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演技派(第1/1页)教父三国
遭遇纪灵行刺之事.倒是令献帝惊吓不已.正待高飞寻到献帝的宫殿里的时候.伏皇后正在献帝身边旖旎.而整个皇宫之内.压根就沒有可以使唤的女婢与太监.所以高飞在殿外高声喊了一句.“冀州高飞.请圣驾安.”.
其实所谓的宫殿.已经破败不堪.而献帝与伏皇后所做之事.也都被高飞瞅个一清二楚.不过这种事情到沒有什么可以笑谈的.这献帝昨夜受惊.正好今日需要一下心里安慰呢.不过高飞倒是看出了一点苗头.献帝难以克欲.必然不会在这鸟不拉屎的洛阳久呆.杨奉和董承之人能扛住.这献帝小小年纪的.哪里会甘心承受这份苦果呢.
过了片刻.献帝方才应声.“请高大人进.”.
高飞拜见献帝.伏皇后早就往后殿去了.
“臣高飞拜见陛下.陛下万岁.臣子特來询问陛下.往冀州之事考虑的如何.”.高飞施跪拜礼.这礼仪可有考究.臣子拜见天子.行的可是最为繁杂的九拜之礼.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九种拜法.又分不同的官阶.文臣武将的拜法也都有区别.而九拜之中.为了化繁为简.通常只取其中的三种.先是双膝跪地.身子笔直.继而头颅前倾.身子随后.在以双掌重复交加于地.施礼者以头颅在手背上方为准.但是却不能碰上手背.所以这里的礼仪即使化简之后.依旧繁冗.
平常日子里这些礼仪可以化简.但是当到拜天祭祖的时候.这些东西都省略不得.所以古时候的一些仪式.搞他个几天几夜的都很稀松平常.因为光是下跪这一项.就要分九步來走.不过这些旧社会的糟粕.都已经隐匿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处可见了.
献帝听闻高飞之话.倒是略有所思.“这件事情.朕还沒有來的及与杨奉和董承二位大人商量.正好今天齐聚一堂.正要说个明白.”.
赶巧不赶巧.这个时候.杨奉与董承二位大人也來拜见献帝.聚三位朝臣于一堂.献帝倒是问道.“高飞大人意欲接驾于冀州.可否.”.
杨奉和董承两人都面有难色.久久未语.献帝见状喝道.“有什么话就说出來.支支吾吾什么呢.”.
杨奉倒是率先开口问道高飞.“高大人意欲接驾于冀州.可有什么打算.”.
高飞心里发笑.其实这哪里是什么齐聚一堂共论大事.分明就是献帝假借此二人说出不敢说之话而已.“迎接献帝之事.某早有准备.冀州境内共有十三个郡县.分别为广平、魏郡、阳平、钜鹿、常山、平原、乐陵、博陵、渤海、彰武、河间、清河.十三郡县尽皆在高飞之手.算上冀州主城.共有十四处城池.百姓富足.粮食充盈.军政调理.九州之内.我冀州亦算是安逸之地.如今若是献帝肯前往冀州.高飞定然辅佐帝王.重振汉室.”.
献帝略有叹息道.“这洛阳乃是我东汉两百年之帝都.怎可轻易放弃.”.
高飞谏道.“洛阳已被董卓焚城.无百姓.无殿宇.无军政.安可为国之帝都.臣下已经在冀州之地安排妥当.接陛下于渤海之地.改号为‘渤海都’.施政于此.臣下又以冀州全境之力.在渤海城内.营造殿宇若干.虽不似昔日洛阳之鼎盛.但亦不算委屈陛下.”.
董承又说道.“看來高大人已经把一切都料理妥当了.只是不知这袁术在寿春称帝之事.该当如何.”.
高飞笑道.“如若陛下迁都于渤海.某为陛下左右肱骨之臣.安肯容许那袁术称帝.臣子带领一只兵马.远征南阳.远征寿春.必然擒杀袁术.以敬汉室.”.
其实该问的东西都已经问完了.高飞在渤海县已经为献帝安排好了地方.而且朝廷政策也以基本制定.那就是兴汉室.除袁术.不过这些表面功夫.也看不出來什么忠心不忠心的.高飞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就擎等着献帝再一次的迁都了.
献帝还是略有疑虑.高飞便问道.“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这时候.董承倒是发问于高飞.“陛下少小登基.却遭遇董卓、李榷郭汜等人的架空傀儡.而这帮佞臣奸党.都是兵马在手.相挟朝廷.安知你高飞高大人不是董卓之流.到时候献帝身陷冀州.岂不是为你所摆布.”.
千言万言.最后的一句话终于是唠到了根本上.其实高飞心里的盘算就是这些东西.不过他却不能表露出來.反而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说道.“董承将军不信我高飞.何进将军无远见.引军阀董卓入洛阳.致有此祸.而李榷郭汜之流.乃是董卓是流毒.司徒王允与温侯吕布除恶未尽.方才有长安之乱.如今陛下身在危境.某高飞率领数十人以身犯险.前來迎接圣驾于冀州.诸君安能有疑哉.”.
献帝听闻高飞此话.以为乃是肺腑之言.便垂泣道.“爱卿真是汉室忠贞之臣.倘使天下封疆大吏.群臣武将皆如爱卿.以汉家天下为己任.何故有如此之乱.”.
高飞当即拍着胸脯说道.“陛下勿扰.高祖之时有韩信、萧何、张良之臣在左右.方才能够重掌天下.昔日高祖皇帝以汉中之地.亦能与楚霸王争锋.陛下之境尚不算艰难.”.
献帝颇感欣慰.“高祖有韩信、萧何、张良.如今寡人身旁却有高飞、杨奉、董承.亦当效仿高祖.收拾天下.重振山河.”.
这献帝与杨奉和董承三人.尽皆被高飞捧到了天上.此时倒是都以为高飞乃是忠心汉室之臣.放心不已.而高飞倒是暗自欢愉.“到底是涉世未深.单凭嘴皮子上下一翻.便肯信任.”.其实不是杨奉等人好糊弄.实在是高飞艺高人胆大.古人偏拘谨.在向天发誓这种事情人人都会当真的年代里.高飞这点现代人无节操、无三观的精神品质.哪里会被摸透呢.
既然已经说服了献帝等众人.那定下日子迁往冀州就迫在眉睫了.这个时候.当初在长安和安邑县走失的群臣.也都慢慢的重归于洛阳之内了.有会占卜懂阴阳的官员谏道.“下月初一.乃是黄道吉日.当作迁都之举.”.
这个哥们一句话的功夫.就把应该速战速决的事情活生生的拖延了半个月.这种事情高飞不能忍受.当下便向献帝谏道.“迁都乃是事不宜迟之事.不可耽误.之前袁术派來刺客行刺于陛下.可见此地危险.怕是迟则生变.”.
高飞虽然是这么说.但是高飞低估了古人的迷信思想.献帝以汉室之国运为由.把迁往冀州的事情定在下月初一.高飞无法.也只能作罢.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倒是有几分道理.有些事情急不得.就像是这移驾冀州.高飞希望事情越快越早的办完为好.免遭波折.而朝臣之流.倒是以天象阴阳來论.实在让高飞哭笑不得.
迎驾于冀州.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如果会有意外发生的话.当在路途之上.不过暂时在洛阳之内.应该不会再有变故了.当高飞从皇宫内苑转回自己的军帐之中的时候.高飞才想起來自己的军帐里面还关着一位luo体美人呢.
高飞回到营地的时候.见到自己扔在帐外的那团成一团的衣服已经不见了.高飞大惊道.“不会是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