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蜂尾后针(第1/1页)教父三国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徐州城内的糜竺听闻吕布來投.当时也寻到刘备的去处.尽言不可收留吕布.刘备以先前之话又对糜竺说了一遍.糜竺不置可否.只是言说.“虽然前番乃是吕布攻打衮州.方才迫使曹操离去.解了徐州大围.但是吕布其人野心不小.主公当防备之.”.
张飞在一旁也说道.“哥哥的心肠恁好.恐怕被其反咬.”.
刘备不复反对众人之言.主张迎接吕布不变.当时率众出城三十里.接迎吕布军马.两厢彬彬有礼.一起入城.
吕布并着刘备走进了徐州的府衙之内.一切客套的礼仪都完事的时候.吕布说道.“某与王允私杀董卓.合计为之.然而事情有不测之数.有遭遇到李榷郭汜之变.飘零关东.诸多诸侯不能相容吕布.今因曹贼不仁.侵犯徐州.蒙使君率兵來救陶谦.而吕布袭击衮州吸引回曹操的兵力.徐州之地方才得以保全.实在是不愿意居功至伟.不过某在衮州之地.反中曹操诡计.败兵折将.无以落脚之地.特來投靠使君.希望能够收留.”.
吕布只口不提冀州高飞之事.把在长安的所有功劳都安在了自己的身上.而又暗示到徐州得以保全.乃是全赖他吕布在衮州分散曹操兵力之故.既是向刘备示好.也是表达自己尚未猛虎不可小觑之意.
刘备笑道.“陶谦大人刚刚逝去.无人管理徐州.某无才无能.只好暂领徐州刺史之职.徐州全境倒是对吕布将军欢迎之至啊.”.
吕布也哈哈大笑.“玄德兄弟仁义无双.不计较当年虎牢关之事.奉先折服.”.
刘备作为地主之谊.倒是对吕布颇为倚重.继而说道.“既然吕布将军前來徐州.某当以徐州相让.有才者居高位.玄德愿意让贤.”.
刘备的这番话倒是让吕布吃惊.两个人之间也不算熟.互相吹捧几句之后.这刘备便要以州郡想让.岂不是天大的好事.正在欣喜之间.吕布一旁的陈宫抢先回答道.“某替我家将军谢过使君了.让我家将军不敢担任一郡之刺史.使君还是令寻他人罢.”.
吕布正欲嗔怪陈宫之时.抬头见到刘备身后的两个兄弟.此时正在怒视自己.尤其是张飞张翼德.双目放火.恨不得撕了吕布.而吕布也恍然间明白什么情况.也推迟道.“某乃一勇夫.着实不堪当此任.”.
陈宫见刘备神色自若.又说道.“强宾不夺主.请使君勿怀疑我家将军.”.
听闻此话的时候.刘备才复露出笑脸.“吕布将军嫌弃此地庙小.也不打紧.男儿志在四方.将军当建功业啊.”.
吕布也在一旁打着呵呵.而陈宫见到刘备诸多反应之后.料定此人不简单.而又听说前番冀州高飞差点在徐州殒命之事.陈宫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想.而陈宫此时恨不应该劝谏吕布往徐州投靠而來.
当时刘备与吕布两厢交谈.时值夜色将落.刘备便在府中设宴款待吕布.其实刚才的时候.刘备之所以要提出以州郡想让.不过是试探吕布罢了.刘备断定吕布是个有野心之人.不过好在这个人的脑子不大好使.到可以不用在意.而刘备的目光落在陈宫上的时候.倒是看出了此人的不简单之处.
刘备命人收拾庭院.设宴款待.饮酒半酣.推杯换盏.吕布这厮倒是醉意阑珊.而一旁的陈宫百般相劝吕布少些饮酒.吕布倒是不听.大碗的酒水往肚子里灌下去.便对着刘备说道.“贤弟啊.奉先早在虎牢关前便看出了汝有大才.今日……”.
当时酒宴之上的张飞大怒道.指着吕布的鼻子便骂.“我家哥哥是中山靖王.皇室宗亲.你吕布乃是何人.竟然敢称呼我家哥哥为贤弟.恁的无理.你且來.洒家要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吕布醉意上头.但闻张飞言辞之间.颇有挑衅之意.便欲左右寻找方天画戟.一旁的陈宫赶紧止住.小声说道.“将军不可.此番寄人篱下.当谨慎行之.”.
一旁的刘备见到三弟言语有失.连忙喝住张飞.关羽亦劝张飞出去.张飞推搡之间.便离了酒席之上.不过依旧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吕布将军.勿要见怪.劣弟酒后狂言耳.”.刘备举起一杯水酒.算是赔罪.
吕布并未说话.举起酒杯自顾自的喝了起來.这个刘备迎接吕布入城之后.一直好言好语.半天的时间过去了.也不见得说吕布在徐州之内的安置.加上这张飞又羞辱吕布一番.这吕布也是沒有好脾气.
刘备笑道.“三弟无理.玄德当自赔罪.”.刘备自罚三杯.而且也看透了吕布的心思.便说道.“徐州之内.有一县之地.名为小沛.乃是刘备当日在徐州城内驻军之所.将军不嫌弃地小城窄.权且当作歇马之地.如何.”.
吕布终于从刘备口中听到实惠之处了.立即露出笑颜.举杯要敬刘备酒水.亲自道谢.而刘备也笑脸相迎.而且送佛送到西.继续说道.“将军在小沛之地的粮食军需.玄德自当备好.以保无虞.”.
当下言欢.并不多谈.酒席散尽的时候.吕布引着军马往小沛之地去了.
刘备之所以如此的拉拢吕布.实乃是为日后打算.曹操已经收服衮州.又占据了山东之地.实力大增.而且冀州高飞前番虽然沒有要他的性命.却也是结下了天大的梁子.有备无患.刘备说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笑到最好.笑到最后.所以他希望可以借助吕布之手.扫除自己的敌人.
徐州之事不谈.且说都城长安之内.此时也是暗流涌动.而李榷郭汜二人也是间隙已久.
之前马腾兵犯长安.李榷私自斩杀樊稠将军.而樊稠乃是郭汜之心腹.大敌刚刚打退.这李榷便对郭汜的心腹下手.虽然美名曰放走韩遂.通敌之罪.不过郭汜依旧心中不满的很.以为是李榷想要削其羽翼.以做图谋.而郭汜也早有准备.只待发作.
当时长安之内.有太尉杨彪.乃是忠心之臣.便秘奏献帝曰.“如今天下英雄纷起.有衮州曹操.冀州高飞者.都握兵十余万人众.谋臣武将数十员.皆可是倚靠之人.若是得此二人相助.扶持社稷.铲除奸党.天下之大幸也.陛下之大幸也.”.
献帝垂泪曰.“朕被贼人欺凌已久.李榷郭汜二人以下犯上.如果能够诛杀此二人.当是大大的好事.”.
杨彪谏道.“臣有一计.可先使李榷郭汜二人自相残杀.到时候再请兵衮州曹操、冀州高飞前來救驾.扫清贼党.则朝廷大安矣.”.
献帝曰.“太尉有何妙计.”.
杨彪答道.“臣听闻李榷之妻是个最善妒忌的女人.某可使反间计.教李榷郭汜二人自相残杀矣.”.
献帝欣然允诺.吩咐太尉杨彪亲自施展此计.争取致李榷郭汜自戕.
太尉杨彪告退于献帝.回到府中.叫來自己的妻子.对其耳语.指教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次日.太尉夫人亲自登门.拜访李榷大人府上.她知道李榷不在.便寻到后堂來.见到李榷之妻吴氏.吴氏见到太尉夫人前來.便相迎.太尉夫人只言來说叙旧.吴氏也不计较.便两厢聊天.而太尉夫人无意间说到.“我最近听闻一件事情.不知但讲不当讲.”.
吴氏说道.“尽管说來听听.”.
太尉夫人说道.“听闻李榷将军与郭汜司马夫人有染.其情甚密.倘若司马郭汜知道此事.必遭其害.夫人宜断绝此二人來往为好.”.
吴氏大惊.“我说我家大人经宿不归.却干出如此无耻之事.要不是你说出來.我还蒙在鼓里.定当断绝此事.”.
杨彪之妻见目的已经达到.便辞去.
原來这吴氏也有些智慧.见得李榷回府.并不提及此事.只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几日之后.郭汜來请李榷去府中饮酒.李榷对郭汜却沒有芥蒂之心.便欣然往之.
其妻吴氏却道.“先前府君斩杀樊稠.那郭汜岂不会有隙.况且如今长安之内.乃是两雄之势.不能并存.倘或在酒宴之中.暗中置毒.为之奈何.”.
李榷不听吴氏之话.只是说到.“吾与郭汜乃是兄弟.必不会相害.”.
好汉架不住枕边风.这吴氏再三劝说.李榷便也执拗不过.便称病不去赴宴.到了晚间的时候.郭汜派人送來了些许酒菜往李榷府中.而吴氏暗中在郭汜送來的酒水里下了毒.当李榷就食的时候.吴氏在耳边说道.“食物从外边送來.怎么能轻易就相信呢.”.即便令人牵來一只大狗.前來试毒.吴氏把酒水放在大狗面前.大狗添了几下.立即毙亡.
当下李榷大惊.“我李榷拿你郭汜当作兄弟一般.你竟然下毒害我.”.
正所谓最毒不过女人心.杨彪之妻以假言告知吴氏.吴氏便以下毒之计离间其夫与郭汜.所以说.女人不好惹.诸位看官.可要小心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