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汜水关(第1/1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朝廷允许这些人拥有私军.就承认了他们割据一方的地位.事实上.即使不承认他们拥有私军.朝廷也沒有能力对漠北实行有效统治.相反.在他们得到朝廷认可的情况下.任何一方想要攻打吞并另一方.都可以被视为对朝廷权威的挑战.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他们进行讨伐.这正是刘子秋的高明之处.

    当然.拓跋木弥的情况是个例外.因为刘子秋答应过要封他为王.让他一统党项八部.虽然统一之后的党项羌人极有可能成为汉人的一个威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汉人自身是否强大.如果汉人的力量日益衰弱.即使党项各部沒有统一.依然能够对汉人的统治形成威胁.刚刚结束不久的五胡乱华年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些政令颁布下去.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落到实处.并且很有可能会受到來自各方的反弹.但刘子秋照样义无反顾.他很清楚.只有在朝代更迭的年代.各种政策才更容易得到强力推行.所以.他要牢牢抓住这个时机.等到天下平定以后.各行各业已经逐步走入正规.反而不适宜再这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

    忙碌了半个月.魏征终于从江南來到了洛阳.和他同來的还有李靖、韩世谔等人的家眷以及南陈遗留下來的大批金银珠宝.

    得知萧皇后三番五次要让杨倓把皇位禅让给刘子秋.魏征便笑了起來.说道:“大隋三分天下.主公已得其二.登基称帝实乃众望所归.主公不肯接受禅位.莫非想学魏武故事.”

    魏武是指曹操.他自己沒有篡夺汉室天下.而把机会让给了他的儿子曹丕.

    刘子秋哈哈大笑.说道:“刘某哪那么多弯弯肠子.刘某行事只求问心无愧.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魏征点了点头:“然则.主公又因何犹豫再三.”

    刘子秋叹了口气.说道:“萧铣占据江陵.连夺十数郡.境内政通人和.百姓拥戴.刘某不忍伐之.他是萧皇后的侄儿.刘某正欲借萧皇后之手迫其归降.如果刘某此时接受杨倓的禅位.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

    魏征不由笑了起來:“主公心忧百姓.实乃天下万民之幸.如此.主公更该早登帝位.萧铣虽得民心.然弹丸之地.不足为虑.他之所以迟迟不肯归降.无非是心存侥幸罢了.主公可兵分两路.一路出汜水关.大破瓦岗.震慑河北、山东诸盗.一路陈兵襄阳.进逼江陵.只要击退瓦岗.萧铣必降.主公便可安心接受杨倓的禅位了.”

    刘子秋沉默良久.方才说道:“便依魏先生所言.萧铣归降之日.便是刘某接受禅位之时.”

    ……

    消息传入宫中.萧皇后深思半晌.忽然咬了咬牙.吩咐道:“取黄绫來.”

    当年追随在杨广和萧皇后身边的老太监都已经先后去世.如今在皇宫中资历最老的便是李诚了.这总管一职仍然由他担着.但因为李诚是萧嫔身边的人.所以萧皇后对他多有防范.她栖身的这座景范宫中所用的都是当初从陇西宫带出來的人.就连厨子也不例外.再不用御膳房的人侍候.

    身边既然都是信得过的人.萧皇后也就不用她们回避.取过黄绫.又沉默了一会.忽然一张口.咬破了食指.

    众宫女大惊.纷纷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娘娘饶命啊.”

    “都起來吧.不关尔等的事.”萧皇后摆了摆手.在黄绫上写下一封血书.

    众宫女只以为萧皇后要搞什么衣带诏.哪敢起身.

    萧皇后见此情景.便知道身边这些所谓的心腹其实已经沒几个真的忠心于大隋了.只怕自己如果真写什么衣带诏.她们出了寝宫便会去向刘子秋告密了.不过.萧皇后现在连杨家的天下都不想维护了.又怎么会在乎她们心向何方.不由轻轻挥了挥手.说道:“都别跪着了.去请刘夫人过來吧.哀家有一封血书要交给她.”

    听说这封血书是交给高秀儿的.众宫女才松了口气.纷纷从地上爬起來.退了出去.

    看了这些身边人的表现.萧皇后明白隋室大势已去.更加坚定了让杨倓早日禅位的决心.

    高秀儿听说萧皇后有血书要交给她.也是吃了一惊.匆匆忙忙赶到宫中.接过黄绫一看.却是萧皇后写给萧铣的书信.敦促他早日归降.不由叹息道:“娘娘.其实不需要这样的.”

    萧皇后苦笑道:“若是你家夫君肯早日接受倓儿的禅位.哀家又何至于此.”

    高秀儿一时无语.其实她内心并不希望刘子秋做皇帝.做了皇帝就等于成了孤家寡人.就成为天下野心家们的众矢之的.再也不能像回到过去那样的日子了.

    ……

    刘子秋的想法当然和高秀儿不同.他要当皇帝.并不是为了像杨广那样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而是要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皇帝是什么.是集军、政、立法大权于一身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这种高度集权正是朝代更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动荡的根源.如果他只是一个臣民.想要改变这种高度集权.势必会当成叛逆.而他是皇帝就不一样了.那是他自己革自己的命.阻力自然要小得多.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接到这份血书的当天.刘子秋就任命李靖为巴汉道总管.统领一万骑兵、五万步兵进驻襄阳.

    此时.南阳太守马元规已经派人进入襄阳城.清理了朱粲留下的一地狼籍.那些追随朱粲的乱民都被安置在襄阳城里.变成了襄阳城的居民.而朱粲本人则被马元规下令斩于市曹.悬首城门.再加之大批粮食从江南运到.一些逃往他处的原襄阳百姓也陆续返回家乡.襄阳城又恢复了一点人气.

    李靖率领大军进入襄阳以后.一面整顿城防.一面派人向萧铣下了一封战书.随战书同时送过去的还有萧皇后亲笔所书的那份血书.不过.李靖并沒有急于进军.他还在等待从江都调來的一支水军.刘子秋给他的命令是向萧铣施压.但为将者谁不想建功立业.李靖还是做好了边谈边打的两手准备.

    就在李靖出发以后.刘子秋把文昊召进了府内.说道:“文将军.瓦岗军在汜水关外叫嚣多日.你怎么看.”

    文昊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自古兵为将挡.水來土掩.末将不才.愿引军踏平瓦岗.”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翟让虽然平庸.但他手下勇将如云.颇多能人异士.切不可掉以轻心.”

    文昊不以为然地说道:“主公.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能退敌.甘当军法.”

    刘子秋笑了起來.说道:“军令状就不需要立了.刘某相信你的能力.你此番出兵.只要击退关外的贼军即记大功一件.对败退的贼众不必穷追猛打.待你班师之日.刘某必重赏与你.”

    文昊拱了拱手.说道:“请主公放心.末将必不辱命.”

    ……

    从洛阳到汜水关不过半天的路程.文昊大军到达关下时.关上守军已经顶住了瓦岗军的数十天猛攻.守关的都是來自正规军的将士.经过这么多天的血战.已是人人疲惫.个个带伤.关外瓦岗军也是伤亡惨重.尸横遍野.可见战斗异常激烈.

    次日清晨.关外又响起了进攻的号角.瓦岗军蜂拥而至.然而.今天的情况却与往日不同.关上却擂起了战鼓.封闭多日的关门缓缓打开.一队骑兵冲了出來.乱箭齐发.射住阵脚.门旗开处.一将越众而出.手举大刀.厉声喝道:“瓦岗贼寇听着.速速弃械投降.可免汝等一死.”

    攻打汜水关是李密的主意.只要攻下汜水关.便可直取洛阳.最重要的是.洛阳附近建有几处大型粮仓.储存了大批粮食.如今河北、山东的动乱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土地荒芜.百姓食不裹腹.只要有粮食.立刻就能够拉起一支军队.

    李密想要夺取天下.一支强大的军队自然必不可少.因此.前后攻打了将近两个月.士卒伤亡不计其数.翟让已经心存退意.李密却依然不肯收兵.因为刘子秋刻意封锁了消息.李密到现在还不知道洛阳已经易主.

    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古代.为了夺取对方的城池.将领们才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器械.而要攻打汜水关这样的关隘.难度无疑要比普通的城池大得多.因为你根本无法对一座关隘形成合围.对方可以不断从后方获取援兵和矢石、粮草.在这种情况下.守关的军队主动出击.对于攻城的一方來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

    翟让和李密见状都是精神一振.翟让环顾左右.连声说道:“谁敢出马.擒了此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