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岔口(第1/1页)教父三国

    纪灵战许褚不过.混沌于军中.而军士又不敌高飞所部.眼见得大势已去.便意欲脱身.但是许褚勇武.纪灵寻思避其锋芒.便扯去了将军铠甲.头发打乱.混入了败军之中.意图乘机而逃.却不想被高飞一眼看穿.

    纪灵无言可辩.眉目低垂.说道.“纪灵拜见高大人.”.

    高飞哈哈大笑.“数日之间.两番相见于将军.莫大的缘分啊.”.

    周围之降军尽皆朝着纪灵投來目光.纪灵倒是不觉得自己丢脸.反而对高飞笑道.“莫大的缘分.莫大的缘分啊.”.

    高飞脸色突变.“恬不知耻.”.

    高飞唤來许褚.把这纪灵从众人之中单独拎出來.于军帐之内密谈.

    纪灵面见高飞.依旧旧事重谈.“某愿意追随在高大人左右.请不吝收留.”.

    此时的高飞倒是不愿意再与这纪灵纠缠.顺手拔出了腰间的朴刀.抵在了纪灵的脖子上.厉声喝道.“袁术命你前來究竟何事.若有半点虚言.定斩不赦.”.

    纪灵惶恐道.“袁术命我前來夺回公主.”.

    纪灵口中的公主便是袁术之女.袁翎儿.而高飞听闻此言.更是怒不可遏.“你有沒有把我的传给袁术.”.

    纪灵略有胆怯.“有禀……沒禀……有禀……”.

    高飞的手上使力.一刀划过.刀锋掠过纪灵的脖子.几抹断发落了下來.而纪灵见此状.连忙说道.“沒禀.沒禀.”.

    其实纪灵有沒有把当初高飞交代的话语传达给袁术.不用他分说.高飞一眼便看的出來.如若纪灵说过的话.此时断然不会有袁术派遣纪灵杀來.而纪灵之所以把袁翎儿的事情隐瞒不报.不过是隐藏其罪而已.

    既然纪灵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隐藏了下來.这袁术更不应该发兵而來.所以这其中.必然另有原因.高飞大声问道.“袁术为何发兵于我.”.

    纪灵已然胆怯.只能是有一说一.“乃是衮州曹操给袁术去的信.说的是公主已在冀州高飞手里.而且被高飞所伤.几欲身死.袁术诚宜发兵报仇.倒时候他曹操意欲与袁术联手.公破你高飞……是高大人.”.

    高飞听闻此言.暗喝一声.“曹操谤我.”.

    “既然是曹操欲你家主公袁术联手.此番为何只有你的军马出现.而无曹操.”.高飞又问.而与此同时.军帐之外有一人來报.“报主公.数十里之外.出现有万余人的军队.”.

    不言而喻.不是曹操沒有与袁术联手.而是曹操出现的稍微晚了一些.不过曹操始终沒有料算到一件事情.那便是五万人马的纪灵会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沒.

    高飞正欲斩杀了纪灵这个维诺的小人.不想此时军情來报.高飞便顾不上这个纪灵之流.喝令把纪灵扣押而下.召集许褚将军而至.商量退敌之策.

    曹操嫁祸于高飞.意欲引出袁术共同对付高飞.而曹操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高飞背后的献帝.而献帝本身的政治意义.诸侯之中.也只有他高飞和曹操二人看的通透.而徐州还有刘备.不过这刘备确实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被吕布设计夺得徐州之后.这刘备便不敢再有轻举妄动.

    刘备失去徐州.也算是遂了曹操的些许心思.不过曹操对于刘备的记恨.可不是一点点.当初曹操举兵犯徐州.却被刘备捡了一个大便宜.空手套得徐州.所以曹操恨刘备几乎入骨.

    刘备是真的老实了.还是在韬光养晦准备伺机而动.一切都不好说.不过此刻.高飞最大的敌人还是曹操其人.曹操觊觎献帝已久.早就在准备半路截杀了.而高飞也料到了曹操必然会有所动作.不过高飞沒有料到一件事情.这曹操竟然会远出衮州.前來截驾.

    如若沒有袁术参与其中的话.曹操是决计不会出衮州的.而曹操开赴广平县附近的时候.方才知道这纪灵的五万军马已经倾覆.大怒道.“早就知道这袁术不堪用.沒有想到手底下的上将纪灵更不堪.五万人马.屁都沒放一个.就被人杀的片甲不留.坏吾大计啊.”.

    当时夏侯惇随军.立在曹操左右.说道.“前方之地.便是广平县.高飞定然身在其中.虽然袁术所部已经覆灭.但是以他高飞数千人马.必然敌不过主公的铁骑.”.

    曹操说道.“兵法有云.兵贵神速.此战更是如是.久战不若速战.不想此时沒了盟友.速战恐难.”.

    夏侯惇自然了解曹操的深意.衮州的基底在郓城之战中损失颇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主公曹操断然不会在以身犯险的.而此时曹操率领三万人马而來.旨在与袁术所部合兵.共戮高飞.而曹操最担心的一件事情便是.后方有失.

    冀州与衮州.互相比邻.冀州高飞只是率领许褚及虎威营一营之人.便身赴洛阳犯险.所谓富贵险中求.并不是沒有道理.所以这高飞便占据了先机.以献帝在手.归去冀州.而曹操不比高飞.先在郓城损失者大.再有衮州的根基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稳固.而高飞留下郭嘉及众多武将把守冀州.自然无虞.而曹操的后方衮州.若是有人去犯.那曹操就真的是首尾不能相顾了.而曹操最怕的就是.一切都是高飞在搞鬼.

    收编了纪灵手下的五千人.加上原先的一千人.再减去损失的五六百.现在高飞的手底下也有五六千人.虽然人数并不占优.不过以五千人对三万人.还是有些余地可以周旋的.而高飞也最忌讳打消耗战.打持久战.因为他沒有那么多的军粮來养活这一班军士.而军中无粮.也很容易生出哗变.尤其是现在军中以降兵为主.高飞不得不考虑一切.

    曹操想要速战速决.高飞也想要一战定胜负.不过这两个人会如愿吗.难道此时的战场之上.只是简单的曹操和高飞两方争强吗.

    却说袁术身在寿春.听闻纪灵全军覆灭.大怒不已.正欲点兵再战.这个时候将军雷薄谏道.“陛下.这曹操与高飞二人在北方的实力实在不可小觑.正好借此时机让这两只老虎互搏.不知谁胜谁负.或者又是两败俱伤.不论何种结果.对于陛下都是大大的有利益.正好坐山观虎斗.何乐而不为.”.

    袁术思虑片刻.说道.“那吾之上将纪灵奈何.此时却是生死未知.”.

    雷薄苦笑道.“若是以纪灵一人之损失.可以铲除曹操或高飞其中一人.则功劳大矣.此亦是纪灵将军之功劳.”.

    袁术又道.“依雷将军之言.此时该当如何.”.

    雷薄谏道.“静观以待.伺机而动.”.

    袁术以为然.只是可惜了他的上将纪灵.早知如此.当初这曹操來信约战的时候.他敷衍一下便可以了.缘何还要派出上将纪灵.

    雷薄拜别袁术.心里暗中思虑道.“这纪灵素日便与我不合.以为攀上公主.便可以凌驾人上.看我这次不整死你.”.

    原來这雷薄对袁术也是信口胡言.他拖延袁术出兵也不过是为了确保这纪灵死的利索一点.而这雷薄与纪灵的恩怨也是日久.按理來说.雷薄与纪灵二人不相上下.功劳也不分伯仲.奈何这纪灵一双好嘴皮子.颇得袁术喜爱.所以他纪灵为上将.雷薄只能屈为偏将.这种事情.雷薄哪里能够容忍.便处处与这纪灵暗中较劲.但是始终未占上风.前番袁术欲人前去洛阳刺杀献帝.而雷薄首当其冲推荐纪灵.而袁术思量片刻.也以为只有上将纪灵可以担当此等重任.所以纪灵虽有推辞.亦得成形.

    当时这雷薄便在心中暗喜.这刺杀献帝可并不是一个好差事.得手则罢.失手必然身死.而雷薄沒有料到.这纪灵虽然失手.却还能全身而回.这一点倒是让雷薄大吃一惊.而纪灵回归寿春之地.对于洛阳之内的事情也是只字未提.只是言说功败垂成.只差一点.

    纪灵失手.全身而退.而袁术也并未怪罪.这倒是让雷薄愤恨的不行.而三日之后.便有曹操來信.此时雷薄更是意欲怂恿纪灵出兵.他知道这高飞和曹操都不是容易对付的主.所以雷薄准备再一次把这纪灵往风口浪尖上推.但是奈何这次倒不用雷薄使劲了.因为纪灵已经自告奋勇.带兵杀敌.

    纪灵在洛阳之事.雷薄自然不知.而纪灵之所以肯亲自带兵.实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杀了翎公主.因为纪灵害怕这公主再回寿春之后.便把当日在洛阳之事抖落出來.到时候他就真的身败名裂了.

    于是乎在袁术的阵营之中.各有打算.各有鬼胎之人尽皆登场.袁术意欲救出爱女.纪灵谋算杀人灭口.而雷薄致力于落井下石.如此三岔口之事.倒是在袁术方面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袁术虽然称帝.且声势浩大.但终究是难成气候.殊不闻欲立天下.须得先立人心.这袁术一方.人心已散.败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