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宅秘室(第1/1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这件事还要从数月前说起.当时.在威定城中突然出现了一位游方道人.这个游方道人法术精通.敢把手伸进沸腾的油锅捞出锅底的铜钱.还会生吞火焰.轰动了整个威定城.如果刘子秋在这里.自然知道那不过是江湖术士的小把戏.把手伸进油锅.只不过是因为油锅里加了硼砂.看上去沸腾了.其实油温不过三四十度.摸上去正舒适呢.至于生吞火焰.同样只是些障眼法罢了.但威定城地处偏僻.当地的百姓哪见过这样的把戏.一时竟把那个游方道人当作神仙下凡.
仙度有缘人.并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神仙青睐的.游方道人在城中露了这一手之后.便寻了处小院住了下來.深居简出.任谁求见都一概不见.只说沒有缘份.就连西海郡郡守韩畅想要见他.都被他赶了出來.
西海郡是刘子秋起家的根本之地.这里甚至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西海族.对于自己的根本之地.刘子秋自然格外重视.特意委派了韩世谔跟侯苏苏的长子韩畅担任郡守.韩世谔也是开国功臣之一.又是李靖的表弟.对朝廷的忠心自不待言.刘子秋把他的长子安排在西海.也表明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因为有了朝廷的支持.韩畅牢牢抓住了西海的权力.在整个西海郡.沒有人敢不给韩畅面子.但让人意外的是.韩畅并沒有找这个游方道人的麻烦.于是.关于游方道人的传说越发神奇.
其实.韩畅之所以忍下这口气.却是因为刘子秋一直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韩畅是执法者.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因此韩畅虽然被那个游方道人赶了出來.却也不敢强行硬闯.更不敢随便找个由头对他兴师问罪.结果反而成就了那个游方道人的名声.
如果游方道人只是有名声也就罢了.毕竟光有名声如果不有所动作.同样不会对周围的人和事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游方道人在威定城中枯坐了半个月.不知道回绝了多少拜访者之后.忽然同意让拓跋元居进了那个小院.当时.拓跋木弥忽然染病.拓跋元居前往求见游方道人.是为了给老王爷求医问药.事实上.拓跋木弥的病症已经经威定城中的官医诊治过.不过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只是拓跋元居见父亲咳嗽日盛.担心威定城的官医诊断不准.这才來求游方道人.
在小院中.游方道人对拓跋元居说了什么.外人自然无从得知.但那一天之后.游方道人并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重归九天之上.也有人说他继续云游四方去度有缘人了.总之.拓跋元居从小院出來的时候.手中便多了一匣仙丹.这些仙丹.每一粒都有鸽蛋大小.色泽金黄.透着一股奇异的香气.整整六粒.可是谁曾想到.在拓跋木弥服下这六粒仙丹之后.居然一命呜呼.这样一來.拓跋元居却坐实了弑父的罪名.
当然.拓跋元居从游方道人那里获得仙丹.以及拓跋木弥服食仙丹.都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才知道.而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是拓跋部的首脑人物.现在.拓跋木弥已经死了.就涉及到党项王位归属的问題.所以.沒有人愿意说出这个真相.
党项王的称号.最初是由吐谷浑国主册封的.后來.刘子秋统一了大汉.又重新颁布了册封令.按照拓跋部所立战功.原本拓跋木弥是沒有资格封王的.他能够取得党项王的称号.完全是因为拓跋千玉的缘故.但是.在这份册封令中.并沒有世袭两个字.事实上.不只是党项王.包括草原上的穆林、史大奈、薛世雄等人.虽然也得以封王.但同样沒有世袭的待遇.也就是说.在他们去世之后.王位的归属仍然要由朝廷说了算.
相比于穆林和史大奈这些人.党项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拓跋部并不是一家独大.和拓跋部联姻的往利部.如今声势就不在拓跋部之下.而且.往利部的族长往利多云跟刘子秋之间也有兄弟之义.因此.一旦拓跋木弥是因为服食了拓跋元居所献仙丹而丧命的消息传出去.拓跋元居就不可能继承党项王的位置.而拓跋木弥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还活在世上.那么.党项王就很可能落入往利部之手.党项王不只是一个称号.在整个党项一族内部还拥有许多特权.也可以从朝廷得到更多的扶持.因此.拓跋部的长老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党项王花落别家.只能帮着拓跋元居保守这个秘密.
拓跋元居当然也不想害死自己的父亲.但那个游方道人已经不知去向.偏偏当时见面的时候就只有他们两个人.现在他就算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风的墙.当蛮光霁奉拓跋元居的命令向朝廷报丧.顺便请求册封的时候.当朝首相李世民却突然提出对拓跋木弥死因的质疑.而且.李世民对拓跋木弥的死因“猜”得很清楚.就好像他当时在一旁看着似的.蛮光霁自然不肯承认.但李世民也沒有勉强.只让他带一封书信给拓跋元居.看了书信.拓跋元居才知道.李世民让他扣下自己的妹妹拓跋千玉.否则就会把这件事报告给刘子秋.
拓跋木弥一死.拓跋千玉肯定要回乡奔丧.但李世民为什么要扣下拓跋千玉.拓跋元居就想不明白了.但这个疑问并沒有持续多久.因为他很快就接到了李世民的另一封书信.在书信中.李世民透露了刘子秋也要來西海的消息.并且让他伺机杀死刘子秋.只要他能够杀死刘子秋.朝廷就封他为新的党项王.并且把整个西海都赐给他作为封地.
不过有一点拓跋元居并不知道.作为唯一去过京城的长老.蛮光霁也收到了李世民的一封书信.信中.李世民也对蛮光霁作出了承诺.只要他能够监督拓跋元居做成这件事.就同样封他为王.正因为此.蛮光霁才会格外卖力相劝.当然.蛮光霁沒有见识过刘子秋当年的勇猛.所谓无知者无畏.他也才敢始终叫嚣着要仗着人多势众杀了刘子秋.
被逼到了这一步.拓跋元居哪里还能不明白那个游方道人根本就是李世民设下的圈套.只是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越陷越深.想要挣脱却沒那么容易了.
…
数里之外的驿馆中.刘子秋席地而坐.看着刚刚走进來的高秀儿.轻声问道:“千玉她睡下了吗.”
高秀儿点了点头.小声说道:“千玉心力交瘁.妾身给她喝了碗安神的汤药.想必能睡上个把时辰了.夫君就请放心吧.有穆朵丽和玉凤两个在那边照应着.两个娃儿也很懂事.不吵不闹.”
刘子秋轻轻拍了拍身边.道:“秀儿.坐过來.”又道:“你看了老王爷的情况.究竟得了何种病症.”
高秀儿依言在刘子秋身边坐下.脸色有些沉重.小声说道:“老王爷有些痨症.但并不算严重.如果调理得当.应该无事.不过.妾身试探了一下.老王爷腹部比其他地方还要僵硬.倒是吞金所致.即使他吞下的不是金子.也是某种沉重之物.”
痨症便是后世的肺结核.以当时的医疗水平.确实很难痊愈.但是拓跋木弥身为党项王.可以用上许多名贵的药材.纵使不能痊愈.延缓病情的发展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他的死绝对不会是因为痨症而起.至于吞金一事.常被人用來自寻短见.拓跋木弥日子过得好好的.又怎么会自寻短见.如果他真是因此而死.那必然是受人谋害了.
想到自己出现在威定城外之时.拓跋元居的种种作为.凶手的指向便越发明确了.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民族.弑父的行为都是最不能接受的.现在.拓跋元居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刘子秋实在不敢相信.但所有的迹象都指明了这一点.又让他不得不信.但拓跋元居是拓跋千玉的亲哥哥.如果在她失去父亲以后.又失去了哥哥.只怕她要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如何处置拓跋元居.就成为摆在刘子秋面前的一道难題.
…
千里之外的洛阳城中.李世民的府邸戒备森严.李世民缓缓步进书房.屏退左右.然后伸手在书柜的一角轻轻按了按.沉重的书柜竟然缓缓移向一边.在书柜的后面.出现了一个小门.李世民回头看了两眼.闪身进入小门.身后的书柜又慢慢恢复了原位.
小门后面是一条狭长的通道.七拐八弯之后.前面豁然开朗.竟然到了一处院落.只是这处院落深埋于地下.终年不见天日.院子中间.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那里施展拳脚.头也不回地说道:“世民.你來了.”
李世民慌忙拱手说道:“父王.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可以发动了.”
老者收住势.回过头來.赫然正是昔日的唐王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