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二让徐州(第1/1页)教父三国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这刘备入得徐州城内.便遭遇陶谦相让徐州.却被曹豹坏了好事.却也无法.只能等待后续转机.而当下刘备书信一封.传给城外曹操.陶谦问之何故.刘备乃云.“先遣一书.以做何解.若其不从.再与其厮杀不迟.”.
被刘备这厮闯入徐州.曹操已有气愤.而孔融和田楷见得刘备入城.便不做攻势.曹操方才喘口气在军中大骂.“这孔融和田楷也敢來多管闲事.定然要让他们有去无回.便要提兵去攻此二人.正欲发作之时.突然听到徐州城内有战书传來.
曹操拆开书信.其上曰.“玄德自关外得拜君上.董卓弃洛阳而走长安之时.与君上作别.时间已有一年有余.如今曹公之名已经如雷贯耳.天下谁人不闻.而尊父曹嵩.实乃是张闻所为.不甘陶谦之事.如今天下未安.董卓余孽肆虐.黄巾残党不止.万望曹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围徐州之兵.以救天下.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完书信之后.大骂道.“这个刘备是哪里蹦出來的跳蚤.竟然赶來劝我.不自量力.”.曹操命人斩掉送信的來使.却不管那孔融和田楷二人了.以全军之力.并力攻城.
荀攸也见到了刘备的來信.劝谏曹操道.“这刘备原來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以好言答复其人.以懈怠刘备之心.然后在暗自用兵.则徐州可破矣.”.
曹操以为荀攸有理.便从其计.却叫人把那送信的來使放掉.好生招待.又给刘备写了一封回信.备言徐州之事还是可以商榷的.
正在商议攻打徐州对策的时候.突然一匹流星马闯进曹操军中.曹操问其故.流星马乃传书一封.备言吕布已经大破衮州.进据濮阳.
果然如先前郭嘉所言.这曹操攻打徐州而留下的衮州大本营并不安全.话说这吕布辗转数地.到了张邈的手下.而当时陈宫也由张超举荐给他哥哥张邈.陈宫初到张邈手下.便给张邈献计曰.“如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反而受制于人.不亦悲乎.现在曹操征战徐州.衮州必然空虚.而吕布乃当世之勇者.与之共取衮州.霸业可图也.”.
这张邈盘踞渤海之地.其叔父张济在朝廷之中为将军.而张邈也是个有野心的主儿.见吕布前來.正愁心无处安稳此人.正好可以驱吕布为己用.当下大喜.拨给吕布五万人马.去取衮州.
吕布得了五万人马.还向张邈讨要了陈宫.随即整军去战衮州.不数日.便攻破衮州主城.随即占据濮阳.衮州境内.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保得周全.还是荀彧、程昱二人设计死守.方才抵挡住吕布的攻势.而将军曹仁几次反攻吕布.皆不能取胜.所以才向曹操告急.
曹操闻得衮州出事.大惊曰.“衮州若是有失.使众人无家可归也.不可不回兵.”.郭嘉在一旁说道.“这刘备來信劝君退兵.此刻正好卖个人情给刘备.回兵衮州乃事不宜迟.”.
曹操采用郭嘉之计.即刻拔营回衮州.走之前.又给刘备去信一封.乃云念玄德之情面.不复追加陶谦之罪.
且说曹操之信回转徐州.而曹营也已撤军.陶谦读曹操之信.见得曹操对刘备也是颇为敬重.否则不会仅仅因为刘备之言而退兵.所以陶谦让徐州之意更甚.以为徐州在刘备之手必然可以大治.
徐州无虞.徐州百姓亦无虞.陶谦喜不自胜.把孔融、刘备和田楷都请到城中宴饮.陶谦请刘备居于上座.拱手对众人说道.“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为国家重任.刘备刘玄德乃是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自愿赋闲养病.”.
刘备本想要接下陶谦的拳拳盛意.正欲开口的时候.孔融倒是先说道.“玄德兄弟虽然德高才备.但是徐州牧乃是一方大员.岂可私自想让.如若陶谦大人属意刘备.当先表奏朝廷.若是朝廷允诺.大人再做想让也不迟啊.”.
这孔融乃是孔子的后人.仁义礼仪自然遵守.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当然谨记在心.所以这陶谦私自让徐州之事.乃是于理不合.所以便被孔融率先给否决了.这刘备也是暗自叫苦.“怎么老有人來坏我好事啊.”.
不过刘备脸色上倒是并未显露.“孔融孔文举所言极是.此事不妥.大人当自深思.而某前來救徐州.而非图徐州.勿要让天下英雄以为刘备有异心矣.”.
陶谦见孔融说话有理.便说道.“此事乃是我考虑不周了.如若刘使君实在不愿意接受徐州.我也有一法.在徐州近处.一个郡县.名为小沛.足可以屯军.请玄德在此驻军.以保徐州周全.可好.”.
先有曹豹.后有孔融.都來坏刘备的好事.不过刘备却都不能表现出來.此次的徐州乃是一个大好机会.刘备自然不愿意错过.而陶谦提出驻军小沛.也正中刘备下怀.在徐州之地.便可图徐州矣.
刘备当下谢过陶谦.而陶谦宴饮众人.把酒言欢.而刘备对这个孔融却沒有什么好脸色.
酒宴完毕.孔融与田楷各回其地.走的时候.两人都沒有忘记勒索了陶谦一把.讨要了不少的粮草.而陶谦也不见愠色.毕竟人家雪中送炭.他总得投桃报李吧.
刘备也引军离去.前往小沛之地.修葺城墙.安抚当地百姓.以做后算.
不提小沛刘备.却说回军衮州.曹仁率众接住.言说吕布势大.更有陈宫为辅.锋芒非常.衮州主城.兼濮阳之地.已经尽皆被攻占.亏得荀彧、程昱二人死守鄄城、东阿、范县三地.方才保住根基.曹操说道.“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不足为虑也.”.当下安营下寨.再作商议对敌之策.
衮州城里的吕布听闻曹操归还而來.便召來副将薛兰、李封.说道.“你们两个人在我手底下的时间也不短了.现在正是用你们的时候.汝二人引兵一万.守住衮州.吾亲自率兵.前去攻破曹操.”.
薛兰、李封二人得令.吕布便欲点兵起身.而陈宫听到消息.便急去见吕布.“将军弃衮州.意欲何往.”.
吕布已经点齐兵马.说道.“我欲屯兵濮阳.与衮州成犄角之势.然后亲破曹操.”.
陈宫说道.“将军此言差矣.薛兰、李封二人必然守不住衮州.此计未可.离此地正南一百八十里.有一山.地势险要.可以伏精兵一万.曹操入衮州而來.必经此地.到时候等到曹操的军队过去一半.便伏兵尽出.一击可擒曹操矣.”.
吕布不以为意.说道.“某勇武天下.不屑于用伏兵.某自前去濮阳.等曹操到來.与其决一死战.曹操必被吾擒下.”.
陈宫摇头道.“匹夫不听吾言.”.
曹操兵马行至衮州一百八十里之处.其路艰险.军中荀攸道.“若是吕布在此处布下伏兵.可谓险矣.”.曹操以为荀攸有理.便下令全军慢行.先派一队探路兵马.在前探路.确定前方沒有伏兵之后.方才带军而过.曹操笑对荀攸道.“吕布无谋之辈.所以才会教薛兰、李封之流衮州.他自己倒是前往濮阳.我教曹仁引军围攻衮州.吾亲自征讨濮阳.兵贵神速.必能取胜.”.
陈宫听闻曹操已经兵力迫近衮州.便对吕布说道.“如今曹操率领兵众从徐州而來.必定疲困不已.宜速战速决.不可给曹操喘息的机会.”.
吕布不听陈宫之言.“吾匹马纵横天下.何惧一个曹操乎.待其下寨安稳之后.吾亲自出马.必定擒之.”.
却说曹操在濮阳城下下寨.安稳军中.次日.便引众将來战濮阳.阵势摆开.兵马陈列.而曹操立于阵中.铠甲覆身.长剑在手.遥望濮阳城内.军门大开.走出大军.吕布一马当先.身边排开六员健将.左边第一个乃是臧霸.第二曹性.第三成廉;右边第一个乃是魏续.第二宋宪.第三侯成.这六员健将围在吕布左右.月借日辉.也算是气势非常.而吕布领五万大军出城.鼓声噪天.
曹操手指吕布.质问道.“吾与你无仇.何故夺我衮州.”.
吕布立在赤兔马上.大声笑道.“汉家城池.见者有份.为何便是你的.”.
曹操大怒.“三姓家奴.休要狂言.换我衮州便还罢了.若是不还.便别怪我曹操不念你诛杀董卓之功.”.
这“三姓家奴”乃是吕布的一个弱点.杀义父丁原.杀义父董卓.这吕布可不是姓三个姓嘛.当时便怒不可言.言说.“谁可先去替我斩杀了曹操.”.
吕布帐下臧霸勒马而出.而曹操阵营之中.乐进拍马迎战.两个人战斗三十余回合.胜负不分.继而夏侯惇也拍马而出.吕布阵中魏续拦截夏侯惇厮杀.
这魏续斗不到十个回合.便有败势.吕布大恼.亲自挺马來战.曹操阵中一人见得吕布出手.也蠢蠢欲动.却被曹操拦住.“且等一时半刻.我自有计策.”.
不知想要出手之人是谁.曹操又有何对策对付吕布.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