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第1/2页)后宫素月传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情不知所已  一往而深矣

    孙夫人精神奕奕,满面荣光,站在曹府门口亲自迎接来宾,笑颜相迎,不时接受着来宾的祝福:“恭喜太夫人,再续佳媳。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祝早抱孙子。”来者说者无意,与他一同来的另一宾客用手肘碰碰他提醒他,说“过”了吧!这顾心早产了孩子了,这顾心不知怎么就消失在了曹府,连同她的孩子也不知道去了何处。传言,有的说死,有的说出家了。孩子反正没在曹家,是男是女大家都没真正的见过,众说纷纭的。但最好不过提起,以免在这大喜之日让主人家不免感伤。 

    孙夫人淡定自若,面不改色:“以前有没有过,是不是真的有过,就让它随风而逝。都不重要。重要是一切还可以重新来过。续娶的,新娶的,都是新娘。都是我的媳妇。从此刻起,老身的媳妇只有今天新娶的新娘。没关系,提不提起,该在的总在,该不在的总不在。但说无妨,不用提醒他,没什么要忌讳的。他本来就心直口快的,活得洒脱,都这些个年岁了,在我面前就不用担忌讳了。” 

    “太夫人,大度,豁达。我们须眉都不比上您呀!”太夫人的远房堂弟松了眉头,刚才一下子又亲切起来。 

    “好了,好了!别说了,老姐姐招呼不周,进去多喝两盅哈!自己招呼自己哈!别站着了,进去吧!对了,对了弟弟,你进去帮老姐姐劝着你外甥。从小他就最听你的话了。” 

    “应该,应该!”那两来人躬着手行完礼,寒暄几句,随着府中的家丁进去内府了。 …… 

    这曹府的大红灯笼双双挂起,张灯结彩,热闹无比。皇帝的赐婚可是第二次,还赐婚给同一人,这样的殊荣可是整个朝廷上下无一人。来人自然是多多少少,多多胜过少少。 

    这全京城都知道这曹大人在朝廷公主宴上向紫红求婚却被拒婚,大失了颜面。现在却娶的比紫红格格更好的,听说这新娘美艳不比紫红差,又是未婚的少女,家世又好,背景又好。知书达礼的,特别还是多年被多人恋慕着的名门淑女!这让太夫人甚为欢喜,只是愁着儿子一股子执着的不知什么劲。突然想起,自己去过紫红的府上,向紫红请求,让紫红拒绝儿子的求婚。紫红居然也真正的守诺,不免对她产生了一丝佩意。想着,这紫红是黛妃的姐姐,到时赐婚自然是亲厚不过,自然也不用太多的为她而放在心上。但她竟然没告诉妹妹,此年事情,还是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 

    孙夫人看看迎接的宾客也来的差不多了,转身回府陪同最后的那批宾客准备进门之际。眼角余光扫到的,在离府门不远处的一个妇人,她站在墙角,躲躲闪闪的。人老眼却不花,但一眨眼又不见了,也就未多想,随着仆人的呼唤而进入府内。 

    她倒不是眼花,这确实就是紫红,一个憔悴满面,容貌感觉留下了时光的线条,自然不装饰,泪痕又未干,心“疼”的感觉快要死了。一来到曹栋亭的府门口,怕见这府里大红结彩,但又只能见,又没勇气进到里面,抢走新郎。只好,只好,只好默默落泪在曹府的门口。 …… 

    新娘自然不知道这一切,欢欢喜喜地牵着红绿喜球的一端,遮着这大红盖头,喜喜欣然地在喜娘的搀扶下,轻移莲步,一步一步地迈进这曹府大堂,与正在厅内等等的众宾客和新郎会和。新郎脸上没有一般新郞的喜悦。面无表情,神情木然。 

    老夫人向司仪点头示意:“老金,开始吧!” 

    老金向老夫人行个敬意礼,对着大厅向门外大声吆喝起来:“礼起!”听到礼起,哄哄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 

    “喜气盈门福气来,美意得意真情意,请来老夫人坐高堂。一拜天地!”喊了半天,这到了新郎这新郎无奈又无趣,理都不理,多年未见这种新郎,无喜气,无表情。老金转而向老夫人请救,“老夫人,这……这……您看……” 

    老夫人向他摇手示意,劝他放心:“栋亭,这皇上的贺礼还放在这呢!希望你的心还是应该在这里的。不要东张西望了。这该是你的逃不了,不该是你的,强求不得。” 

    被这老夫人一番话规劝,自然的失落,伤感。行下礼去。老金看着,今天的赏金有着落了,赶快大声的吆喝起来,比原先多了几分精神,喜悦,“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 …… 

    永和宫中。 

    “娘娘,紫红格格,现在回了府了。”阿骨达向素月讲述了紫红在曹府门口的场景。 

    素月一声叹息:“唉!珠儿,瑞儿。你们跟秀秀回去,这几天帮着好好照顾紫红格格。这儿的事你们就交待一下。等到合适的时机,本宫再让你们回宫。” 

    “嗻!娘娘!”珠儿,瑞儿行礼道。 …… 

    紫红正在室内躺着,儿子鄂尔泰,担心的小脸看着额娘,不时的用胖鼓鼓的小手摸摸额娘的手。担忧的眼神时不时的锁定额娘。 

    桌上是素月命人送来的人参等补品。素月扔下几句话,一直在自己的脑海中回旋,“姐姐,你这又是何苦呀!明明是你先拒绝了人家,现在又把自己伤的不轻,你到底是在想什么呀!” 

    随着烛火的暗下,紫红醒过神来,摸摸鄂尔泰的头:“泰儿,额娘困了!你找秀秀去玩吧!以后就把秀秀当成你的额娘吧!” 

    “不!不!额娘!秀秀是秀秀,额娘是额娘,秀秀不是额娘,额娘不是秀秀。额娘就是额娘,泰儿只有一个额娘,就是额娘。”奶声奶气地吃力的讲着,这孩子早已过了讲话的年龄,就是迟迟的不开声,来几句也是断断续续的,这本是紫红一直最担心的问题。 

    听到鄂尔泰这番话,眼泪不自觉的就流了下来。看着儿子汪汪地眼睛巴巴地看着自己。默默地转过头去,擦去眼角的泪。转过头来强颜欢笑对儿子说,“泰儿,额娘没事了。你随秀秀也去早点休息吧!”鄂尔泰拼命地点着头。 

    秀秀本来看着吓着了,以为大小姐又想不开了,现在转危为安应该就是好得了。这大小姐从小就有担当,应该不会有事了。就叫珠儿守着,自己带着鄂尔泰,带着瑞儿先行退下了。 …… 

    “栋亭,你这不乱来嘛!这,这,这你这新婚妻子,那一样不比紫红强。再说,人家都没答应你。这都拜了堂,入了洞房。你又反悔了。你让人家女孩子家家怎么办?”皇太后十分生气地说着栋亭。这皇上陪着栋亭一块来到这太后这,请太后示,表示想退了这门婚事。 

    “太后,这两想不情愿的,娶到了家,也是家宅不宁,也委屈了人家小姐。还望太后给想想办法。”曹太夫人为了儿子也只能求着太后,这儿子刚刚还闹了上吊,把人家新娘吓得直接回了娘家。也只能厚着脸皮,不要了这张老脸,向着太后给请情了。 

    “太后,这曹栋亭,随着朕出生入死。鞍前马后的,朕早视他为兄弟。这感情这事,情不知所以,一往而深已!栋亭,还不快跪下。”皇上对着曹大人使劲的使眼色,这皇太后本来就心软,加上自己在旁的衬说,自然能起到几分效果。 

    “这皇家的旨意,怎么也是不会收回的。既然大清有律法在。你这就是抗旨。不论你的功绩如何。你现在答应,回去向新娘赔个不是,本宫也就当没发生什么事。如果你还一意孤行,执迷不悟。本宫就代皇上执行大清律法,立立皇家皇威。明日午时三刻午门之斩行就自己去临吧!” 

    “额娘,斩不得!”康熙求情。 

    “皇上!你不用求情了,这斩是斩定了。我大清以孝治天下。你就不要让你额娘我为难了。” 

    “皇额娘,这,怎么说,也罪不致死吧!”康熙再次请求。 

    “太后,太后。如果您要斩就斩了我老太婆吧!请你成全我儿子吧!你我同为母亲。希望您能体谅我的心情。成全老身吧!”曹太夫人声泪俱下,跪在地上请求皇太后能体谅自己的苦心。这曹寅就站在不远处,就是铁了心,也不说话,一付倔强又无奈地模样。 

    “孙嬷嬷,你不用说这么多。本宫没生过孩子。一生也没得到先皇的爱怜。这皇帝虽孝顺,但他心里必竟隔着一层。本宫也体会不到你说的这种心情。不必说了,本宫累了。该歇下了。你回去好好劝劝儿子,不要真的被斩了,到了临老连个送终的都没有。”皇太后一番狠话放下,也不理会在场的众人。 …… 

    “素月,你怎么也不着急,这栋亭可要被斩了,以他现在的架势,恐怕死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康熙着急来回踱着步在素月面前来回的走。 

    素月微微一笑,把小公主交给庆儿,“皇上,你急什么呀!是生是死,也是他自己的造化。不过万一真斩了。这也好给人家新娘子家一个交待呀!” 

    “这曹栋亭与朕的感情,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明白。哎!”康熙不由的叹息,作为一个帝王也有无奈的时候,“罢了,罢了。朕就下个旨,安慰一下新娘家。再给他配一门豪门大户就好。随便打他个百八十大板就可。”说完,康熙转身对着素月说,“你去劝劝紫红,别执着了。不然朕发配他去守边疆,让他今生都不用见了。” 

    “好了,好了。别生气了。皇上,再等等,再看看。先回乾清宫去吧!别让隆科多等久了。”刚刚小盖子来报,隆科多有重要事情求见皇上。 

    康熙接过小公主抱又抱,又把她递还给庆儿,对着外喊:“起驾,乾清宫。” 

    …… 

    送走了康熙,素月对着布帘说:“出来吧!”帘后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出来行礼:“娘娘。” 

    “起来吧!坐!”素月说,“你也听到了,这曹栋亭和皇上的感情本来就不一般。你若听本宫的,去向皇太后求个情。你的大度之名传边全京城,这那家的皇戚贵子能不喜欢你嘛!以你的姿色才情,连本宫都羡慕三分呢!这感情的事,有时也难免阴差阳错的。如果你再坚持,这曹栋亭也不会有什么事情。那你阿玛的脸那才会丢得更大。你先回去想想,看看这天下那位公子皇亲能配得上你的,你告诉本宫一声,只要对方也是情真意切,真心爱慕于与你的。本宫定让皇上和太后为你下旨,成全你的美满婚姻。也未必要对着一个不喜欢的人,又爱着别人的人,毁自己于一生呢!” 

    “娘娘,您的用心良苦,臣女明白。这就回去跟阿玛说情,让阿玛一块陪着臣女一起来向皇太后,皇上求请。不过,不过……” 

    “说吧!别吞吞吐吐的。” 

    “也不怕娘娘笑话,臣女今天在御带街上见新科进士冯进伦,一表人才,堪和臣女般配,还望娘娘成全。”明显害羞但又大胆的表白。 

    “嗯!这冯进伦是冯甦的儿子,这冯甦是我大清的忠臣,铁骨铮铮。他的儿子也是青年才俊,年轻有为。但本宫不清楚他是否有妻房相配,待本宫问过冯公子家世再说,必竟也不能委屈了你不成。” 

    “娘娘,臣女已派人查清楚,这冯公子,还未婚配,也未有什么未婚妻或爱慕的青年女子。”听到这小女子怎么说,在这古代也算是一个敢为你们爱情追求的少女,不觉生出佩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