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塞北之地(第1/1页)教父三国

    且说在上谷城内.牵着一匹老马独行之人.便是冀州刺史高飞.这高飞从代郡脱身.便独自越过河北之境.往幽州而去.

    却说这高飞为何放弃大军.独自而來幽州境内.旁人亦不得知晓.只知道高飞一人一马.已经行走了数日.近千里距离.方才抵达上谷城中.不过高飞的目的地并不在上谷.此地不过是高飞作为前行歇脚之地罢了.

    在上谷城内.遭遇恶霸王老虎为难.高飞本意杀之泄恨.但是料想到不宜惹上麻烦.所以略微惩戒之后.便收手而走了.此时高飞却并未离开上谷城中.乃是在一处客栈中落脚.

    塞北之地民风淳朴.大都是憨厚之人.鲜有王老虎这种恶霸.不过高飞思虑王老虎其人.应该也是中原人士.久居此地罢了.

    王姓乃是中原姓氏.单凭这一点.高飞便知这王老虎乃是中原人士.不过高飞想不明白.这公孙义的小舅子为什么会出现在上谷之地.上谷这个地方.高飞亦有所了解.乃是公孙瓒刚从袁绍手中接管的.有些塞北居民.有些塞北人马皆属于正常.但是……高飞想到此处的时候.已然预料到了这公孙瓒定然也在上谷城中.

    公孙瓒在上谷.其胞弟亦在城中.还有不少的兵马囤聚于此处.高飞陡然想到.定然是袁绍与公孙瓒达成了某种共识.而这个共识一定是用來对付他高飞的.

    想到此处的时候.高飞并未觉得意外.反而笑道.”如此却正合我意.”.

    在上谷之地歇整一日之后.高飞便启程往更北边去.

    在上谷城中.却并未再见得那王老虎.也算是省点心了.高飞出了上谷之地.购得些许干粮.分别是一些面馍和干肉.又把腰间的羊肺水袋装满.左边乃是清水.右边乃是清酒.便算是准备完善了.

    有一个成语叫做老马识途.这也就是高飞为什么要牵着一匹老马行路的原因.虽然这老马的精力并不充沛.但是耐力倒是尤其的好.可以比拟一只骆驼了.所以高飞进入塞北之地.便全凭着这匹老马.

    幽州地界.越往北边.越是草原地貌.而高飞出得上谷城中四五日之后.便再也见不到城池了.都是一些小村落.或者集聚之地.常有几家百姓放牧羊群牛群.倒是颇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不过诗人所言大都言过其实.而高飞更是亲眼见得百姓疾苦.有不及大人腰高的孩子.在草原上放牧牛羊.整个脸色尽皆被塞北之地的遒劲之风吹的紫红色.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这个道理.统治阶级肥的流油.而寻常百姓只能咽糠噎菜.还填不饱肚子.这种情况古往今來遍地.不是单凭某个人便能改变的.关键是看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这种复杂的东西不是高飞这种打杀之人可以理解的.所以高飞虽然心有悲戚.亦不能改变什么.而高飞一直彪炳的要还太平于天下.亦像是个不成熟的借口.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他自己内心的需求罢了.你能以为一个整天嗜杀的黑帮大佬会有建立和谐社会的心态吗.

    也许吧.至少沒有人天生嗜杀.沒有人天生就精于算计.说是逼上梁山身不由己还是造化弄人当局者迷都好.有时候走在历史的风风口浪尖上.确实是沒的选择的.不过寻常人的这种机会不多.而高飞既然穿越至三国.便根本停不下來改变历史的脚步.勉强算是此身由己不由天吧.

    屈身塞北之地.显然不是來胡乱感慨.走马观花的.而高飞如此费尽周折.方才脱身于此.要是沒有点重大目的.明显说不过去.而当时高飞见得有一牧牛的孩子.便问道.“哎.小家伙.你知道右平之地吗.”.

    牧牛的孩子年纪不大.估计还不到十岁.但是风尘之中.脸色已经很显粗糙了.那孩子回身见得一匹老马.而马身之上还有一人.便摆手说道.“不知.”.

    唐朝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乃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写的很有意境.某些场景倒是十分契合今日之事.不过高飞倒是沒有那种闲情逸致.又大声喊道.“这边有大人吗.”.高飞疑心这孩子年纪小.不知事.所以他想要找个大人來问一问.

    塞北之地.地广人稀.正所谓喊话基本靠吼.行路基本靠走.所以高飞也是扯着嗓子在喊.而高飞一嗓子喊出去的时候.突然从不远处的小山脊之上传來了一阵马蹄声.而那个牧牛的孩子.一见到远处烟尘尽起.便显露惊恐之色.当即便挥舞着手里的小鞭子.把牛往另一边赶去.

    高飞见状感觉意外.“难道是土匪山贼來了吗.”.高飞当即下马.仔细朝着马蹄声的方向望去.只见到一阵踏草之声奔至.便是一队浩浩荡荡的军马驶來.

    那牧童把所有的牛都赶往一边.而高飞驻足一侧.亲眼见得数千匹骏马从身边奔驰而过.马上之人尽皆飒爽英姿.好不威风.而久久之后.马队驶过.那牧牛的孩子便走到高飞身边说道.“你不是要往右平之地吗.那队人去的也是右平城.”.

    高飞正在思虑之间.侧身回望那孩子.只见到一个紫红色的小脸.什么表情也沒有.高飞问道.“那队人是什么人啊.”.

    那牧童并不搭理高飞.反而转身去牧牛去了.

    此地草场丰茂.所以这个孩子才会在这里牧牛.而不远处尚有一个水湖.通常草色丰茂之地.周边定然会有一个湖泊的.水能养草.便是这个道理.高飞见得那个孩子什么都沒说.便不再相问.高飞先到湖泊之旁.舀了一羊肺袋子的清水之后.便朝着刚才那队人马的方向奔去.

    虽然那个孩子对于那队人马什么都沒有说.但是高飞亦能猜测的七八分.那数千人马.尽皆刀剑出鞘.定然是为战之事.而且目的跟高飞一样.也是右平城.所以个中缘由亦不难猜测.

    幽州之地.地处塞北.正是少数民族聚集所在.而几个比较大的外族.便有羌族、乌丸.而高飞根据刚才那对人马的衣着服饰.断定那批人正是羌族人.