她回到皇宫时间虽然不长.但地位、身份摆在那里.一些宫女、太监很自然地便围拢到了她的身边.她自然也就知道了李渊在皇宫里和萧嫔做下的那些勾当.只是她自己落入宇文化及手中时也好不到哪里去.五十步笑一百步.所以她也不好拿这件事处罚萧嫔.但却挡不住她对萧嫔和李渊的厌恶.

    刘子秋的脸色忽然严肃起來.一道凌厉的目光从萧皇后脸上扫过.这才淡淡地说道:“礼不可废.娘娘要封在下.就封在下一个汉国公好了.”

    就如眼前的大隋一样.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对刘子秋來说.同样是十分遥远的事情.他喜欢这个“汉”字.并不是要寻求什么正统.只是他本身就是汉族人.汉字、汉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至于究竟是封他为王还是封他为国公.刘子秋并不在意.如果要接受禅位.一个汉国公就可以了.当初杨坚不就是以随国公的身份接受了宇文阐的禅位吗.

    接触到刘子秋凌厉的眼神.萧皇后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瞬间便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慌忙说道:“便依爱卿.哀家这就拟旨.封你为汉国公.王桂枝、谢湘纹、袁紫烟三位美人.你都带出西苑吧.”

    袁紫烟这才松了口气.谢湘纹却惋惜道:“夫人.可惜芳菱妹妹已经逃走了.要不然……”

    “你们啊.就别替古人担忧了.”高秀儿笑了起來.“芳菱现在的日子快活着呢.再过几天.你们就能看到她了.她也快当妈妈了.”

    说到这里.高秀儿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便是一脸的幸福.

    ……

    高秀儿和谢湘纹、袁紫烟在西苑时就是要好的姐妹.回到积善坊的那座宅子.三个人便钻进屋里.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当然.刘思根这个小家伙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她们谈论的焦点.

    在西苑的时候.王桂枝就和高秀儿等人不太熟悉.一时融不进她们的圈子.只好独自坐在院子里发呆.

    这时.刘子秋走了过來.拱手说道:“王姑娘.可否随刘某去见一个人.”

    王桂枝慌忙说道:“奴家既到了大人府上.但凭大人吩咐便是.”

    门外早就备好了车马.转过几条街巷.他们來到一处高门大院.只见一个年近半百的老者迎了出來.躬身便拜:“属下见过主公.”

    刘子秋点了点头.转身对马车上的王桂枝说道:“王姑娘.你可记得此人.”

    王桂枝点了点头.说道:“回大人.奴家好像在一醉來见过他.”

    刘子秋笑了起來.说道:“王姑娘好记性.这位虞世南虞大人可是你的坚实拥趸.当年你父亲遇害之后.就是他帮你父亲料理的后事.那时候虞大人穷困潦倒.着实花光了他多年的积蓄.”

    虽然父亲一直把她当成了摇钱树.但王桂枝对父亲还是有感情的.提到父亲的惨死.她就忍不住落下泪來.朝着虞世南盈盈一拜.颤声说道:“小女子多谢大人.”

    虞世南确实迷恋云里西施.但他自知年纪、家境摆在那里.当年在一醉來的时候也只敢躲得远远的.话都沒跟王桂枝说过几句.此刻见到娇滴滴的美人儿就拜倒在面前.慌得他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虞世南自从在长安效忠刘子秋以后.日子是一天好过一天.來到洛阳以后.刘子秋拨了一所大宅子给他.比刘子秋自己在积善坊的宅子还要气派、宽敞.家里也多了许多奴仆、婢女.出门也有了护卫随从.但看到娇艳如花的王桂枝.虞世南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來.

    刘子秋却笑了笑.又说道:“王姑娘.还有件事你不知道.当初刘某替你父亲报仇.虞大人也多有相助.不然.以刘某一介草民.又去哪里寻得许廷辅的行踪.所以.姑娘真正的大恩人应该是这位虞先生.”

    这就是假话了.不过.却是善意的谎言.当初虞世南确实帮助过刘子秋.正是他给刘子秋找出了西苑的图样.当然.虞世南的本意也是希望刘子秋能够救出王桂枝.但那样的话.却不足以打动王桂枝.所以刘子秋便将替她报了父仇的大恩也“栽”到了虞世南的头上.

    虞世南是个老实人.本不肯贪图刘子秋的“功劳”.但一方面.刘子秋朝他连使眼色.另一方面.他也确实喜欢王桂枝.只好闭口不言.装聋作哑.只是想要他当面承认这件事.他却是万万不肯的.

    王桂枝不明就里.慌忙跪在虞世南面前.便要磕头.

    刘子秋脸上露出了笑容.摆了摆手.说道:“王姑娘.你现在该明白虞大人的一片心意了吧.刘某愿意做个媒人.让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话其实不对.真正有情的只是虞世南.而且极有可能是一厢情愿.要说王桂枝的眼光.东都城中多少豪门子弟都不被她看在眼里.又提到过杨广的宠幸.怎么愿意嫁给一个糟老头子.

    虞世南很有自知之明.慌忙说道:“主公.万万使不得.属下已经一把年纪.都能够做她的……”

    刘子秋脸色一沉.说道:“虞大人思想也太保守了.有句诗文说的好.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虞大人未娶.王姑娘未嫁.有何不可.”

    虞世南是个老学究.到对这句诗感起了兴趣.沉吟了两遍.脱口赞道:“主公作的好诗.属下佩服、佩服.”

    刘子秋哪会作诗.这都是他剽窃过來的.但这时候.他也不会说出來.只是沉默不语.

    要说让王桂枝自己选.她自然愿意跟随刘子秋.但她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景明院的主事夫人了.即使刘子秋肯接纳她.也不过是一名姬妾的身份.在那个年代.主人是可以把姬妾随便送人的.如果虞世南百般推辞.或许还有希望.现在虞世南反复吟诵那首诗句.分明是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