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微服出诊(第1/1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这种规定太过死板.甚至有些不通情理.但來自后世的刘子秋明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人最喜欢钻各种政策的空子.如果不规定得刻板一点.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物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势对太医院施加影响.最终导致太医院演变成只为权贵服务的机构.而这些.恰恰是跟刘子秋设立太医院的初衷相背离的.
正因为有了这条死板的规定.许多百姓生病以后.才能够得到和权贵们相同的医疗待遇.当然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条死板的规定.所以不论长孙无忌如何恳求.都沒有一位太医敢为他出诊.
想到对自己兄妹最好的亲舅舅命悬一线.长孙无忌双膝一软.便跪了下來.大声说道:“各位太医大人.无忌求求你们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读书人更是注重名节.轻易不肯向人下跪.长孙无忌为了一点孝心.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最为看重孝道.行医之人多有仁义之心.这几位坐堂的太医于孝道更为看重.纷纷离开座位.七手八脚将长孙无忌扶了起來.一名年长些的太医劝道:“长孙大人.非是吾等见死不救.只因陛下颁布严令.吾等不敢不从.你还是请回吧.速速把老大人送过來.说不定还來得及.”
他有内阁行走的腰牌.所以太医们称他一声大人也不为过.更为重要的是.他是首届科举的头榜头名.在洛阳城中名声颇显.这些太医们也大多听说过他的名头.再加上他以孝为先.倒是深得太医们的好感.另一名太医便悄悄说道:“长孙大人.我倒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但能不能成功.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长孙无忌大喜.一把抓住那名太医的胳膊.连声问道:“快说.是何明路.”
那名太医胳膊被他抓得生疼.却也只好强自忍住.指了指门外说道:“出门往右第三间静室里有一位先生.不是本院太医.应该不受陛下法令之约束.这位先生医术无人能及.你若是能够说动他前往贵府.定能妙手回春.”
长孙无忌得了这个消息.连声谢谢都來不及说.转身便狂奔出门.
有太医便埋怨道:“你怎可泄了皇后娘娘的行踪.万一惹出什么祸端.可是死罪啊.”
那名太医叹息道:“皇后娘娘五七日方來太医院一回.偏巧他今日來此.或许是命中注定.”
……
医学之道.贵在实践.如果光看书本.很难有所精进.为此.高秀儿每隔五至七天.便会带着刘思根到太医院坐上半日.此时已近午时.母子俩收拾起药箱.正准备打道回宫.半日时间.她只看了两位病人.倒不是洛阳城的百姓身体健壮.百病不生.而是高秀儿出诊也有自己的规矩.她只治各种疑难杂症.因为高秀儿带着刘思根到太医院坐诊.治病救人是一方面.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指点刘思根的医术.
刘思根虽然年少.但他得到过孙思邈的真传.普通的病症早就不在话下.只有接触各种疑难杂症.才能让他的医术迅速提高.毕竟他是大皇子.平时还要习文练武.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钻研医道上.也只能通过这种捷径來提高了.
就在母子二人提着药箱起身的时候.静室的门忽然被推了开來.长孙无忌纳头便拜:“先生.救命则个.”
高秀儿却认出來人是长孙无忌.微微一怔.当初长孙无忌跟着李世民一道.绑架了她们母子.这段记忆她永远也不能从脑海里抹除.幸好当时刘思根尚自年幼.还不怎么记事.倒沒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否则.要是在刘思根的心理上留下什么阴影.只怕就算杀了长孙无忌全家.高秀儿也难以解恨.此刻.见到仇人就在眼前.高秀儿忍不住便要拂袖而去.想了想还是重新坐了下來.沉声问道:“你有何病症.”
长孙无忌抬头一看.静室内却只有一个俊俏后生和一个虎头虎脑的童子.不觉愣住了.吞吞吐吐地说道:“敢问先生何在.”
在他想來.医术无人可及的坐馆先生即便不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至少也是个经验丰富的壮年人.而眼前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医术高明的样子.带着高士廉的生死.长孙无忌又怎敢不慎.
高秀儿冷着脸说道:“怎么.我不像先生吗.”
她原本就精于易容之术.又从花云那里学來了女扮男装的法门.自然是扮什么像什么.不要说白发苍苍的老者了.就算是让她扮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她照样可以做到.但这里是太医院.戒备森严.通常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高秀儿也就不愿意那么麻烦.这才随便扮了个后生.按理说.她现在的容貌改变并不是很大.长孙无忌如果仔细看.应该可以认得出來.可是长孙无忌现在一门心思记挂着高士廉的病情.哪里会注意这些细节.
听到高秀儿语含怒气.长孙无忌慌忙说道:“先生息怒.小可只是……”
刘思根却忍不住说道:“我观你眼带血丝.面色潮红.分明是心焦之症.只需开两剂安神之药便可.又何须到这里來.先生和我今天的诊治已经结束.你还是走吧.”
长孙无忌见这个十岁上下的孩童居然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大为惊叹.这才真正相信那位太医对他的指点.也就更不肯放过这次机会.连声说道:“小先生容禀.求医的不是小可.而是小可的娘舅.还望二位先生移步.小可愿意多备诊金.”
几年前.长孙无忌曾经参与过绑架自己母子.现在却又请自己母子出诊.这会不会是个陷阱.高秀儿脑筋转得飞快.马上又否决了这个猜测.
这几年.大汉王朝国力日益.四海升平.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顿下來.虽然时不时地还会有地方闹个旱灾、水灾.但那只是因为朝廷的疆域太大.不可能处处风调雨顺.而且经过这几年的休生养息.朝廷也有了大量积蓄.完全有能力及时赈灾.把灾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所以.百姓根本沒有造反的可能.长孙无忌是个明白人.又在内阁行走.见多识广.哪能不清楚这个道理.他如果还想绑架自己母子.只会把他本人置于万人唾骂的地步.
但是.对于这个差点害了自己儿子的仇人.高秀儿可以听从刘子秋的话.不去追究他的过往.但要救他的娘舅.却有些为难.主要是说服不了自己.
刘思根却不同.当时他尚年幼.记忆并不深刻.此时看到这个文质彬彬、颇具孝心的年轻人苦苦哀求.便朝母亲看了一眼.小声说道:“师父常说医者父母心.咱们是不是走上一遭.”
儿子的话让高秀儿一阵警醒.她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医者.既然是医者.就应该遵守医者的规则.高秀儿深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那便走一遭吧.”
长孙无忌也是个人精.如何看不出高秀儿的犹豫.顿时满是感激地朝刘思根拱了拱手:“多谢二位先生.”
刘思根笑着还了一礼.那股从容的气度令长孙无忌暗暗一惊.总觉得这个孩童不简单.但是.究竟不简单在什么地方.长孙无忌又想不明白.不过.他现在急着救高士廉的命.倒也沒有时间细想.
……
高秀儿虽然是微服出诊.但是侍卫们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此刻.太医院周围不知道布下了多少明哨暗桩.看到高秀儿出了太医院的大门.却上了一辆普通的马车.众侍卫不由大惊.赶紧分出几个人回宫报信.其他人则分头绰了下去.
短短半个时辰以后.鹦鹉巷周围便多了许多货郎、路人.弄得原本宁静的高府周围竟变得热闹起來.其实不仅是高府外围.就是高府内宅.此时也潜进了许多高手.这些侍卫都负有保护皇后和大皇子安全的职责.如果皇后娘娘和大皇子在高士廉家中出了什么意外.他们就是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也只好冒着被处罚的风险.强闯民宅了.
高秀儿微服出诊.并不喜欢前呼后拥.侍从如云.不过.以她的精明.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下了马车以后.她不由轻轻摇了摇头.这才在长孙无忌毕恭毕敬地接引下.迈进了高府大门.
高士廉躺在矮榻上.面如金纸. 一动不动.周围几个少年跪在地上.默默拭泪.另有一名清秀的少女伏在高士廉身边.痛哭失声.几乎背过气去.
高秀儿皱了皱眉头.沉声说道:“把门窗打开.让大家都散了吧.”
长孙无忌大惊道:“先生.此刻方是初春.寒风凛烈.舅父他这般模样.如何耐得风寒.”
刘思根却接口说道:“这位老先生只是急怒攻火.痰迷胸窍.暂时尚无大碍.若是气流不畅.只怕真要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