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领兵平叛(第1/1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如果李世民抓住了那些嫔妃、皇子和公主.他自然有很多种办法來解释.那些愿意表示顺从的嫔妃、皇子和公主.可以让他们继续呆在宫里.以证明是李世民救了他们.而那些坚决不肯投降.竭力反抗的嫔妃、皇子和公主们.则可以一刀两断.既可以利用他们的死去恐吓那些比较顺从的人.又可以把他们的死推到张亮身上.说他们全部是被张亮的乱军所杀.

    现在.这些嫔妃、皇子和公主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搜遍整个皇宫.也沒有看到一具属于他们的尸体.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通常情况下.皇宫都会设有秘室和暗道.为了找出这些人的下落.占据皇宫的那些李府家奴和亡命之徒正在挖地三尺.至今依然一无所获.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既不能说他们被乱军所杀.又不能承认他们已经逃走.因为在李渊的计划当中.他要扶植杨杲重新登上帝位.刘思根飞天而去.这是所有人都看见的.但刘子秋还有其他儿子留在京中.如果说这些人都已经逃走.诸位大学士一定会行文天下.努力寻找他们的下落.只要有一个皇子归來.皇位就轮不到杨杲來坐.

    因为那些皇子莫名失踪.李世民也不能确定这些皇子是逃走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现在必须抓紧时间.在那些皇子回來之前.把杨杲扶上帝位.

    想到这里.李世民拱了拱.并不回答刚才的问題.面色沉痛地说道:“诸位大人.李某还有个更坏的消息要告诉大家.”

    众大学士面面相觑.齐声问道:“还有什么更坏的消息.”在他们看來.大汉王朝的治安一向很好.居然发生了张亮率部造反的事情.这已经令人匪夷所思了.哪里还会有更坏的消息.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西北來信.陛下在威定城外遭受拓跋元居的突然袭击.重伤不治.”

    “胡说.”杜如晦当即跳了起來.“陛下和拓跋元居乃是至亲.拓跋元居又怎会下些毒手.”

    长孙无忌也摇头道:“陛下的神武.或许别人不清楚.你我应该清楚.哪会那么容易就遭人毒手.某不信.”

    李世民又是长叹一声.说道:“某也不愿相信.但事实如此.现在刘家已经沒有什么人了.这大汉王朝却不可一日无主.某以为.当迎接赵王重掌朝廷.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看了李世民一眼.冷笑道:“李世民.你不会存了什么私心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李某身为首相.若是存了什么私心.又何必另外请一位皇帝出來.陛下的教诲.李某时时牢记在心.皇帝只是个象征.国家的运作却在你我手中.只要我等内阁学士同心协力.便是沒有皇帝.这大汉王朝照样可以流传千古.”

    确实.刘子秋一直给他们灌输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这几年.刘子秋除了定期前往军营之外.基本上不过问政务.而大汉王朝的运转依然井井有条.单从这一点來说.有沒有皇帝.其实都是一样.不过.哪个男人沒有一点皇帝梦.如果真的沒有皇帝坐镇京师.只怕这天下早就乱了.听了李世民的话.几个大学士都是暗暗点头.脸上多了几分意动.

    李世民又对长孙无忌一揖到地.大声说道:“无忌兄.当年李某年少无知.做出悔婚那样的荒唐事.心中亦是颇为自责.若是无忌兄愿意给李某这个机会.李某愿意登门道歉.重新迎娶无垢妹妹入门.还望无忌兄不计前嫌.李某愿听兄长责罚.”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世民心中记挂的其实还是长孙无垢.他和那个假王玉凤虽然结为夫妻.感情却淡得很.若不是惧怕刘子秋责罚.他早就休了那个女子.现在.他马上就可以执掌天下.自然不会再受刘子秋的羁绊了.而过了这么多年.长孙无垢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仍然不肯嫁人.在李世民看來.那是对他余情未了.想到长孙无垢的美貌容颜.李世民就有些心猿意马.如果能够复合成功.还可以修复跟长孙无忌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长孙无忌却冷哼一声.说道:“我长孙无忌的妹妹.岂肯与人做小.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道:“兄长.此时言之.为时尚早.咱们还是商量一下推举赵王登基的事吧.”

    他是胸有成竹.到时候.就算抢也要把长孙无垢抢过來.

    几位大学士窃窃私语.频频点头.倒似有几分赞成李世民的意见.却听杜如晦大声说道:“李世民.你身已残疾.恐怕不能再担任首相一职.杜某要提请两级代表大会.罢免你的首相之职.”

    首相不仅掌握着国家的权力中枢.还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想大汉王朝泱泱数千万子民.却选不出一个贤能.非要让一个瘸子当首相.若是传到别的国家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现在.大汉王朝的水师已经开辟了好几条航线.可以通过海路直抵遥远的欧洲.彼此交往日益频繁.各国也常有使臣搭乘大汉的商船前來朝贡.而首相有一项职责.就是负责接待这些外国使臣.所以说.李世民的现状已经不合适再担任首相了.

    在内阁.大学士和首相在表决权上是平等的.首相只是起一个召集和代表的作用.但是.人们往往还有一些旧的思维.好几位大学士还是把首相当作了他们的上级.现在.李世民眼看着就当不成首相.那几位大学士对他的态度便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杜如晦这一招釜底抽薪着实厉害.一下子就把李世民依靠首相地位建立起來的优势消弥于无形.

    李世民脸色阴沉下來.咬牙说道:“李某的伤是为了相救大皇子所致.想必代表们会酌情考虑.而且.李某这伤又并非无治.孙神医已经接到了李某派人送去的信件.不日将至.到时候.李某又会恢复如初.”

    形势迫人.他不惜撒了个弥天大谎.孙思邈云游四海.哪那么容易找到.就算找到了.也不可能替他医治.当然.李世民只要哄住这几个大学士.让他们接受自己的建议.把杨杲推上帝位即可.真到了那时候.就算被他们揭穿谎言却又如何.只是想到自己的腿可能永远都治不好时.李世民神色却有些黯然.毕竟谁也不愿意拖着条伤腿过一辈子.

    大厅里一处沉寂.几个大学士都不说话.心里却在紧张地盘算着得失.虽然刘子秋一直向他们强调.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但在关键时刻.真正可以做到不存私心的又有几人.他们身为大学士.不只拥有丰厚的俸禄.更有受人尊敬的地方.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刘子秋真的为人所害.这大汉王朝就真的要变天了.就算那几位皇子侥幸逃得性命.但年纪尚幼.情形岂不是跟杨广当年一模一样.在几位大学士看來.李世民急着推举杨杲登基.和他们一样.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他们手上偏偏沒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所以也提不出更好的意见.似乎只能接受李世民的安排.

    忽然.守在门外的那名校尉跑了进來.拱手说道:“诸位大人.末将接到命令.京城里的所有人马都必须在一个时辰内撤回军营.末将等也必须返回军营.不能再在此守卫诸位大人了.还望诸位大人见谅.”

    这些军队是他们调來的.但是却不归他们管辖.这就是一种平衡.倒令几位大学士束手无策.李世民却心中窃喜.沒有了这些军队.他凭手上的一百多人.足够控制内阁了.因为包括长孙无忌、杜如晦在内.这些大学士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长孙无忌却沉着脸道:“且慢.是何人下达的命令.”

    校尉朝着右上方一抱拳.道:“是皇子殿下的命令.有皇帝的玺印和二皇子的亲笔手书.”

    “你说是谁的亲笔手书.”大学士都吃了一惊.齐声问道.“二皇子从乱军之中逃出來了.”

    校尉笑道:“不瞒诸位.二皇子常年住在军营.和将士们同吃同卧.现在军中担任旅帅一职.所以.昨天晚上.二皇子并不在宫中.因此沒有遭劫.至于二皇子为什么下这道命令.以诸位大人的聪明.想必早就猜到了吧.”

    李世民已经隐隐猜到了原因.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但他还不死心.厉声问道:“究竟是何原因.”

    杜如晦却长舒一口气.说道:“这还不明摆着吗.二皇子将要领兵平叛.到时候.不知道某些人可还能自圆其说.”

    大汉律例.如果在和平时期.即使皇帝也无权大规模调动兵马.除非发生了战争或者叛乱.不过.可以调兵的人却不在少数.只是每个人可以调动的兵马极其有限罢了.比如大将军可以调动三千人.内阁大学士可以调动一千人.其他将领也可以调动数十到上百的兵力.昨天晚上的动静显然是一场叛乱.有能力调动军队的人都不会在这时候放弃这点权力.所以.京城里散落的兵马却不在少数.这个时候.二皇子颁布让军队回营的命令.显然是有大批军队开进了京城.防止发生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