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一让徐州(第1/1页)教父三国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北海郡之围解矣.孔融在府中大宴刘备兄弟三人.却在席间闯进一人.正是前來求援的糜竺.孔融见其人.方才想起陶谦求救之事.便把此事说与刘备.
刘备惊讶道.“徐州陶谦乃是恭顺君子.曹操安能犯徐州之境.”.
糜竺再旁.言说张闻杀掉曹操之父曹嵩之事.曹操迁怒于徐州百姓.扬言屠城.最后悲切说道.“如今曹操兵围徐州.旦夕可破徐州.还请两位府君大人施救.”.
孔融在一旁对刘备说道.“君乃是皇室宗亲.此番曹操残害百姓.恃强凌弱.何不与孔融一起去救徐州.”.
刘备面露难色.本來前來搭救孔融.实在是应为张曼成乃是无名之辈.所以才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而围徐州者曹操.手下兵多将广.刘备倒是不愿意与曹操正面交锋.只能勉强说道.“不是玄德不肯去救徐州.实在是应为手下兵微将寡.恐怕无益.”.
孔融见到这刘备的两个兄弟都是厉害人物.所以才想着拉上刘备一起去徐州.便说道.“这也好办.听闻府君与公孙瓒相熟识.不如前去公孙瓒那里借來些人马.与我同往徐州.”.
感情这孔融也不是什么好鸟.非要拉着刘备下水.而孔融的这一番说辞.刘备也沒有拒绝的理由.只能勉强应下此事.说道.“既然如此.孔融大人先前往徐州.某去公孙瓒处借兵.随后便來.”.
孔融拉着刘备的手.说道.“公切勿失信.”.
刘备面露难色.“孔融大人以为刘备乃是何人也.大丈夫无信不立.刘备借來军马或者借不來军马.都必定赶赴徐州.”.其实刘备本意是不想要掺和这个浑水的.但是架不住孔融的墨迹.而且政治感敏锐的刘备察觉到这徐州必然会有利可图.所以便欣然往之.而且还要适当的拿着架子.不可轻动.
刘备前往公孙瓒处借兵.孔融也点齐一万兵马前去徐州.却让糜竺先行回徐州禀报陶谦.
本來这孔融见得太史慈本事.有意收留.不想这太史慈却说道.“子义奉老母之命前來相助.保北海无虞.乃是报答府君之恩德.却不敢久留此地.数日之前.有扬州刺史刘繇写信唤太史慈归去.念与其情谊.不敢推脱.今当速去.”.
太史慈言辞凿凿.孔融虽然爱其才.却也挽留不住.只能送太史慈归去.这太史慈出了北海地界.转而往南.奔赴扬州去了.
这刘备赶赴公孙瓒之处.扬言恳请兄长借兵.公孙瓒知道刘备要去救徐州.便问道.“你与那曹操也无仇怨.与那陶谦也无恩德.何故出手.”.
刘备倒是沒有把真实的想法说出.只是说到.“某已经许诺前去.不敢失信.”.
刘备之旁的张飞却大叫道.“你这厮.恁的小气.到你这里借点兵马而已.还要把洒家昨天晚上拉的屎打听清楚吗.”.
刘备嗔怪张飞无理.公孙瓒倒是不以为意.这个莽汉子也沒少驳掉他的面子.“既然兄弟要去救徐州.我便借与兄弟五千人马前去.”.
刘备本有五千人马.公孙瓒又借了五千.正好凑成一万之数.浩浩荡荡开往徐州.
却说糜竺回报陶谦.说是北海孔融來救.又请來平原县刘玄德出兵;此刻陈登也从青州赶回.言说田楷也领兵來救.
当时陶谦方才心安.以为徐州有救矣.却不想这个孔融和田楷两路救兵都惧怕曹操兵势威猛.远远的徐州之外下寨.不敢轻进.而曹操得知两路军马前來.疑心有失.也把军队分成数队.不敢向前攻城.
正在此时.刘备刘玄德引兵一万.來到徐州境内.见到孔融的队伍.离曹操甚远.便问道孔融何意.孔融说道.“曹操兵多势大.其人又善于用兵.不可轻战.恐怕有失.如今之计.宜先静观曹军动静.然后方可进兵.”.
刘备既然來了徐州.肯定是要在此地渔利的.如果就在城外与曹操硬拼.刘备压根就讨不了任何好处.而这孔融之计显然就是龟缩之法.刘备当然不敢苟同.便说道.“惧怕徐州城中无粮.难以持久.我派遣二弟关羽关云长领五千兵马.协助府君佯攻曹操.而我带领三弟张飞张翼德穿过曹军包围.潜入城中.再做打算.如何.”.
孔融允诺.汇合田楷之兵.并着关羽.互成犄角之势.两厢掩映.而关羽驰骋着一柄青龙偃月刀.两边接应.
孔融之兵先出.袭击曹操大军左翼.曹军有一队伍乃出;田楷之兵后出.攻击曹操大军右翼.曹军之中也有一队相迎.而刘备看准时机.便遣张飞在前.带领着三千人马.直奔曹军大寨.兵马交接之时.曹营之中突然闪出了一将.骑着一匹黑漆骏马.乃是于禁.勒马大叫道.“哪里來的狂徒.竟然敢闯曹营大帐.岂不是寻死.”.
张飞见眼前有一人挡住去路.口中吱呀有声.却并不回话.双手耍起一柄丈八蛇矛.有如风云卷动.直取于禁.
张飞与于禁两马相交.武器碰撞.斗不到十个回合.立在张飞身后的刘备坐立不住.驰马舞剑也來助阵.于禁见眼前的莽汉势不可挡.而身后又來了帮手.哪里肯再恋战.卖了一个破绽.便转身而回.张飞欲追.却被刘备止住.“首要之任务乃是进城.”.
当时张飞便不去追于禁.而是护在刘备身旁.直砍杀到徐州城下.
徐州城上糜竺望见城下有一块旗帜.乃书“平原刘玄德”.更见得一人面阔耳长.身边还有一个莽汉子.便知道真是刘备前來.便令人开城门.迎刘备入城.
糜竺一面命人开城门.一面令人禀报陶谦.说是平原刘备來援.
当时陶谦听得此消息.喜不自胜.亲自赶來迎接刘备入城.邀到府衙之中.询问城外诸事.之后便宴饮款待刘备.
刘备并未推辞.在酒宴之上对陶谦说道.“大人不必忧虑.曹操來犯徐州.虽然声势浩大.但终究是不义之兵.兼有北海孔融、青州田楷來救.徐州定然无虞亦.”.
陶谦听得此话.喜忧参半.“某年老无力.本欲献好于曹操.却不想给徐州百姓惹來如此大祸.某失职矣.”.这陶谦又询问刘备身世.刘备言说到.“某乃中山靖王之后.现居平原县县令.”.
陶谦见这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便露出笑意.刘备倒是察觉.说道.“某虽然为皇室宗亲.奈何汉室衰落.某只能暂居一县之地.恨不能重振朝纲.倒是让大人见笑了.”.
陶谦听得此话.倒是笑意更甚.说道.“我看玄德并非常人.自从董卓乱政之后.汉室天下千疮百孔.老夫老迈无能为力也.但是使君可以为之.奈何无一州之地.供使君施展抱负.某陶谦愿意让贤.把徐州之地交给使君.”.随即便让人拿出徐州的官印.要交给刘备.
政治的敏锐性让刘备嗅到了些许的味道.所以他便跑到了徐州之内.沒想到这里还真有一个大馅饼等着刘备.不过刘备倒是并未接下陶谦递过來的徐州大印.反而推辞道.“刘备何德何能.安敢取君之徐州.若是外人说道此事.乃不是以为我刘备为图徐州而來.某不敢接下.”.
陶谦见到刘备决绝.断定此人品行更佳.更符合他的心意.便道.“此番天下大乱.献帝被困长安.曹操乃是阉人之后.也敢兵加诸侯.可见人心不古.都唯恐天下不乱.好坐收渔翁之利.老夫今年已经六旬之龄.虽然有心匡正天下.奈何年老无能.此时正是使君作为之时.老夫愿意将徐州相让.请勿推辞.陶谦当自写表文.表奏朝廷.为使君讨來一个徐州牧.”.
酒宴之上.刘备陪在陶谦身边.坐下皆是徐州的文武之臣.除了一个黑汉子张飞.众人听得陶谦要以徐州相让刘备.皆面有疑色.当下有一武将却站立出來.厉声道.“大人此举却是不对.刘备远道而來.怎可以徐州相托.”.
陶谦看其人.乃是城中校尉曹豹.刘备倒是把曹豹的话听的真切.“此位将军说的对.某远道而來.怎可以州郡相托.大人未免儿戏.不可当真.”.
张飞本在吃酒吃肉.忽然听得对面的桌子上.有一个汉子阻碍他哥哥的好事.便怒气大发.站将起來.厉声道.“你是哪个杂种.竟然干预你们家大人的事情.讨打.”.
一时间气氛颇为诡异.本來刘备想要推辞一番的.当然不是真推辞.不过现在这曹豹的一番话倒是把刘备堵的哑口无言.看來此事还有悬念.
刘备怒喝张飞无理.陶谦也斥责曹豹乱言.当时宴席之间另有一人站立起來.说道.“如今曹操兵临城下.还是思虑退敌之策为妙.待事情平定之后.大人再与使君商讨州郡之事也不迟.”.
说话之人刘备相识.正是在北海郡所见之人.徐州糜竺.而刘备也说道.“此言甚对.还是退敌曹操为要紧.”.
陶谦见刘备如此决绝.也便不提此事.只言与刘备饮酒.而张飞被刘备罚站身后.不能饮酒不准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