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奇袭之计(第1/1页)教父三国
雷薄言说.“如今寿春之地水旱连年.人皆缺食.且动兵扰民.民既生怨.兵至难以拒敌.何况曹军勇猛.如今只有一计.方可退敌.”.
袁术问道.“究竟是何计策.快快说來.”.
雷薄继续说道.“不如留下一支军马于寿春城下.不与之战.待彼粮耗尽.必然生变.则曹军可退亦.陛下暂且统领一支军马渡淮河.避其锋芒.”.
袁术眉头转喜又转忧.乃云.“汝说的轻巧.如今寿春城内四面被围.朕如何能脱身渡淮.纵使能够脱身.如何又能守住此城以待彼军生变.”.
雷薄笑道.“已有应对之法.请陛下勿要担心.”.
四面攻城甚紧.而城内军马早就抵挡不住了.此时雷薄率领一支军马奔赴城西之处.下令全军掘开城外的护城河.原來这寿春城西面乃是与淮河相接.而孙策率领水军便是从西城攻來.袁术之军马大都擅长水战.而曹昂、刘备及吕布所部都是旱鸭子.所以雷薄料定此计.意欲自己水淹寿春城.化人不和天不时为地利.当时这雷薄便领军与孙策水军对决.而其他上面军马见得水势颇大.皆退兵围城.不复攻矣.
孙策一人难以抵挡寿春全部军马.亦退兵而去.当时雷薄及将军陈纪便护送袁术渡过淮河.袁术问雷薄道.“何人守寿春城以拒敌军.”.
雷薄笑道.“此事唯有纪灵将军可以胜任矣.”.
这袁术已经失了主心骨.便由雷薄所言.遣纪灵率领两万军马守住寿春城.而袁术带领其余军马渡淮安居.
纪灵立于寿春城内破口大骂道.“雷薄欺我.”.不过这纪灵也实在奈何不得.三番五次的败绩.这纪灵早就沒有什么地位可言了.而雷薄见缝插针.把纪灵安排在寿春城内这么一个危险之境.摆明了就是要借曹军之手害了纪灵的性命.
袁术渡淮之后.寿春城内的水势便消了.而曹昂意欲再次攻城.不想此时孙策已经退回江东之地了.而吕布及刘备二人亦有怠慢之意.此时曹昂才知道行军打仗不只是拼计谋与勇武.还有人和之虞.
吕布与刘备二人尥蹶子.自然是为了保存实力.而曹昂奉命征讨袁术.必然得先克下寿春城.继而攻入淮南之内.荡平袁术的老巢.不过此时.曹军方面已然在寿春城外碰到了钉子.
寿春城乃是袁术称帝之后的帝都.成高墙厚.单凭曹昂手下四将及三万人马.想要攻破寿春实在有难度.而曹昂想要调动冀州方面的三万人马攻城.而程昱谏道.“若少主无必胜之法.高飞所部未可轻动.”.
就在曹昂一筹莫展之时.布兵于后的赵云闯入大营之内.面见曹昂.乃云.“见过统帅.赵云知晓寿春城易守难攻.愿意提携冀州兵马.助力攻克寿春城.”.
曹昂脸色略有犹豫.而一旁的程昱倒是说道.“子龙将军言重了.寿春城虽然城坚壁厚.亦非无攻克之法.”.
赵云应和道.“程昱先生所言极是.赵云愿意受命驰骋.”.
程昱笑道.“如今与寿春城对峙.久攻不下.粮草消耗者大.劳烦赵将军带兵回许都押运粮草.粮草辎重乃是行军之根本.万不可大意.”.
赵云面色依旧.称道.“赵子龙领命.”.
程昱所言.不过是支走赵云之计而已.不过军队少粮确实是真的.而寿春城内之所以肯与曹军打消耗战.便是对己方的粮草有恃无恐.果不其然.曹昂大军六万.虽然冀州三万人马并沒有参与攻城之事.但是粮草的消耗一点都不少.所以粮食的问題已然迫在眉睫.
赵云领三千兵马回许都押运粮草.而曹昂于军中更是书信一封于江东孙策.言说借粮十万石.而孙策方面亦有推脱.最后只肯借粮五万石于曹军.
曹昂怒道.“这孙策承蒙家父.方才被封为‘奋勇’将军.如今竟然擅自退兵.连借粮之事.亦半推半就.实在可恨.”.
程昱谏道.“少主切莫动怒.世人尽皆以谋利为己.这孙策亦不过是持观望态度而已.等到寿春城破.必然又归來矣.如此之人.不必为怒.眼下之事.倒是应该思虑如何尽快攻城.”.
曹昂说道.“久攻不下.吾于朝廷之上、家父之中具无交代.正欲出奇兵.兵分五路.于夜劫城.”.
程昱问道.“如何奇兵.”.
曹昂乃说道.“吾思之久矣.如今之时.淮南之地多雨.河水充盈.而寿春城西有一条护城河.与淮河相连.子修意欲派遣一支熟悉水性之百人队伍.从淮河之中潜入.继而利用护城河之水势.偷入寿春城中.到时候趁着夜色大开城门.四路军马早攻入城内.寿春城破矣.”.
程昱以为善.继而问道.“军中之人.皆乃北方之士.不善于戏水.少主以为何人可以潜入淮河之内.”.
曹昂笑道.“与寿春城内对峙数月.吾早有打算.暗中**一支百人军队.潜水之事无任何问題.而且子修的水性今日亦学的不错.”.
程昱惊愕道.“莫非少主想要亲自潜入寿春城内.”.
曹昂称是.而程昱力阻之.“少主乃是一军之帅.岂可轻易犯险.”.
曹昂笑道.“家父乃是一国之丞相.每战必身先士卒.子修不及父亲大人睿智.但是亦知道其中之道理.主帅不陷阵杀敌.兵士岂会奋勇.”.
程昱摇头道.“少主不比丞相.丞相乃是福禄之星.虽然屡次犯险.亦能全身而退.少主不可如此.”.
“程昱先生竟然如此之言.哪里有什么福禄之星.福禄之像.牵强附会罢了.先生勿要多言.子修之意.不容更改.”.
程昱见状.亦摇头道.“临行之前.丞相有命.乃令少主皆听于程昱之言.老臣辱命.愧对丞相之托.”.
曹昂见程昱把自己的老子大人给搬出來了.当即止住程昱.说道.“先生之言.子修听矣.不复犯险.不复犯险.”.
听得曹昂说出如此之话.程昱才略显放心.
高飞肯推曹昂为军中之帅.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曹操亦是谨防高飞施毒手于曹昂.所以为了周全行事.曹操才派遣程昱随军.以做提点.而一路之上.或者说攻城之机.程昱都沒有见到冀州人马有什么诡异之处.但是程昱依旧不敢让少主犯险.除了谨防冀州赵云人等之外.连亲自上战场杀敌.亦阻止于曹昂.可谓思虑周密矣.不过这曹昂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军帐之中吗.着实还是一个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