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火杀张济(第1/1页)教父三国
杀人是一件血腥的事情.有杀人为报仇者.有杀人为立威者.有杀人为除恶者.所谓杀人不过就是把别人的性命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喜恶來判别何人当杀.何人不当杀.不过这种事情太主观了.主观到可以恃强凌弱.可以为所欲为.不过杀人终究是一件业障.何况只是为了别人先于你拔刀.所以高飞的手势抽动.却并未要了韩暹的性命.
刀出手.不见血不回.是高飞一贯的标准.所以高飞的刀锋上带着韩暹的鲜血.入肉一寸.继而收回.韩暹见自己的性命还在.大呼道.“是韩暹认错.是韩暹认错.当是冀州高飞无疑.无疑.”.
其实韩暹之所以在先前会拔刀欲杀高飞.其实理由很简答.如果他真是冀州高飞的话.此行不会如此简单.以此生疑.故而发难.不过高飞倒是不介意此事.反而知晓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张济在洛阳之附近.依旧贼心不死.
韩暹此时倒是不去计较高飞的真假了.要领高飞入城.而高飞感觉好笑.如此色厉内荏之人.怎么会前來救驾.
其实韩暹也是属兔子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跑的最快.而他所做的事情不过是迎接献帝回洛阳而已.并不用担什么风险.反而是得到了一个镇南将军的军衔.也算合算.
洛阳城内.比城外更加破败不堪.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而宫苑之内更是颓墙坏壁.可见汉室之微弱已经如此.
韩暹在前.高飞在后.一步步进得宫室之内.不过已经不复当初.而在一处尚算完好的宫殿之内.献帝居于其中.仅有皇后陪在左右.
高飞见得献帝.行跪拜礼.高呼道.“臣下乃是冀州刺史高飞.闻吾皇在此蒙难.忧心不已.特此前來勤王.”.
献帝从未见过高飞.不过听闻“勤王”儿子.倒是顿时垂泣不已.“爱卿真乃是忠贞之臣也.不知爱卿领多少兵马前來勤王.”.
高飞伏在地上.说道.“三十六人.”.
献帝惊愕.“只有三十六人.谈何勤王.难道爱卿身为一方诸侯大员.手下只有这三十六人的兵马吗.”.
高飞说道.“冀州兵马倒是有数万之人.不过臣却不能带來勤王.守城之兵以做守城之用.臣下这虎威三十六人.足以保陛下安康.”.
当时伏皇后在献帝左右.谏道.“陛下.如此之境.安肯有人前來勤王.高大人有臣子之心.便是忠贞之臣.”.
献帝请高飞起身.而在此时.还有杨奉和董承二人也來见驾.见冀州高飞前來.皆大喜.然而高飞手下并无兵马.杨奉与董承也面色如土.问道.“不知高大人以何勤王.难道只是口头上说一说吗.”.
高飞答道.“有此三十六人.勤王足矣.”.而献帝疑心.如今张济却在城外之地.“高爱卿言说勤王.可杀张济否.”.
“陛下勿扰.三日之内.张济必死.”.
其实高飞在往來洛阳的时候.便已经携带了诸多的饮食和用品.献上与献帝.而说句实话.这洛阳城内并无粮食.献帝已经忍饥挨饿数日了.而伏皇后更是面露饥色.得高飞之所献.可以一解燃眉.
张济盘踞在洛阳之北.有一座山.唤为青龙山.张济汇聚千余人的队伍.驻扎在山上.时刻准备冲入洛阳之内.再掳走献帝.不过奈何杨奉和董承之人.手下也有千余人的兵马.所以此刻.这洛阳城内外倒是对峙了起來.而张济谋算城内必然坚持不了多少时日.便在洛阳城外等候.而高飞率领许褚与虎威营三十六人.趁着夜色奔上青龙山.明的不行就用暗的.所以高飞起的心思是.他亲自出手.刺杀张济.
高飞与许褚二人.尽皆夜行衣在身.而背后三十六人紧随.这青龙山上的把守也是稀松平常.高飞也懒得动手.示意身后虎威营出动.短刀匕首割破守夜人的喉咙.悄无声息的潜入了张济的营寨之中.
整个军营之内.只有两座大帐.毋庸置疑.最大的那座军帐便是张济所在.高飞飞速的转了过去.以尖刀划破军帐之外的苇布.探身进入.而军帐之内.尚有一盏油灯燃烧.正中有一张简易的床榻.而床榻之上.正有一人酣睡.
高飞以尖刀握手.从军帐的帷帐上割下來数条.以做绳子之用.而绳子的目的却正好是做捆绑张济之用.
张济的鼾声大起.而须臾之内.他便像在睡梦之中感觉到了什么一样.陡然睁眼.却见到一盏油灯在眼前晃悠.
张济以为眼花.细看之时才发现摇晃的油灯后面还站立着一个人.蒙面之人.
张济大惊.便欲起身.“你是何人.”.张济大声询问.却发现自己的身子压根就动不了了.因为他已经被无数的帷帐的布条严严实实的绑在了床榻之上.
高飞哈哈大笑.“你还认的我吗.”.随即高飞蒙着的脸便搂了出來.而张济见之.惶恐不已.“你是來杀我的.”.
“你说呢.”.高飞的脸色氤氲着.似乎在等待一场好戏的上演.
“这外面都是我的人.只要我大叫一声.他们会冲进來把你万箭穿心的.”.张济知道事情已经大不妙了.便意欲要挟.
“哈哈哈”.高飞大笑不止.“你以为你这一千多人很厉害吗.你叫唤吧.若是有一人來救你.我便放了你.”.
张济不太相信高飞之话.大叫道.“來人啊.來人啊.有刺客啊……”.
张济的军帐之外.确实有人声.不过不是刚來救张济.而是四窜逃命之人.许褚已经带领着虎威营三十六人.大杀特杀.张济的军士简直就像是奔逃的蝼蚁一般.无处躲闪.
“请高大人放张济一命.张济无以为报.”.
“你以为我会饶你性命吗.锱铢必较.可是我与生俱來的秉性.安邑县之地.被你暗算.我高飞可是记得一清二楚.难道张济将军有欠债不还的道理吗.”.
张济也算是一个聪明人.沒有绝对的敌人.只可能是他开出的价码不够而已.“我率领军马困住献帝.送往冀州.如何.”.
高飞的手里把玩着一盏油灯.似笑非笑.“事到临头.不必纠结.今日你的性命.是如何都脱不掉的.”.
张济自知沒有余地.也便放弃了抵抗.只是说到.“成王败寇.我张济落到今日之地步.也怨不得别人.是杀是剐随意.求给个痛快.”.
张济的面色决绝.不过高飞倒是不会遂张济的意愿.“得罪我高飞的人.沒有人能够有好下场.你张济自然不会例外.”.随即高飞袖子里的刀锋露出.“这一刀怎么样.”.高飞把刀锋在张济的脖子上游走.而出乎张济意料的事情是.高飞藏着的左手已经一把刀插进了张济的下身.
鲜血直流之后.张济显得痛苦不已.继而大叫道.“给个痛快.”.
高飞的刀锋拔出.两只匕首扔在一旁.“沒那么简单的.”.
张济想要咬舌自尽.而高飞早把一个布团塞在了张济的嘴里.“现在你已经不需要说话了.”.
高飞走远.手里的油灯反手扔出.落在了张济的身上.而火光乍起.张济全身上下便窜起了丈余的火苗.一时间.焦糊之味飘起.而张济几经挣扎之后.已经变成了一具焦尸.
张济的军中火光蔓延.全无一个活口.而高飞引领许褚和虎威营在夜色之下转身而回.面禀献帝张济之事.
献帝知张济已死.大喜不已.“爱卿真是本事了得.以三十六人之力.便能杀掉张济.国家之幸矣.朕之幸矣.”.
而高飞反问献帝道.“既然张济已死.陛下有何打算.”.
献帝道.“朕当公瑾勤政.勉励群臣.励精图治.造福百姓.”.
高飞又道.“陛下岂不闻寿春袁术之事.袁术已然称帝.视陛下于无物.安能放任之.”.
献帝面露难色.袁术称帝.献帝哪会不知.不过袁术远在南阳.献帝也是有心无力.而昭告四方.竟然无一人肯出兵伐讨袁术.天下诸侯沒有动手的理由也很简单.献帝落难之事尚无一人勤王.又有谁会肯发兵与袁术呢.
献帝问高飞.“爱卿以为该当如何.”.
高飞谏道.“当今洛阳.城内具毁.无一人之百姓.无一守之军.难为都城.陛下实在不宜居于此地.臣子久在冀州经营.恳请献帝移驾.宫廷宇室.尽皆为陛下准备全备.恳请陛下移于冀州.”.
献帝的面色露喜而又转忧.“滋事体大.朕当作斟酌.爱卿且退.”.
高飞已然看透了献帝的顾忌.而献帝的顾虑也完全有理由.因为这些东西就是高飞的利益所在.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子在手.而不是像袁术一样.傻呵呵的自己做了天子.不过袁术虽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却无一人敢去征讨袁术.沒有人愿意做枪打第一炮.而高飞倒是不惧.不为天下先.怎为天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