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委员长很烦恼(第1/1页)重生之风起民国2
“领土神圣而高贵.乃是一民族.一国家之躯壳.躯壳不在.灵魂焉存.今日寇侵华.伤我华夏之躯壳.南京政府竟妄图列强干预.才乃滑天下之大稽也.纵观华夏历史.列强与日寇乃一丘之貉.若无利益.绝无助我国之可能.
国家之独立.在于自身精神之独立.在于自强不息之精神.在于统一之政府.而不能祈求与他人之施舍.观人之脸色.
日寇侵犯我国之领土.我国只能行抗议之事.而不敢奋战之至.此乃怯弱矣.最末尾.此次南京之行事.丢尽华人之脸矣.
林徽因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了申报之上.被南京、上海、武汉各处的报纸纷纷转载.人们对于蒋介石政府的作为.深感失望.
同时新华社也发表了《西方断无支持华夏之可能的文章》.毛在文章中分析了各国的态度与面临的问題.最后他得出结果.九国公约救不了民国.希望蒋介石委员长斟酌行事.勿要自误.
前方的战事不顺利.蒋介石的心情本來就很糟糕了.他也意识到自己调走刘源很可能是错的.但是他也再想.“刘源如果长时间领导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再加上西南特区的部队.如果他要政变.夺取自己的位置.谁能抵抗他.他现在沒有野心.那么将來呢.况且.战争还沒有胜利.他就屡次与自己做对.所以蒋介石决定不管如何也要敲打刘源一次.
宋美龄手里提着咖啡.放在蒋介石的桌子上.将报纸给蒋介石收起來.说道.“那些文人除了骂人.做得不什么实事的.不需要和他们生气.”
“文人.林徽因是刘源的弟子.他的文章会不会代表刘源的态度.刘源是不是在表示对我的不满.”蒋介石懊恼的说道.
看到眉头紧锁的蒋介石.宋美龄不禁莞尔.“达令.何必与一个小姑娘生气.传出去.人家要说你蒋委员长沒有气度了.刘源是什么人.他如果自己不满意的话.他早就來找你了.我看让他离开上海.他自己沒有什么不满意的.毕竟上海就是一个大坑.让他早一步离开也好.”
上海的战斗确实转向了防御.蒋介石也知道各国列强不会真正的出力.他这样做.其实也是希望能给日本人施加压力.希望能让形势好一点.他倒是想亲自指挥部队.但是蒋介石自己也很明白.让他指挥十万人的部队.那就是他的极限了.百万大军.那是需要韩信一般的才华.支那有几个韩信.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战争越來越艰难.陈诚和张治中都不得不到前线去指挥战斗.张治中亲自在苏州河布置防线.鼓舞士气.但是这样.日军依然在舰炮和飞机的支援他拿下了吴淞.接下來便是兵分三路.对大场、罗店和宝山发起进攻.陈诚很恼怒.前一刻还是自己教训日本人.怎么这么快就转变了.所以陈诚亲自指挥部队拼死抵抗.虽然罗店和大场沒有市区.但是损失太大了.一个团的部队拉上战场.一天的功夫就得撤下來.能剩下一百人.就是奇迹.
北方的战事.也开始变得糟糕起來.日军先是攻克了大同.然后石家庄被日军占领.汤恩伯确实很能打.但是东条英机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傅作义的防线突破.占领了张家口.蒋介石下令要汤恩伯死战.无奈汤恩伯与东条英机苦战半个月.本來指挥才能不如东条的他.在武器和训练的劣势下.损失部队超过三分之二.
蒋介石虽然不在前线带兵了.但是蒋介石知道.自己的态度对前线士兵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不管战事有多么糟糕.他都打起精神.甚至有时候还和政府工作人员***一场篮球.像国民展示自己的身体状态很好.
民国有两个参谋总长.一个是刘源.另一个是白崇禧.刘源重病在握.不可能一直在自己身边.但是白崇禧可就不是这样了.一是他手下沒有多少重兵.另一个则是两个人合作过.当年北伐的时候.两个人就是搭档了.这一次白崇禧又和自己搭档.蒋介石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林蔚站在一旁.语速中等.语气平淡.“华北的战局非常严峻.日军集中八个师团和四个炮兵旅.参谋总长刘源发电.他认为日军的下一步目标是保定.意图是与我们决战.”
保定.蒋介石想了想.那里的部队.有宋哲元的败兵.虽然一直在修养.但是他不知道二十九军还有沒有战斗力.陈明仁的五十二军和三十七军战斗力还可以.孙殿英他们这种杂牌虽然有了中央武器的补充.能不能算是正规部队.这些都在蒋介石的犹豫中.
“阎锡山作战不利.已经退守长城了.卫立煌将军已经去太原.协助他防守了.”林蔚继续说道.
这个我和刘源讨论过了.他的意思是.“既然形式到了这种地步.那么保定就沒有争夺的意义.我们的意思是借助山西的地势防守.同时还可以借助红党的力量.”白崇禧见蒋介石看着自己.便将刘源和自己事前商讨过的结果告诉了蒋介石.
蒋介石的心情很糟糕.但是装作淡定的样子.沒有继续讨论华北的事情.而是问道.“刘源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呢.”
“三十三集团军走到倒是挺快的.目前在秦岭一线.但是重炮武器、坦克、汽车运不出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林蔚对刘源的感觉不错.便替刘源打掩护.
“哼哼.杜聿明那他们可是坐船來的.不过他们不是也停在了武汉了吗.那里可沒有蜀道的阻拦吧.不知道我们的参谋长打的什么小心思.”白崇禧嘲笑道.
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杜聿明他跟我说他们需要等后续的物资和重武器.这样.敬之.你告诉他.他老师我这里日子不好过.你让他快点.”
杜聿明他们到了武汉就听从刘源的安排.一步不往前走了.何应钦以蒋介石的名义要调他们的部队去前线.却被杜聿明拒绝了.已经有一个师上战场了.其他的部队确实难以调动.理由很不靠谱.我们的重武器都沒有到.打起來还不如地方保卫部队.希望校长能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